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乡村社会的变动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的变动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对乡村社会治理问题进行长时段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围绕着近代乡村社会的变动,分别从乡村阶层群体、乡村权力结构、乡村教育、乡村危机、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民国县制的现代化革新与顿挫;20世二三十年代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与乡绅名流的变动;村一级权力主角的变动;近代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外来压力下的乡村危机。 作者简介 渠桂萍,女,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 代表著作《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史学月刊》、《史林》、《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乡村研究》等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多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皇权下了县——中国历史上基层治理的变革 第一节 从历史的维度审视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一人政府”的终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的县政革新 第二章 基层政制变动秩序中的地方名流 第一节 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20世纪前期村庄领袖权威生成要素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方名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以山西省为例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权力主角的变动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基层政权代理人的“差役化”回归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层代理人“差役化”的防范——以山西“村制”革新为例 第三节 中共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1937-1945)——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例 第四章 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阙失及矫正尝试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 第二节 乡村振兴视阈下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再审视 第五章 变动秩序中的乡村危机 第一节 晚清民事官司“安全阀”机制的破坏与乡村教案危机 第二节 现代化的压力与乡村危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的一个分析视角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乡村社会的变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渠桂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163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22160744 |
中图分类号 | C912.82 |
丛书名 | |
印张 | 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