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漂泊沉浮多少事--解读溥仪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没落王朝的背影,一个大变动年代的牺牲品,一个在命运漩涡里挣扎、在人生峰谷中颠簸的人,一本由众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细致解读的书!

本书是长春溥仪研究会的众多学者以馆藏、采访等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不同角度解读溥仪一生的系列化史学成果,具有真实、权威、可读性强等特点。

内容推荐

溥仪,一个身份特殊、历经磨难的历史人物,具有与中国动荡的近现代史紧密联结的传奇生涯,惨淡的皇帝梦和畸形的人生使他经历了太多的惊心动魄、世事沉沦。皇帝、逊帝、汉奸、傀儡、战犯、囚徒、公民,这些都在他的身上奇妙地融为一体。本书是长春溥仪研究会的众多学者以馆藏、采访等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不同角度解读溥仪一生的系列化史学成果,具有真实、权威、可读性强等特点。

目录

代序 研究溥仪,牢记历史 战月昌/1

溥仪研究之我见 王庆祥/5

中国末代皇帝受到国际共同关注/19

逊帝生活

 摄政王载沣的性格/27

 “小宣统”和他的八位“母亲”/32

 宣统皇帝的玩具/41 

 宣统逊位,享受优待/49

 逊清史影/56

 “遗老”秘函/60

 从毓庆宫到养心殿/66

 洋风掠过溥仪的身心/70

寓公身份

 孙中山和溥仪/77

 从张园到静园/86

傀儡皇帝

 人生扭曲在震撼历史的炮声中/91

 溥仪与罗振玉/96

 旅顺肃王府里的黄粱梦/102

 双重政治体制下的傀儡政权/107

 溥仪、“满洲国”与“满洲人”/112

 无耻的“历史文书”/116 

 充满殖民色彩的《日满议定书》附件/122

 对“党”有恐惧心理的溥仪/126

 伪满协和会的名誉总裁/132

 溥仪与淞泸抗战/136

 两“皇”的一封特殊电报/138

 溥仪和裕仁/141

 溥仪“巡幸”/147

 “御前进讲”/151

 溥仪三次日本之行/155

 陈曾寿与奉天陵庙/162

 溥仪与天照大神/168

 溥仪与神道教/173

 伪满宫廷鲜为人知的内情/177

 汪精卫与溥仪/179

 滑向深渊的复辟梦/187

 《宫廷汇报》留痕/190

 三度逃亡/195

 溥仪宫廷御膳/201

 溥仪及其后妃服饰/208

 溥仪的“御用马”/212

 溥仪的西洋化生活/214

 婉容的悲剧人生/219

 溥仪手中散佚的国宝/224

 伪满宫廷留下溥仪的足迹/230

异国囚徒

 一路逃亡有见证/237

 俄国人眼中的溥仪/243

 溥仪在前苏联/246

 溥仪在“莫洛科夫卡”疗养院/250

 皇帝最后的避难所/255

 移交前后/259

改造生涯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263

 从皇帝到公民的真实记录/270

 溥仪的新生活/275

试读章节

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溥仪第一次登极正值幼年,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此时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身边的人。

当时与溥仪接近最多的是太监和乳母。供溥仪驱使的太监虽然很多,但经常在身边的、对溥仪影响很大的人不多,总管大太监张谦和首屈一指。当时他50多岁,奉太后之命教溥仪认字块,一直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和一些有关三纲五常、皇帝至尊至贵和至高无上等说教。溥仪开始有师傅读书之后,张谦和每天早上都要站立在溥仪卧室外面,把师傅头一天所授的功课复读一边,帮助溥仪加深印象。

溥仪当时感觉最亲近的还有乳母王焦氏。王焦氏虽然没有文化,对社会政治毫无所知,也不懂得讲什么仁恕之道和历史上英主圣君的故事。但她深知贫苦百姓的苦难生活,经常在无人的时候向溥仪灌输,要做一个好皇帝,将来长大了要解救受苦受难的百姓,或教一些为人的基本道理。

