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成本与选择(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探究“成本”概念的经典作品,篇幅虽小,但四两拨千斤,因为“成本”是经济分析的根基或起点,不同的概念可能走出截然不同的研究路径,得出不同的结论或政策含意。布坎南指出成本概念的混乱是许多经济理论错误的根源,因此,他梳理了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成本理论史,强调了被遗忘的伦敦学派传统的主观成本说。他认为,机会成本作为一种现实中从未实现的替代选择,只存在于决策者的主观评价之中,并不存在可加以测度的“客观成本”。在后半部分,布坎南尝试将主观成本理论应用到公共品、税收、公债和非市场的决策上。他强调,该理论对于征兵和犯罪等热点话题,亦可有新的解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理论中的成本 第二章 伦敦学派传统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成本与选择 第四章 公共物品的成本 第五章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第六章 市场缺失情形下的成本 附录一 成本与选择: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与传统的观点 附录二 裁定者 导语 本书能转变你的成本思维,帮助你做出选择(决策):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考虑成本与收益,而当理解了成本是主观的、向前看的、决定于决策那一刻的,你就明白,只要你选择的是决策那一刻脑海里的成本大于收益的选项,那你的选择就是理性的。即使决策后高昂的客观成本证明决策失误,也都不用后悔。也因此,布坎南区分了“影响选择的成本”与“选择影响的成本”,并提出对“沉没成本”的新理解。绝大多数经济学者,都知道并理解成本的主观性,也理解机会成本概念,但在真正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却依然采用客观成本概念。布坎南希望大家能够一以贯之,用主观成本理论来做研究。在本书中,布坎南就将“主观成本”应用在了征兵、税收、增发货币、污染等公共议题上,颇具启发。经济学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布坎南“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他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者选择这条主观成本道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成本与选择(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詹姆斯·M.布坎南 |
译者 | 译者:刘志铭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593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23-06-01 |
首版时间 | 2023-06-01 |
印刷时间 | 202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4 |
CIP核字 | 2023075876 |
中图分类号 | F0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