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棋局
内容
内容推荐
为什么吕氏家族从刘邦的创业史中消失了?蜀汉灭亡后,东吴如何单打独斗了17年?北魏实行了“子贵母死”制,为什么反而出现太后专权的情况?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真的只是被动反击吗?战术天才李存勖为何没能统一天下?……本书是一本客观、真实的历史杂谈,已在《国家人文历史》刊发,全书共包括数十篇文章,按照朝代的顺序,由多位专业历史学者解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或者人物,呈现历史的原貌。不误导、不戏说,让历史发出真实的声音。
目录
善弈者谋势
不善弈者谋子
一、夫差为什么会放过勾践?真的是因为西施吗?
二、刘邦开国后大杀功臣?非也,那可是教科书级别的削藩
三、想获得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到底有多难?
四、曹魏爱写诗,蜀汉多论文:东汉书生、宦官、外戚到底在争什么?
五、赌上时局与命运,实现国力逆袭:他死后25年,中国重归大一统
六、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真的只是被动反击吗?
七、大唐国运之战:邺城这场大败,埋下了五代乱世的种子
八、大唐波斯都督府究竟都督了什么?
九、唐代宦官权力为何这么大?
十、西汉和隋唐的皇帝为什么不在长安待着,却老去隔壁洛阳“蹭饭”?
十一、神棍令北宋灭亡?宋钦宗为什么相信江湖骗子?
十二、外患不绝的尴尬陪都:北宋为何要设置四个京城?
十三、他开创的王朝存在了190年,最终没被记录在二十四史中
十四、血腥内讧的连锁反应:“土木之变”后,瓦剌与鞑靼的命运如何?
十五、燕国的真名是什么?曾随是否为一国?
因伐而失
因弃而获
十六、宋义布的局,项羽把他杀了也没能走出去
十七、蜀汉灭亡后,东吴如何单打独斗了17年?
十八、刘邦长子的家族秘事:低调的刘肥,为何有一群躁动的子孙?
十九、消失的吕氏家族:被修改的刘邦创业史
二十、侯景之乱:梁武帝到底是老年痴呆还是聪明过头?
二十一、南朝齐、梁都出自兰陵萧氏,为何国号不相同?
二十二、北魏实行了“子贵母死”制,为什么反而出现太后专权的情况?
二十三、隋炀帝的残暴是祖传的吗?
二十四、在李世民与武则天的双主角光环下,李治真的柔弱吗?
二十五、活到85岁的大唐名将,每一步都惊险万分
二十六、四国“追逐”战:蒙古打西夏、西夏打金、金打南宋
二十七、曾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最后去哪儿了?
二十八、从“洪武”到“建文”,靖难之役背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二十九、明代藩王的放养生活:想过好这一生,别碰这几样就行
三十、清军入关后仅用一年便攻占南京,为何彻底消灭南明政权却耗费了20年?
胜败无定
亏成相转
三十一、铅中毒引发商王朝衰亡:引以为傲的青铜文明带来了什么?
三十二、被吴国攻破首都、鞭尸先王后,楚国如何完成复仇,一统东南?
三十三、大秦帝国的盐霸之路:盐事兴衰为何会影响国运?
三十四、他们帮助袁绍灭公孙瓒,为何却在官渡之战时投向曹操?
三十五、流民组成的北府军为何会战斗力爆表?
三十六、汉武帝晚年的失落宫斗:李夫人、卫子夫最后败给了谁?
三十七、为子孙攒了一手好牌,又埋了两颗雷:高欢家族为何会被宇文泰逆袭?
三十八、瓦岗寨反隋盟主李密:被隋炀帝集火攻击,最后让李渊得了天下
三十九、五代燕云往事:为什么李存勖可以战胜契丹,后来却很难?
四十、黄河决堤,冲垮元朝的最后一棵稻草
四十一、明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俘后,于谦为什么选择了朱祁钰?
四十二、于谦没有阻止“夺门之变”,为何最后还是被处死?
四十三、年氏家族逆袭史:从年羹尧的崛起看清初八旗小圈子
四十四、晚清塑料姐妹花: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吗?
