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加et(128种符号的演变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著名的日本设计师松田行正在浩如烟海的符号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七大类,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展示了128种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些符号中既有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也有地图上标注地点的各种符号,还有常用标点符号、音乐符号和26个字母的文字符号,以及神秘符号、特殊符号等。作者通过精美的设计和简明的排版,涵盖了丰富的信息量,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符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状。这既是一本能为设计师提供设计资源的工具书,也是一本对普通读者很有启发的设计读物,为我们揭示当代生活中常见符号的来龙去脉。 作者简介 松田行正(Yukimisa Matsuda),设计师,作家,出版人,电吉他手,生于1948年。他将书作为艺术品对待,以设计“在书柜和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表达形式的图书”为理念。在从事图书设计的同时,他还运营着一家小型出版社牛若丸。自1985年起,牛若丸每年只出版一本书,都由松田行正亲自设计。除了图书,他还设计了很多建筑标志,执笔撰写了诸多文字作品。制作了大量信息图表。松田行正着迷于研究各种事物的起源,最感兴趣的是文字与符号。他将自己的知识兴趣与设计理念融合,创作出《零ZERRO》《圆与方》《2的冒险》《一千亿分之一的太阳系+四百万分之一的光速》《密码》《偷窥一本书》《符号事件簿》《线的事件簿》《81面相》《飞碟物语》《绝景万物图鉴>》《眼球谈,月球谈》等一批具有独特美感的书。他在多家设计类杂志上开设专栏,论述设计理念与实践的文章结集形成《开始物语》《图地反转》《眼的冒险》《线的冒险》《时的冒险》《设计的故事》等书。其作品获得过大量设计类奖项,包括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理事长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文部科学大臣奖、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会长奖、东京都知事奖等。 目录 数学符号 地图符号 标点符号 音乐符号 神秘符号 特殊符号 文字符号 序言 从很早之前开始,我就 特别注意观察符号,以至于 看着符号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我想,它们可不可以是另 外的形状呢?可见,我已痴 迷到“病入膏肓”的程度。 茫然之中,我突然产生 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到底为 什么会是这个形状呢?任由 这种疑问在脑海中驰骋一段 时间后,我便开始了探索其 形成的过程。最初的探索契 机是我意外地发现数学中的 加法符号(+)的形成过程 。 由“et”衍生的“+”和“&” 加号“+”的形状很容易让 人联想到是由基督教的十字 架衍生而来,实际上,它是 由拉丁语的小写字母“et”变 形得来的*。 “et”相当于英语中的“and ”。法语中原封不动地沿用 了拉丁语“et”。 “&”也是“et”的变形”。它 明显地让人感觉是以文字为 基础形成的,其实最初的形 式也许正是由大写字母“ET” 合并而成。 合并字就是将文字挤压 合并的意思。从公元1世纪 前后开始,文字的合并和省 略便频繁出现。当时,用于 书写的羊皮纸相当昂贵且很 难买到,为了降低成本,人 们便尽可能地将文字挤压合 并,以减少页数。8到9世纪 时,小写字母的诞生也是为 了压缩文章篇幅以减少页数 而采取的对策。这样,合并 字“ET”就因字母的小写而粘 连在一起,并以现在的“&” 这种形式固定下来。 与“&”相比,“+”号乍看 起来似乎完全没有文字的感 觉。而事实上,据说它是由 小写字母“e”的草书变形而 来的。同时,“t”的草书也 可以变成“+”,所以“+”究 竟由哪个字母形成,至今无 法判明。 德国数学家约翰内斯·维 德曼*为了更方便地标记多 和少,在一本15世纪的数学 书上首次使用了“+”(超出 )和“一”(不足)这两种符 号。 但在进行加法运算时, 他使用了“et”,即“1 et 2”( 1+2)。在进行减法运算时 ,他用“2de1”(2-1)。“de ”是拉丁语中“demptus”( 除却)的缩写形式。 维德曼使用“+”的时候, 其他数学家大概正在为他们 所熟悉的十字架感动吧? 16世纪时,荷兰数学家 范德·赫克在他所著的《代 数》+(1514)一书中,首 次将“+”“-”作为计算符号使 用。接着,法国数学家弗朗 索瓦·韦达在《分析方法入 门》5(1591)中也如此使 用,终于使“+”“-”符号得以 普及。 顺便提一下,有些人认 为乘法符号“×”是根据基督 教的十字架而发明的,其实 ,它最初是用在分数计算时 所使用的对角线,或者在乘 法运算时使用的大写拉丁字 母“X”。这感觉有点像“事后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没有发现其他与宗教 有关的数学符号。真正的数 学家会把科学与宗教区别对 待。 …… 当然,★这种形状在日本 自古以来就存在,只是并没 有作为星星的含义使用罢了 。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 追溯到平安时代的阴阳师安 倍晴明的晴明家徽。晴明擅 长阴阳之道,他把★作为有 效驱除宇宙万物灾难的咒符 使用。也就是说,那时候的 ★并非星星的符号,而是作 为一种咒术符号。 荒俣宏在其所著的《广 告图象传说》一书中写道: 明治伊始,前去美国考察的 岩仓具视一行人,把美国星 条当成是樱花纹样:“条( 条纹)与樱(星纹)。” 如今,我们的眼睛已经 习惯于把★认作星星了,永 远失去了把★作为咒符来看 待的视觉反应。 本书将重点展现这些符 号的演变过程。希望大家一 口气看完这本三百多页的书 后,能体验到畅快淋漓的满 足感。这些符号在平时被我 们看到时,通常是小小的, 现在,它们会瞬间变大,展 现在我们面前。我想,这一 定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吧。 另外,本书所使用的符 号几乎都是根据森泽A1明 朝字体进行摹写的。 在过去的照相排版时代 ,文字被印在感光纸上,因 此边缘会变得模糊。但是, 模糊的边缘反而更有味道, 为它赋予了时代特征。A1 明朝字体是一种如实体现当 时感光纸效果的书写体。我 喜欢这种书写体的柔和感, 经常使用它,也希望全书都 充满这种柔和感。 好了,闲话少说,就请 欣赏这部符号变迁的大片吧 。 松田行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加et(128种符号的演变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松田行正 |
译者 | 译者:王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649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0 |
CIP核字 | 2022190635 |
中图分类号 | J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75 |
宽 | 13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