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中国现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说明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的开创之作。作者把中国历史分成种族国家奴隶制时代、初期封建制时代、专制封建时代;再把各阶段分为不同时期,继而从各阶段或各时期之各阶级、各阶层论究各流派及其中之个别思想家的思想体系,把思想家系于学派、学派系于阶级阶层、阶级阶层系于时代时期,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次学术创新。它代表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撰写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作者简介
吕振羽(1900年-1980年),名典爱、字行仁、学名振羽,曾化名柳岗,笔名晨光、正于、曾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吕振羽出身农家。1921年胸怀“工业救国”理想,考入湖南大学工科。大学毕业后,他投身北伐战争。1928年后,在北平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先后在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任教。
1936年,吕振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秋,组建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
1941年,“皖南事变”后奉调入新四军军部,在华中局党校任教。曾任刘少奇政治秘书、学习秘书。
1942年底,到延安后,先后在中央党校一部学习、马列主义研究院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历史问题委员会委员,大连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兼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
他生平著述很多,主要史学著作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民族简史》《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诗集》《史学评论》等书行世。
目录
修订版再版代序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编 导言
第一章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政治思想之史的流变
第二编 商朝奴隶制度时代的巫教神学和“八卦”哲学
第一章 巫教神学的两重世界观
一 “人”的阶级和“神”的阶级
二 “神间”的“天”与“帝”和人间的“帝”与“王”
三 巫教僧侣的职分和巫教
第二章 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变革时代的政治学说——《周易》
一 卦辞、爻辞、《易卦》、《易传》之出世时代
二 由神学的宇宙观到辩证的宇宙观
三 由唯物主义再降到唯心主义
第三编 初期封建主政治思想的演化
第一章 作为初期封建主政治学说的《洪范》
一 《洪范》的时代
二 《洪范》所表现的“神权”和王权之统一的思想
第二章 随着西周的没落而来的政治思想的演化
一 西周的没落和“敬天”思想之动摇
二 作为统治者阶级统治武器的“礼”与“刑”的产生
三 由“敬天”到“重民”思想转化的社会内容
第四编 初期封建制上升时期政治思想各流派
第一章 没落封建主集团的政治学说——老聃的复古主义
一 《老子》成书的时代及老聃的社会身分
二 老聃的辩证观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三 老聃的政治学说
第二章 封建主集团的政治学说——“集大成”的孔子(丘)学
一 孔丘的身分和其身分观念
二 作为孔丘思想出发点的“仁”
三 孔丘时代的政治问题和其对策
四 “正名”“礼治”和“伦理”的社会观
五 孔丘所倡导的政治运动
六 曾参对孔丘学说的解释
第三章 新兴地主-商人政治思想的萌芽
第五编 初期封建制矛盾发展时期政治思想各流派
第六编 专制主义的封建制初期政治思想各流派及其演变
第七编 矛盾斗争扩大期中的各派政治思想
第八编 地主阶级经济复兴时代的各派政治思想
第九编 封建主义衰落期的各派政治思想(一)
第十编 封建主义衰落期的各派政治思想(二)
吕振羽先生学术年表
社会责任驱动下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话语体系建构
序言

辩证唯物主义指明:世
界是统一的、物质的整体,
在自然界中、社会中存在着
共同的辩证法规律;自然现
象的联系与相互制约,是自
然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生活
现象的联系与相互制约也不
是偶然性的,而是社会发展
的规律性。体现社会发展的
规律性的科学就是历史唯物
主义。
伟大导师斯大林教导说
:“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
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
定社会由这一制度发展为另
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这
样的力量……便是人们生存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谋得方式
,便是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必
需的食品、衣服、靴鞋、住
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
质资料生产方式。”(《联
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一九
五三年中文版,第一五一页
)而生产方式则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体现,生
产力又是其中最积极最革命
的因素,生产力的变更和发
展,首先又是从生产工具的
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为生产
方式即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
的。马克思教导说:“物质
生活底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一般精
神生活的过程。并不是人们
底意识决定人们底存在,恰
巧相反,正是人们底社会存
在决定人们底意识……随着
经济基础的变更,于是全部
庞大的上层建筑中也就会或
迟或速地发生变革。”(转
引自《联共(布)党史简明
教程》,苏联外国文书籍出
版局一九五三年中文版,第
一六四—一六五页)因此,
在历史上,什么样的生产方
式,就有建筑于其上面的什
么样的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法权、艺术、哲学、宗教
、伦理等等。因此说:自然
、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思
维、意识是第二性的;在社
会现象上,社会物质生活是
第一性的,它的精神生活是
第二性的,是社会物质生活
的客观现实的反映、存在的
反映。在这个问题上,毛泽
东同志在著名的哲学著作《
实践论》中,对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认识论作了光辉的发
展。他教导说: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
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
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
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
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
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
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
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
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
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
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
到的。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
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
种其他的形式……其中,尤
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
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
响。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
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
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
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
界。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
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
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
民出版社一九五二年第二版
,第二八一、二八二、二九
五页)
从这里,我们可以更深
刻地体会到:由实践而来的
反映与认识的深刻性,“…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同上书,第二九五页
)的规律性,直接从事生产
的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伟大创
造作用,革命的阶级对社会
历史的伟大创造作用,现代
无产阶级的先进作用和领导
地位。那种轻视生产劳动、
轻视革命阶级的作用的思想
,认为人类知识纯由于天才
者的发现、发明和“英雄造
时势”的唯心主义思想,是
完全错误的、没有根据的。
归根到底,历史是劳动人民
创造的、是劳动创造的,人
类的一切知识也都是劳动创
造的。
……
中国各民族都是光荣的
、伟大的、优秀的民族。我
们有无限丰富的优秀历史遗
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伟大
列宁对于近代中国人民及其
斗争,早在一九一二年就充
满着革命的同情和关心说过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
真正伟大的人民底真正伟大
的思想体系;这个伟大的人
民不仅善于悲叹自己成百年
的奴隶地位,不仅善于梦想
自由和平等,而且还善于同
中国成百年的压迫者作斗争
。”(《列宁斯大林论中国
》,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
版,第二五页)伟大导师给
予中国人民这样无比高贵的
评价,昭示了伟大国际主义
的范例,对于我们是一种极
大的鼓舞和力量。毛泽东同
志也如同列宁一样,充满着
对祖国历史与人民的无比热
爱、对革命无比伟大的信心
,他洋溢着国际主义和爱国
主义的精神说道:
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
说的主要地是汉族的发展)
,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
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
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
而从原始公社崩溃,社会生
活转入阶级生活那个时代开
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直到现在,已有了大约
四千年之久。在中华民族的
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
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
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
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
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
八百年前,已经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振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09199
开本 32开
页数 7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804
CIP核字 2022044043
中图分类号 D092
丛书名
印张 2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3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