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朝着天堂走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曾获得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第四届〔十月〕文学奖,最新力作《桃园春醒》首次入选作品集。

阎连科的文字常常被一种强烈的绝望感、苦难意识、生命抗争精神所控制。面对现实,他下手既凶狠,又严厉,并在一种绝境生存的书写中,毫不掩饰地说出一个作家面对基本世界时那种悲凉而荒谬的感受——这种感受,给许多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内容推荐

“回家”,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梦,意味着寻找到自己的身份,也意味着情感、大地和生活的真正开始。但是在“回家”的过程中,却总伴随着失败,这是一种退守。“家”成了唯一保护自己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落脚的地方。著名作家阎连科在描述这一“回家”的过程中,展现了世界与人的关系,以及它们以何种冲突、何种形式的存在。

张天元在儿子溺死、妻子回城、狗儿黄黄双腿截肢后,发现自己也要回家了,只是他的家是“死亡”。然而,走向死亡去向天堂的路,又是如何呢?《朝着天堂走》以极端现实的表达,近乎神话的结尾,让你不得不掩卷沉思、重新投入……

目录

朝着天堂走

桃园春醒

黑乌鸦

平平淡淡

瑶沟人的梦

乡村死亡报告

试读章节

朝着天堂走

几年之后,也就是九十年代的最初,娅梅最终还是离开了张家营子,返城回到了省会。这年冬季的一天夜里,天将亮时,天元在半睡半醒之时,因为从天而降的死之良机,使他反省了他和娅梅被幸福所掩盖的另一面人生,从而毅然决定:一死了之。

这个决定的产生伊始,是因为昨日的村会。会场设在村头,那时候天寒地冻,会场十分辽阔,抬头能见远处老君庙小学,草庵一样盘腿坐着;白亮亮的伊河,扭扭弯弯绕在山梁下。村长讲完了话,默在台上,极为茫然地望着村人。村人也皆被灾难的重量压弯了头去。男人们大口抽烟,女人们苍白了手脸,孩娃们也不敢有丝毫哭闹。这时张老师就想,倒不如让我死去算了,不就是死吗,何苦让全村人都来承受这样的灾难。全村老少把头勾将下去,不消说是因为他们与人世都还有许多牵挂。可你天元却是比起来轻松许多。正这样盘算是生好死好,张老师被人伏在耳朵上叫出了会场,躲进村胡同后,人家才告他说,你家的狗黄黄在梁上被汽车轧了。急忙着穿过胡同,爬上山梁,果然见山梁的路上,摊了一地血渍,殷红殷红地散着腥气。黄黄在血里倒着,浑身哆嗦,嘴上却极其忍受,没有一声疼叫,只是那双眼,直盯盯地望着通往张家营的土道。张老师见了这种情景,立刻脸上硬了雪白,抢走几步,将黄黄抱在怀里,忙慌慌朝村中的诊所跑去。

诊所在村中三道胡同,房子是一间旧时的庙房,样子总要塌的,却总也不塌。大夫是村长的哥,因为冷,也因为是村长的哥,就没有去开会,门掩着,在屋里烤火。张老师急急地敲开诊所的门,说五叔,你快些,我家黄黄给汽车轧了。

大夫横在门口,看一眼张老师怀里的黄黄,血在雨一样滴落,说我当又出了人命呢。是狗呀!张老师说你给看看吧,大夫说我又不是兽医。张老师便眼巴巴地求着人家:

“五叔,我付钱。”

大夫回到火边坐了一会,长长叹了口气,又起身把一个钢精锅放在火上,从水瓶往锅里倒了小半锅开水,拿一张报纸铺在地上,没有抬头,说进来吧。张老师才小步进了屋里,把黄黄放在报纸上。黄黄在报纸上颤抖,弄出一屋子声音。大夫过来提了一条后腿,又提另一条后腿,轻松得如把两条后腿从黄黄身上拿了下来。提起时,黄黄的血从后腿一股一股流出,立时地上的报纸就被血水泡了。

大夫说:“杀了吧,别让它受罪。”

张老师说:“好歹它也是一条命哩。”

大夫说:“两条后腿全断了,对不上啦。”

张老师呆着不动,望着黄黄的两条后腿,大夫说杀不杀?冬天狗肉除寒。张老师说救它一下吧,哪就忍心杀呢。大夫就说,你出去一会。我唤你进来再进来。张老师迟疑着走出诊所。大夫将门关了。他立在胡同,腊月的风在胡同叫唤着刮过,将柴草和鸡毛扔在墙上。胡同头的村会,依旧死死地默着不散。已经默过了几个时辰。青乌色的头顶,有一团黏稠的黄亮,那是太阳在云里寒着。张老师不知道大夫要干啥儿,他把手袖在袄里,双脚轻轻地跺着取暖,指望能听到从诊所传出一息狗叫。却是少见的静。只有大夫的脚步声,在诊所孤零零地响动。过了许久,张老师想推门看看,那门却哗一声开了,闪出一句话来,说进来吧你。