导语
历史不只是一种学问,真正的用处在于人生。本书由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团队编著,讲述了从商到清的政治兴衰重要节点,呈现历史的原貌。在历史的棋谱里,看中国人在应对时代挑战时的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学习历史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历史,先要入门,
然后才能登堂入室、深入后
院。兴趣,是入门的先导;
质疑设局求解,是激发兴趣
的门径。《历史的棋局》正
是引导历史爱好者进入历史
之门的博弈求解之局。
——历史学家、《秦崩》
作者李开元
《历史的棋局》收录了
四十余篇历史小文,呈现了
不少值得品味的历史细节—
—曹操写诗竟是对经学世家
的抵抗,唐朝在伊朗高原册
封了波斯王子,年羹尧在八
旗小圈子中有盘根错节的关
系网。我们经常试图寻找大
历史下的逻辑,但细节中的
魔鬼往往会给我们意料之外
的启发。
——著名学者、《枢纽》
作者施展
文不甚深而言多有据。
休闲阅读,则如午后甜品;
有志于学,则是开胃小菜。
——《传奇中的大唐》作
者刘勃
这本书之所以有趣:第
一,它从小处着眼,写了许
多权力棋局上意想不到的棋
子,如东汉末年在宦官与外
戚斗争中莫名成为“最后幸
存者”的诗人,逃脱了“子贵
母死”的命运而大权在握的
北魏太后,让读者看到了人
类命运的偶然之谜;第二,
它又是从大处着眼的,书中
的每一枚棋子被放到了大历
史的视角下,从政治、军事
的多重局势出发,分析他们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让
读者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意
义和人类命运的逻辑之思。
这是一本轻松、易读却充满
知识的书。
——《汴京之围》作者郭
建龙
精彩页
一 夫差为什么会放过勾践?真的是因为西施吗?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之战中大败来犯的越军后,乘胜长驱攻入越国腹地。越王勾践仅剩五千残兵,退保会稽山。
大好形势之下,吴国君臣却就如何处置越国发生了重大分歧——以伍子胥为代表的一派,指出越国“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生存竞争的矛盾不可调和,主张乘势灭越;而太宰伯嚭一派则认为“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主张按中原争霸的规则办,接受越国的求和。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吴王夫差最终采纳伯嚭的意见,接受了越国的求和。此后,夫差又对越国长期采取怀柔羁縻的政策,让越王勾践得到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喘息期,最终成功翻盘,灭吴取霸。
后世史家,多将吴国之败归咎于夫差在会稽山下的这次决策。
很多人实在看不懂夫差和勾践这两大高手对弈的棋路,他们又勇于替古人分忧,于是便“列(编)举(排)”出了一大堆干扰夫差决策的花边八卦——比如说,伯嚭被越国的糖衣炮弹击倒、夫差本人惑于女色,刚愎自用等,硬是将越国的公关运作和战略忽悠拔高到了中国史上的顶尖水平。
历史就这么简单?
非也,非也。
吴越之争,由来已久。
越国自称夏禹之后,为少康庶子封于会稽以守大禹之祀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吴国则为姬周之分支。史称周太王欲传位给小儿子季历之子姬昌(即周文王),季历长兄太伯、次兄仲雍遂主动推贤让能,托词采药而离国南奔,远走江淮流域,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十九世传至吴王寿梦,吴国始强。
吴、越两国的上层统治者,虽都从中原南迁而来,凭借文化或武力优势征服了当地土著,建立起国家,但越国作为南迁的先行者,生存空间却遭到后续络绎而来、拥有更先进文化以及农业、军事技术者的不断挤压。
至吴越相继崛起之际,两国间的地理形势大致如此——吴国立国于江淮流域,其核心区为富庶的太湖平原;越国则被挤压到了钱塘江和杭州湾南岸之间,一片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及其以南山地。
这片狭长的海岸平原,西起杭州湾喇叭口(在杭州兴起之前,以会稽/绍兴为中心),东至宁波海岸,即今之宁(波)绍(兴)平原。这片平原由钱塘江、曹娥江、姚江、奉化江、甬江等多条江河冲积而成,肥沃且适于稻作。
从宁绍平原再往南,即进入浙西南山地,为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等山系切割成无数小碎片。当时居住在这片山地的越族因地理阻隔而极其分散,故被称为“百越”。时至今日,浙江仍然“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对于越国而言,宁绍平原是其最后一块平原根据地,若失去这块平原,就只能向西向南退入浙闽山区。山地既不适宜稻作农耕,贫瘠的产出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人口聚落,无论是政权规模、军事组织,还是以冶金、铸剑为代表的手工业技术,都将迅速而全面地退化—一言以蔽之,若失去宁绍平原,越国就要遭受降维打击,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期的文明程度,跌回蛮荒的部族时代。可预期的最好结果,也不过是在群山环绕的金衢盆地继续维持一个规模极有限的小政权——比“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好不了多少。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棋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周斌//詹茜卉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74985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610
CIP核字 2022178898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