溥仪是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即位做皇帝的,因此,溥仪就有了光绪的皇后、瑾妃与同治的三个皇妃五位“额娘”。隆裕皇后在世时,四位太妃对溥仪的影响不大,溥仪的生活由隆裕太后掌控。隆裕太后去世后,四位太妃才有了管教或影响溥仪的更多机会,主要以生活为多。她们会不厌其烦地教导溥仪要用功学习圣贤之道,学习祖宗治国教民的方略,长大后要亲政,为大清基业不可懈怠,所有这些都会在溥仪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衣食住行造就的唯我独尊

溥仪退位后,根据清皇室优待条件,保留皇帝尊号,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对待溥仪,暂居紫禁城内,并拨用相当数额的款项等。溥仪在紫禁城内仍然过着君臣如仪的帝王生活。在溥仪童年的印象中。几乎满脑子都是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黄色。紫禁城的琉璃瓦、出行的轿子、被褥、衣服、椅垫、腰带、包袱皮、窗帘……几乎全为黄色,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从小给溥仪打下了唯我独尊的意识。

无论是在宫内行走、坐轿,还是出行乘车,总是有许多太监和随从前呼后拥。抬轿的、打伞的、以及溥仪随时用到的生活用品、饮食与饮食用具、常备所需的急救药品,甚至连大小便器具,都要由太监随身而带,追随着这位小皇帝。无论是去御花园,还是到太后处请安,或是去毓庆宫读书,都少不了这套行头。出宫游玩更是耗费巨大,除携带的必备物品外,还要出动许多轿车,甚至还邀请民国政府的警察沿途警戒。

溥仪的用餐虽然不像以前的帝王,但也是一人独享两桌菜肴,还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食具都绘有龙纹和万寿无疆字样的明黄色瓷器。冬天则用银器,下面放盛热水的瓷罐用来保温。每个菜碗或菜碟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用的。大量饭菜是做而不吃,完全是为了表示帝王之尊而摆设,大部分由太监及其他人享用或糟蹋了。

大量衣服同样是做而不穿。小皇帝的穿戴毫无限制。宫廷内的裁缝一年到头都在为小皇帝做衣服,据一张清官报账的单子记载,仅一个月就做皮袄11件,皮袍褂6件,皮紧身2件,棉衣裤和紧身30件,不算正式用的布料,仅贴边、兜布、子母扣和线等各种零碎。就开支了银元2137元6角3分3厘5毫。至于皇帝的服饰,可谓是品种丰富,样式齐全,复杂多变,难以累计。

用溥仪自己的话说,紫禁城的建筑与宫殿陈设同样对他起着教育作用。黄琉璃瓦的宫殿,唯有帝王才能使用。建筑的高度也是帝王特有的。这些都使溥仪从小就培养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识。殿内的各种陈设,也为溥仪帝王思想的形成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宫中礼节的熏陶

按照清朝制度,凡文武官员拜见皇帝,都要行跪拜礼。每有仪式或庆典,所有有资格的文武官员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溥仪年纪虽小。所有的礼节都要照章进行,与清代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即使是溥仪的亲生父亲,在官场上同样要给他行礼,毫无例外。特别是溥仪的生日,又称“万寿节”,除了所有文武百官行朝贺之礼外,内务府都要照例进献“九九盒”,即所谓九九八十一盒食品之意。因为在古代,认为在所有的数字中以“九”为最大。古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故取最大数“九九”,祈祝“万寿无疆”统治永久之意。

宫中的祭祀、祭礼活动非常多。最隆重的是祭祀清朝的列祖列宗,每逢春秋大祭、帝后诞辰或其他祭日,皇帝都要率领王公大臣到紫禁城的太庙、奉先殿或寿皇殿去行祭拜之礼,这些地方都挂有从努尔哈赤、皇太极以来各位皇帝及其后妃的画像、牌位。如皇帝不能亲自临幸时。由皇帝亲自指派王公大臣等轮流代皇帝行礼。再就是供奉神佛。诸如佛教、道教、喇嘛教人物及孔子、关羽、吕洞宾等神佛,以保证清玉朝统治的永久稳固。这些繁缛的礼节一直沿用到伪满时期。在伪满宫廷_“祭祀簿中有确地记载。伪满皇宫的空间虽然不大,但傀儡皇帝溥仪仍旧在富内设置了佛堂与奉先殿,供奉神佛于祖先。

