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米粒和糖巫婆/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喂,蟋蟀,你们可以住在我的砖屋,可是别这么吵。”老爷爷说。

“我们只要住我们的草屋,一家人住在一起就不会吵了。”蟋蟀妈妈突然哭了。

“对。昨晚上,您把我们从外面搬进屋,又把我们的孩子不知搬哪儿去了。”蟋蟀爸爸说。

老爷爷想了想,—拍脑门说:“不好,我已经把那堆草喂牛了。”

“什么?”蟋蟀妈妈和蟋蟀爸爸几乎昏过去,“你,你真的把我们的两个孩子喂了牛?”

老爷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嘴巴里一个劲地嘀咕:“我只是拿了我的干草,又去喂了牛。唉!我,我究竟做了一件什么事呀!”

“你让我们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你,你……你是个坏老头儿。”蟋蟀妈妈愤愤地骂开了。蟋蟀骂人,声音又响又尖,刺得老爷爷耳朵直疼。

老爷爷捂住耳朵逃出了砖屋,来到了牛的木棚里。

老爷爷的牛正在吃昨天的那堆草,老爷爷一把从牛嘴里夺下那把干草:“黄牛啊黄牛,你有没有吃到两只小蟋蟀?”

黄牛看了看老爷爷,很不满意地说:“您这是怎么啦?我们牛从来只吃干草、谷类,像蟋蟀那样的虫子,我要吃了,一定会恶心的。”

“那好,你把我给你的草都拿出来,我看看里面有没有蟋蟀小兄弟。”老爷爷听说牛没有吃掉蟋蟀,松了一口气。

“我已经分了一些草给野兔,就是那只常陪我说话的野兔。你上野兔那儿找找看。”黄牛说。

唉!麻烦又来了,老爷爷赶紧去找那只爱说话的野兔。

野兔说:“我已经把草分了一半给田鼠。”

“那你的一半呢?”老爷爷问。

“当然进了我的肚子。”野兔拍拍圆鼓鼓的肚子,毫不犹豫地说。

“完了,你会不会把蟋蟀吃进了肚子?”老爷爷着急地说,又把草垛里住着一家人的事告诉了野兔。

野兔赶紧说:“我可没吃到蟋蟀,如果我发现了蟋蟀,也不愿意吃呀。我呀,就让两只蟋蟀打架,多好玩呀!”

没吃就好。老爷爷急急忙忙去找田鼠,田鼠正哼着小曲铺他的小床呢。老爷爷说:“田鼠呀,田鼠,野兔给你的干草还在吗?”

“当然在。”田鼠很肯定地回答。

“那你让我看看。”老爷爷说。

“那不行,我已经用干草垫了我的小床,那是我田鼠的个人领地,总得保留一点个人隐私吧。”田鼠的床头总是藏着偷来的纽扣、手绢等等东西,所以是不让人随便看的。

“唉,那草垛里原本住着一家人,我……”老爷爷又把这事对田鼠说了。

“我田鼠总不会傻到把两只蟋蟀垫在床单下睡觉吧。不过,还有一些草我给了鸟爸爸。”

“天哪!”老爷爷一听可急坏啦,要知道,鸟是最爱吃虫的。

老爷爷来到鸟爸爸住的大树下,说:“田鼠送给你一些草,这些草原本是我的草垛上的,草垛里住着一家人,可是……”唉,这些事可真有些说不清了,鸟爸爸听了好久才弄明白。

“我用草筑窝了,还剩下最后一根草了,你看,这最后一根草里会有两只蟋蟀吗?”鸟爸爸嘴里真的只衔着一根细细的草。老爷爷失望了,看来,今天晚上又要挨蟋蟀的骂喽!

这时候,树底下的草丛里,传来了一阵愉快的歌声:“蛐——蛐——蛐——”哈,多么美妙的歌声。

老爷爷低头一看:“哈哈,你们两个小家伙,原来在这里。”老爷爷高兴极了,把两只小蟋蟀装进了自己的草帽,两只小蟋蟀就像乘上了飞碟。

老爷爷把他们送回蟋蟀爸爸妈妈住的草垛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晚,我老汉总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吧。”

到了晚上,蟋蟀爸爸说:“我们一家又在一起了,该庆祝一下呀。”“对,该庆祝一下。”蟋蟀妈妈的话还没讲完,砖房子里已经响起了小蟋蟀们的歌声。小蟋蟀的歌声比爸爸、妈妈的叫声还要响,老爷爷又睡不着了:“嗨,老汉我不睡了,干脆和你们一起乐吧。”老爷爷的砖屋热闹了一夜。

第二天,蟋蟀一家却要和黄牛、老爷爷告别了。

“为什么?”老爷爷吃惊地问。

“我们蟋蟀爱在晚上唱歌,不能总是吵您睡觉。”蟋蟀妈妈说。

“那你们还住原来的草屋。”黄牛提议。

“可那些干草是您的粮食。”蟋蟀爸爸说。

“我已经不想总吃干草了。”黄牛说,“这堆干草留给你们修筑家吧。”

“是呀,是呀。我还可以给黄牛吃谷子、玉米。”老爷爷把干草放回了原来的地方,又加盖了一层遮雨的塑料棚。

这下好了,老爷爷仍旧安安静静住砖屋,黄牛仍旧住木棚,蟋蟀还住他们的草屋。

蟋蟀妈妈说:“我喜欢闻干草的香味,住草屋真不错。”

蟋蟀爸爸说:“对呀,一家人住在一起,还有这么好的邻居,真快乐呀!”

