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寂静的春天导读/科普经典导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这个地球上,人和自然将怎么相处?是征服还是保护?是按照人类的意愿任意决定其他物种的死活,还是尊重每一个可爱的生命?是骑在大自然的头上作威作福,还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来和她交流对话?人类愚蠢的行为是将人类带向幸福的前程,还是奔向毁灭的深渊?本书将为你一一作答。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寂静的春天》的导读,介绍了该书的内容与价值。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

目录

引言

 她不仅开启了一项运动,也标示了一种高度

《寂静的春天》概览

问答碰碰车

舞动的生命 蕾切尔·卡逊的故事

《寂静的春天》之后的世界

浏览 可以进一步阅读的相关书目

附录

人物简介

试读章节

第10章~第11章 污染:“大规模喷药”和“小范围喷药”

杀虫剂不会平白无故地污染我们的环境,那么谁是幕后的凶手呢?蕾切尔·卡逊的目光落在了二战之后闲置下来的飞机身上。二战结束后,大量的军用、民用飞机过剩,被闲置于仓库和机场。在和平时期继续受到国民的关注几乎是每一个飞行员的正常愿望,也是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津贴的起码前提。可是时过境迁,辉煌不再,大量的军工厂和军事基地被挪为他用,其中不少的工厂和基地设备被转租给一些商业公司。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卡逊在第4章中所提到的:某化学兵团在洛矶山有一个军需工厂,在战时生产军用物资,战后这个军工长的设备被租借给一个私人石油公司生产杀虫剂。这样的“转租”行为在战后屡见不鲜。

当农业部提出要彻底“扑灭”吉卜赛蛾的计划后,这些闲置的飞机开始粉墨登场。不少私人公司充当了实施这一狂热计划的承包商。至于其中有没有政府的“寻租”行为倒是后话,关键在于这些承包商的道德水平是没有保障的。依靠私人公司来完成公共行为,是不靠谱的,毕竟它们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加上专业水平有限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私人公司滥用农药的可能性很大。卡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它们合同中的不合理:最后支付给喷药飞机报酬的依据,不是飞机喷药的亩数,而是喷药的数量。所以飞行员就没有必要节约农药,相反,为了利润很可能给土地重复喷药。很多土地不止被喷药一次,而是多次。有的个别公司甚至钻法律的空子,它的公司地址在a州,可是接b州的喷药合同。当b州的养蜂业和苹果园遭受巨大损失居民们想控告索赔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该控告谁,因为执行喷药合同的是一个无州内地址的外州公司。连登记记录都没有,是谁喷的药都不知道,谈何控告?

当灾难性的后果接二连三的传来,公众开始失去对喷药计划的信任。这个时候火蚁的出现给农业部打了一针强心剂。火蚁是从南美洲传人美国的昆虫,数量增长很快,它们的巢穴建造得比较巨大,可以形成高达一英尺的土丘。这些土丘会妨碍农业机器的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关注。随着强力化学农药的出现,农业部突然决定“扑灭”它们。为了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农业部联合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在政府的宣传品中,火蚁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危害牲畜和人类的凶手。当时有媒体讽刺农业部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为了平息舆论并争取舆论的支持,在一个特制蚁运动的宣传电影中,火蚁的红刺被人为夸张化,围绕着它制造了一系列的恐怖镜头。就这样,灭蚁运动,像十字军东征一样,浩浩荡荡拉开了序幕。没过多久,喷药计划就带来了大量的中毒死亡,引来全国骂声一片,可是农业部为了索取经费,仍然一意孤行地利用手中的权力继续推行这个计划,并断然否认在各地相继出现的中毒证据。被逼至绝境的农业部最后居然做出了一件前所未有的荒唐事:主动提出为得克萨斯州免费提供化学药剂,但是有一个附加的霸王条款:必须签字保证以后出事了不找政府的麻烦。P39-41

序言

1964年4月14日,一颗滚烫而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它停止跳动之前,它是如此眷恋着这个美丽而又伤痕累累的星球,是如此心甘情愿地为她奔走呼号,是如此孤单地为她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却又无怨无悔地忍受住了难以想象的诋毁和中伤。它属于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蕾切尔·卡逊。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刻于心并用心去尊重的名字。

当我们还能在春日的公园里享受明媚的阳光时,当我们还能在小溪边看见鱼儿的跳动、水草的丰茂时,我们应该知道,是她的努力,及时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遏止了伸向春天的黑手。是的,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前,人类对地球的姿态都是“征服”而不是“共存”,人类膨胀的欲望让他们永不停歇地诈取大自然的每一份资源,破坏着周围的环境。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使他们相信人类能够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活。于是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除草剂被大量喷洒在农田、果林、路旁,严重污染了水和土地,而人类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着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并在几个小时之内死去。”这个死神突然降临的村庄之所以没有完全成为我们的未来,正是因为《寂静的春天》。事实上,《寂静的春天》为环境保护事业做了艰苦卓绝的工作,用筚路蓝缕来形容毫不为过。正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为《寂静的春天》作序时所说,在1962年《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环境还不是一个提上日程的议题。在那个时代,“保护环境”对于公众来说,几乎是完全陌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几乎见不到“环保”的词条。相反,“向大自然进军”倒是一个一呼百应的口号。曾几何时,人类还是势孤力单地散落在树丛山林中,怀着恐惧和敬畏度过每一个日升日落、迎来每一个寒来暑往。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再到蒸汽机、发电机,人类走过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热血使我们逐步摆脱了自然界的各种限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安全。到了近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更使人类盲目自信,相信人类完全可以利用和控制自然界。不难看出,自“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始,自然界从来就是一个“征服”而不是“保护”的对象。

