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蒲城旧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小说以祖居蒲城的赵氏一家兄弟三人多舛的命运和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要线索,结合北平文学青年冯绪祖的所见、所闻、所记、所感,将林林总总的蒲城历史故事、形形色色的蒲城人物、方方面面的东府风情,汇集于一体,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前期关中民众在民族危难时刻奋起抗敌的故事。以小地域、小人物、小故事,反映大背景、大潮流、大主题。力图展示一幅渭北风情画、一部小城恩仇记、一曲古今长恨歌、一腔大义报国情。
目录
一、小城故事多·此时
二、“金粟堆前独呜呼”·从前
三、何谓之“刁”·此时
四、四合镇·从前
五、敬母寺村·此时
六、疑问之疑问·从前
七、新发现的资料·后来
八、路遇刀客·此时
九、有故事的人家·从前
十、沉重的棺材·从前
十一、金者钱也·从前
十二、小和尚·此时
十三、“山中学尧”·此时
十四、秦腔《还我河山》·此时
十五、“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从前
十六、云居寺·此时
十七、北山虎影·此时
十八、《捉放曹》·此时
十九、两颗弹孔·此时
二十、叹恨与告慰·后来
二十一、黑色箭头·此时
二十二、雎鸠关关的时刻·此时
二十三、蒲津古渡·此时
二十四、黄河在咆哮·此时
二十五、一叶孤舟·此时
二十六、钱老爷子·后来
二十七、山高水长·此时
二十八、河东奇遇·此时
二十九、绝壁悬铃·后来
三十、“时候”的含意·此时
三十一、意外的收获·后来
三十二、清偿“旧账”·后来
三十三、天上的“怪鸟”·此时
三十四、仰望北斗·此时
导语
本书是作者“关中风云”四部曲系列小说的第二部。主要讲述抗日战争前期蒲城民众在民族危难时刻奋起抗敌的故事。作品以赵氏一家兄弟三人多舛的命运和文学青年冯绪祖的见闻为线索,以真实宏阔的历史场景为依托,钩陈索隐,虚实结合。本书通过浓重鲜明的地域特色,林林总总的蒲城故事、形形色色的蒲城人物、方方面面的蒲城风情,汇集于一体,拓展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展示舞台。本书以时空交错的结构布局,通过“此时”“从前”“后来”三种时态表述,将本是碎片化状态的许多蒲城故事串并、连结、汇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序的流程和有趣的布局,由此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
精彩页
小城故事多。渭北古城蒲城就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地方。正是为了追寻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燕京大学高材生冯绪祖甫一毕业即从北平千里迢迢地奔赴而来。
此时乃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初春的某个下午。一列火车由东而来,驶过潼关不远,便疲乏似地喘着粗气,缓缓依靠在站台旁边。
冯绪祖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来,急切而好奇地观察着眼前的景况。
铁路顺着秦岭山脚,一直向西延伸。在站台上,即可清楚地看到南面雄峻的西岳华山。向北望去,便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了。东边不远处,奔腾的黄河由北向南穿越晋陕大峡谷,到此为山所阻,突然顺势拐了个弯,一路改向东流,朝着大海奔去。
终于来到这久已向往的地方了。冯绪祖内心不免一阵激动。古老而神奇的陕西关中,周秦汉唐历代王朝的兴废沧桑,曾在他的心目中引发了多少奇特的遐思和浪漫的想象。大学期间,他所攻读的专业是心理学,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古人之心理(特别是有关“恨”的心理)。他立志此生要写作出一部与专业相关的长篇小说。那小说的书名就叫《长恨歌》。
冯绪祖知道,小说中拟定的两个主角——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亲信宦官高力士,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是带着各自无尽的“长恨”埋葬在了蒲城境内。走近主角的葬身之地、探究他们的情境心路,将会大有助于小说的创作。再说自己的一位远房表哥此时正在此地担任县长之职,以县长之尊想必也可以为小说的创作提供种种便利。这些原因,促使冯绪祖毕业后谢绝了北平待遇优渥的工作机会,专程来到蒲城访古。
是时,陇海铁路刚刚向西延伸到了陕西省府西安。华山脚下的这处小小车站,作为豫秦铁路相通的必经之地,开始热闹起来。车站是一座崭新的建筑,颇有一些独特的欧式风格。站名以汉白玉石明文雕刻,镶嵌在车站票房上端墙体上。屋面上还有砖砌的装饰烟囱。
从站台往外望去,冯绪祖对于车站建筑大有好感,也对车站外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然而,当他肩扛手提地带着随身行李走出车站时,抬眼一看,顿时大失所望。
站外小小的广场,一派脏、乱、穷、陋的景状。几间简陋的席棚前,站着声嘶力竭叫卖吃食的摊贩。一群衣衫褴褛的孩童围着人数不多的出站旅客,争抢揽客。他们伸出肮脏的小手,拉拽着旅客的行李或衣衫,口中竞相报出极为低廉的行脚价格。
“请问您是北平来的冯先生吧?”正当冯绪祖在揽客孩童的包围下手足无措时,有人前来询问。
来人年约二十多岁的模样,身材不高,衣着简朴,卧蚕浓眉下一双沉郁的眼睛,眼神似乎深不可测。
“是的,是的!正是在下!您是……”冯绪祖获救般地直点头。
“鄙人赵仲泉,蒲城县政府的秘书。奉古县长委派,前来迎接冯先生。”
简单寒暄过后,赵仲泉拿持着全部行李在前引路,冯绪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紧随其后。
在一辆牛车前,赵仲泉停下脚步,默默将行李安顿在车上,并为赶车的人和乘车的人预留了坐处。
见此情形,冯绪祖不免有些出乎意料。行前查过地图,知道从此车站到蒲城县城,尚有几十里之遥。虽然他不曾奢望会有那时还很罕见的汽车来接站,但至少总该会有一辆有厢有篷的马车吧。谁承想竟然是如此简陋的农家牛车。
似乎看出了远道来客的疑惑与失望,赵仲泉抱歉地解释:“鄙县地瘠民贫,县府公用马匹不多。今日恰有公务,马车不便。冯先生还不习惯坐牛车吧?让你受委屈了。”
牛车在黄土道上晃晃悠悠行进时,冯绪祖看着沿途的山川田园风光,一时心旷神怡,方才因牛车而引起的一丝不快不觉释然。他甚至还感到了几分庆幸。如此缓行的牛车,当日天黑之前赶到县城显然是不可能的了,途中必然还需歇宿一夜。漫漫长途,寂寞行程,岂不正是寻访故事的好机会?仅有的谈伴,就是眼前这位驾驭牛车、一路沉默寡言的县府秘书。“他不会是个不学无术、毫无情趣的闷葫芦吧?”冯绪祖如此想着,打算自己主动挑起话头。
“赵秘书,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足久仰大名的关中黄土地,感慨颇多啊!蒲城的地名,以前也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知道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牛车上赶路,正好有大把的时间,你能给我这个刚到的外乡之人讲一些蒲城的故事吗?”
“故事?穷乡僻壤,蒲城就没有什么好听的故事。”赵仲泉淡然回应,并无讲述故事的兴致。
牛车吱吱哑哑响着,慢吞吞越过了渭河,沿着黄土官道,一路向北而行。
渭北的黄土官道,修筑历史甚为悠久。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曾在这条古道上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每一串昔日足迹的背后,也许就隐含着一个或神奇美妙或凄惨悲伤的故事。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蒲城旧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48855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3-04-01
首版时间 2023-04-01
印刷时间 202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82
CIP核字 202305427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8
177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