蟋蟀兄弟呢?他们常常给爸爸、妈妈讲离开草屋后发生的事:他们无意中差点成了黄牛、野兔、田鼠还有小鸟一家的小点心,最后他们从鸟窝摔到了草丛,是柔软的青草救了他们的命,他们更加喜欢草屋了。

P2-P5

书评(媒体评论)

王一梅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过心灵的净化提取出故事的人。这些故事可能是诗意的,也可能是哲思的,这构成了她作品的灵魂。关于爱的思考和寻绎.这是贯穿王一梅童话的一条主线。

——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目录

草垛里住着一家人

抽屉里的小纸人

戴草帽的熊

去年的麦穗

音符草

书本里的蚂蚁

蜗牛的森林

鸟窝里的树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个人走路

兔子的胡萝卜

乌鸦的新衣

大狼托克打电话

米粒和挂历猫

米粒和糖巫婆

米粒和蛤蟆城堡

序言

徐鲁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香气。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那一瞬间,它们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这是我刚刚写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节。漫步在江南早春时节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我甚至觉得,目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与这春天的楠竹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颇为相似。各种出版与传播通道的拓展与打开,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只要你拥有生长的梦想和力量,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气、雨水、微风和阳光,就是属于你的,属于每一株绿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桦先生那句名诗所歌咏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然而,创作上的空前活跃与繁盛,也使儿童文学的编辑和出版者们面临着新的考验。丰富的资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摆在人人面前,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少数细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书送到最热爱它的读者手中,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这句诗中的“诗人”二字换成“编辑”,其实也很恰切。最好的编辑出版人,不也是黄昏时分的点灯人,为在暗夜中行路的读者挂起温暖和明亮的灯盏,照耀着他们回家的小路吗?而且,面对着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创作资源,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披沙沥金的耐心、采铜铸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艺术。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几年在少儿出版界纵横驰骋的两匹“黑马”,两个人都很年轻,富有开创和进取的力量与信心。前者的强项在编辑和学术,后者的强项在出版和发行。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与童书出版界结缘并历练了不短的时间,对童书出版拥有热爱和敬畏的情怀,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智慧和资源。我相信,这样两股力量与智慧合在一起,必将为当下的童书出版带来一些新的作为。那么,这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家们的代表作选本丛书,算是他们的“东风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笋”。  首先,从这套书的作者阵容看,无疑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名单。当下活跃在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任大星、张秋生、曹文轩、彭懿、黄蓓佳、刘先平、冰波、汤素兰、殷健灵……

其次,从这套书的书目来看,几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获奖作品,或是作家们自己偏爱和看重的个性作品,用“名篇荟萃”来形容,实不为过。如《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妖湖传说》《会唱歌的画像》《甜橙树》《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树皮小屋》《小巴掌童话》《中国孩子的梦》《临时老爸》……

第三,这套书在编选上,另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为基准,不拘泥于篇幅的长短和体裁的异同。有的作家的长篇作品也只是节选其最精华的章节,而给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纳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体裁形式里都有自己优秀的作品,则予以兼顾,尽可能在一本书中呈现出这位作家完整的创作风采。这种编选方法,在编辑艺术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体现编辑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当然,编辑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出版过的一本《普希金作品选》(戈宝权译),就是这样编选的,长篇节选、中短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在其中。直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我阅读普希金的一个“宝典”般的选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80年代也编辑出版过一套方形开本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本,有《叶圣陶作品选》《冰心作品选》《张天翼作品选》《柯岩作品选》《管桦作品选》《葛翠琳作品选》《孙幼军作品选》《袁鹰作品选》,等等,这些选本也是采用了这种长短不拘、体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准的编法。所以,这套书三十多年来也一直为我所珍爱。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其实早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这么去效仿的编辑越来越少了。很多编辑是怎么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以至于许多作家最终被“选来选去”的,浮在大家眼前的全是那么一两篇作品,好像这位作家就只写过这么一两篇作品似的。

儿童文学事业,无论是创作、编辑、出版、传播,都应该是纯净、精美、细致和仁爱的。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业。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是真善关的文学。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诫我们: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必须拥有一颗“慈母的心”。由叶圣陶、冰心、陈伯吹那一代儿童文学先驱所创建和奠定的一些伟大和关好的儿童文学传统,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传。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经用弗罗斯特的这几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儿童文学之路。其实,儿童文学也并非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伟人的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是将会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还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国一代代儿童文学家们的美好情怀:他们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间,以群体的追求、探索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这份事业的忠诚、依恋和守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透过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笋奇观,我还发现了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将是金色的。

是为总序。

2014年早春时节,写于东湖畔

内容推荐

王一梅所著的《米粒和糖巫婆/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讲述,米粒在森林里遇到了有魔力的糖巫婆,她用棒棒糖把米粒带到了女巫森林。那里的一切让米粒感到十分害怕,但机智的米粒骗走了糖巫婆,解救了一只蜘蛛,遇到了大熊洛卡,并在洛卡的帮助下走出陷阱,了解到糖巫婆的秘密……

编辑推荐

《米粒和糖巫婆/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精选了王一梅《米粒和糖巫婆》《米粒和挂历猫》《米粒和蛤蟆城堡》等15篇温馨童话。王一梅的童话因为不俗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被作为童话创作的典范。比如,《书本里的小蚂蚁》讲述了一只被夹在书里小蚂蚁的故事,有一天,它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打破了一本旧书的平静,那些字都开始走来走去,从此,小姑娘每天都能读到一个新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米粒和糖巫婆/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一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6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5261452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7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