这个赢弱的女子不知道她挑战的是人类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信条吗?不知道她将遭遇空前的打击和中伤吗?不,她知道,但是她没有退缩,相反她选择了战斗。在《寂静的春天》出版后,所有的脏水都向她泼来,中伤之恶毒,令人发指。化学工业界对《寂静的春天》及其作者进行有组织的攻击,他们竭力贬损蕾切尔·卡逊,说她不是专业科学家,只有动物学硕士学位,没有学术头衔,她的作品属于雕虫小技。加入到“讨伐”阵列中来的,还有全美农业化学品联合会、美国医学学会、营养品基金会等,以及不少声名显赫的专家、权威。有人侮蔑她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极端分子,说她写这本书不怀好意,是“大自然的祭司”;有人说她的毒性比“她所谴责的杀虫剂毒性更大”;甚至有人直接嘲笑她的性别,说她没有资格写关于遗传学的书,因为她是个“老处女”。此时的蕾切尔·卡逊不仅仅要独自忍受这些如洪水般的人身攻击,还要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蕾切尔·卡逊患有乳腺癌,尽管已经在1960年切除了乳房但是仍然阻止不了癌细胞在她体内的扩散。我们不知道她是如何一边忍受着放射性化疗的痛苦,一边咬着牙完成了《寂静的春天》的写作,也不知道她是多么艰难地支撑着赢弱的身躯在公开的场合回击那些恶毒的攻击。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她为了搜集证据,长期奋战在接触化学药品的第一线。她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大面积使用过化学杀虫剂的地区,亲自观察、采样、分析,而这些无疑进一步损坏着她已经患上乳腺癌的身体。事实上,《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后,她心力交瘁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启动的事业正在慢慢地拉开帷幕,如果加以回顾,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1962年《寂静的春天》震惊全美,引发了一场关于农药的大讨论。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讨论这本书,并成立了咨询委员会专门调查书中的结论,最后证实了蕾切尔·卡逊关于农药危害性的结论是正确的。由此,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应运而生,美国环境保护局在此背景下成立,并陆续开启了其他国家的环保热潮。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寂静的春天》。

作为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寂静的春天》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的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这不能不归功于她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优雅的女性气质。尽管在书中探讨的问题很严肃,但是却掩饰不住她诗人般的气质和情怀。她怀着激情来描绘她所感受到的植物和动物,小到蚯蚓、蜜蜂、甲虫,大到浣熊、牛羊,一切的生命在她看来都是值得敬畏和尊重的。她亲切地称呼植物为“地球的绿色斗篷”,土壤是铺盖在大地上的“补丁”。流畅的文笔和诗化的气质使这本书看起来异常的亲切。蕾切尔·卡逊在书中讲了一个中心思想:放弃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改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生态。为了展开她的思想,她先客观地阐述了使用杀虫剂是为了控制昆虫的蔓延,然后具体介绍了各类杀虫农药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危害,接着分章节分别论证了杀虫剂对河流、海洋、土壤、植物、野生动物、人类的危害以及这种危害的广泛性和可遗传性,并警告一旦昆虫产生更顽强的抗药性人类将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注定灭亡的循环。最后她得出结论:只有改用生物控制法才是人类的自救之途。全书结构严谨,论据充分,事例翔实,无懈可击。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它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开创性的绿色主题的著作。

我们站在2007年往回看的时候,会发现卡逊的睿智和伟大。她不仅用《寂静的春天》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运动,而且冷静地指出了这场运动将遭遇到的政治、经济上的阻力。蕾切尔·卡逊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这种阻力将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优势……给了那些阻止修改法律的人。”停用一个小小杀虫剂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停用一些更大的污染性工业行业呢?杀虫剂虽然小,但它是一个缩影,折射出整个环境保护运动的艰难。蕾切尔.卡逊的演讲向我们暗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环境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利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类往往蒙蔽了双眼,在现实的关系网络中,任何一项改革的推动都会牵着当局人的利益,因此任何一项法规的形成、落实都会面临阻挠与怠工的双重压力。在当代社会也有这样的问题,一些地方部门为了发展经济,或者丝毫不考虑某类工业品对于环境的破坏,或者对它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做做样子敷衍了事。于是我们发现,在45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仍然需要蕾切尔·卡逊,我们仍然需要她揭示的真理,我们仍然需要向着蕾切尔·卡逊为我们指出的方向前进。她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勇气、追求真理的态度至今仍感动着我们,向我们标示着生命的尊严和高度,让我们时刻充满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寂静的春天导读/科普经典导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49338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5
14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