再一次走进诊所的张老师,惊了一脸愕然,刚入门便呆僵着不动了。黄黄在纸上死样躺着,两条后腿被村长的哥哥用刀齐关节处割了下来,皮也剥下,扔在黄黄的头边,像两团脏污的血布。黄黄有一点一滴的哆嗦,弹弹动动,似乎想从地上跳将起来。可惜哆嗦也是片刻,眨眼就彻底的一动不动了。大夫在用一张报纸擦手,一片一片的血纸被揉成团儿,扔在墙边。火上的锅,还未及盖着。黄黄那两段后腿,仿佛两个极嫩的玉米穗儿,红红艳艳,在锅里咕咕嘟嘟地转动。开水成了花粉的颜色。已经有一股香味,在屋里温温暖暖弥漫。好在,黄黄那两截断桩子似的后腿,果真不再流血,包的两团纱布,如盛开的两朵白棉花,雪白雪白,搁在地上,那两团雪白上,只浸出了两个血点,衬着白纱,红得耀眼,极像雪崖上的两点梅花。

村长的哥哥擦净了手,又把脏纸踢成一堆,慢慢地转过身来,说:

“大冷的天,真不如把它杀了。”

张老师问:“截了?”

说:“留着它感染化脓?”

问:“多少钱?”

说:“没打麻药,缝了十针,一针一块。”

张老师很缓很缓走过去,瞟了瞟锅里的黄黄的后腿,油星点点滴滴,在水面浮动,打着漂儿。大夫拿锅盖将锅盖了,又说不截要感染化脓,和人一样,该截肢的就一定要截。张老师说五叔,眼下我手头没钱,过几日我给你送来行吗?大夫抬头瞅瞅张老师的脸,过一阵才说,行吧,你真不值得为它花这冤枉的钱。

张老师抱起了黄黄,觉得它是完全死了,似乎一身冰硬,贴着身子站一会,才隐约觉到,黄黄又有了微略的哆嗦。走出诊所的门,碰见村会是终于散了。人们走在腊月里,都走得沉沉重重。

村里的灾难,是必须有个人死去。无论是谁,挺身而出地去死,才可换回张家营风平浪息后的安宁。张老师似睡非睡地想着生与死的两难。死,终归不是一件小事,虽然它可以了断一切,然人世上各自的牵涉都千丝万缕,哪能说死就死呢。就是去镇上赶集,谁也不是说走就脱得开身。然必须有人去死,却是一定了的。这灾难很像一种天相,刚还阳光灿烂,转眼就布满阴云,浓乌乌地罩了世界,强迫了人心。张家营在这天相里,忽然感到了祸的降临,一村人都在心中念道,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为了什么呢,也就几亩的黄土。在张家营和小李村的中间,本是横着一条深沟,祖祖辈辈荒着的土地,忽然间张家营想去垦它,就借着冬闲的时光,集中劳力,在沟腰上垒下一道大堰,以求堰内蓄水养鱼,堰外播种庄稼。事情似乎是一样东西,比如破旧的竹篮,扔了谁也不会顾盼一眼,若有人去捡,众人才会发现那东西扔得可惜。小李村即是如此,在张家营将堰快要垒成时候,小李村就来了几十青壮劳力,竖在堰上,说这沟原是小李村的,你张家营为何就来砌堰霸田!

这就打将起来。

P1-3

书评(媒体评论)

我非常喜欢阎连科的作品,写得很好,有沉痛感,他写作很有感情。反观有些作家,大概是写多了,故事、文字、情节、语言、技巧、文体都很漂亮,但就是没有感情。

——王安忆

在普遍帮闲化和优孟化的中国当代作家中,阎连科却是一位罕见的例外。

——余杰

他的文字常常被一种强烈的绝望感、苦难意识、生命抗争精神所控制。面对现实,他下手既凶狠,又严厉,并在一种绝境生存的书写中,毫不掩饰地说出一个作家面对基本世界时那种悲凉而荒谬的感受——这种感受,给许多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谢有顺

真正好的作品是经得住冷落,也经得起炒作的。一部作品写得好,媒体怎么帮忙都不过分。但一部作品不好,不是媒体炒作过度,而是它本身经不起炒作。一个作家的作品要经得起各种折腾。

——阎连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朝着天堂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连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01769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4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