即使是在称呼上也于常人不同,在溥仪的幼年时期,各种称呼连他自己都弄不明白,什么“皇上”、“皇帝”、“万岁爷”、“老爷子”、“宣统帝”等。随着溥仪年龄的增长,他才逐步领略到这些特殊的名字是只有他才能独享的。

读书施教是溥仪帝王思想形成的根本

溥仪在6岁时,根据清朝祖制,钦天监为他选择好吉日良辰开始读书,溥仪的师傅对他的影响更为深刻。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古文倒不如师傅的话给我的印象更深”。先后做过溥仪师傅的陈宝琛、陆润庠、朱益藩、徐坊、梁鼎芬、伊斯坦、庄士敦等。

福建人陈宝琛,同治朝进士,20岁点翰林,曾做过内阁学士和礼部侍郎,以敢于谏慈禧太后出名,被慈禧降职遣回原籍。慈禧死后。陈东山再起。曾被任命为山西巡抚,但未到任,留作溥仪的师傅,一直跟随溥仪到伪满任职。江苏人陆润庠,同治年间状元,做过大学士,被授予太保,做溥仪的师傅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原南书房翰林朱益藩。主要以教书本为主。原国子丞徐坊,是清末颇有名声的文人。广东人梁鼎芬,光绪朝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是清末著名的词章学家,由陈宝琛推荐做了溥仪的师傅,1919年去世。伊斯坦是溥仪的满语师傅。满洲正白旗人。满文翻译,双榜进士出身,与陈宝琛、陆润庠一起奉命入宫为溥仪的师傅。其满文造诣很高,但教授无方,因此溥仪的满文也没有学好。英国人庄士敦,牛津大学文学硕士,专门研究东方古典文学与历史,会讲流利的汉语普通话。1919年起担任溥仪的英文教师,直到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才离开。对溥仪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陈宝琛与庄士敦。

在溥仪的眼里,陈宝琛是最稳健谨慎、最忠于大清的。他是溥仪身边唯一的“智囊”师傅,深得溥仪信任。陈经常辱骂革命,认为民国共和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忠于清室,矢忠复辟,经常告诫溥仪:国朝200多年来,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他把复辟清朝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溥仪身上。每天除读经书、念圣训外,还给溥仪讲历代帝王为政得失的故事,要求溥仪自幼好好读书,将来奋发有为,以复辟祖业。他经常向溥仪灌输“立大功成大业者,必有一番自治之能力”。随着溥仪知识的积累与阅历的不断丰富,以及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开始向溥仪讲述有关民国的一些新闻。诸如南北不和、督军火拼、府院之争等等。所谓的“康乾盛世”、“同光中兴”更是少不了的,时常提醒溥仪卧薪尝胆,遵时养晦。积蓄力量,做好一切准备,复辟清王朝。

P66-68

序言

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光复后被前苏联抓获,成为异国囚徒,后被中国共产党改造为新中国的公民。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

通过研究溥仪生平及所处的历史时代,可以帮助人们认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由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北殖民地社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变迁,从回顾历史中展示中国人民在阶级和民族抗争中表现出的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通过研究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统战方针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溥仪傀儡王朝的血腥统治,可以帮助人们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反民主、反人民、反人类的反动本质。通过研究溥仪投靠日本的可悲结局,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人民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主宰者,任何依赖外国势力的集团和个人都是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前途,没有好下场的。只有依靠人民、代表人民的政党和政治家才是先进的政治力量。

近些年来,对于溥仪生平的研究不断深入,新资料不断发现,研究人员不断增加,利用溥仪研究成果开发创作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影响逐步扩大,形成了波及国内外的溥仪研究热。

但是,溥仪研究还处于分散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可观的规模,缺少统筹性和权威性。成立一个研究组织,树立一个学科旗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交流学术、切磋观点的平台,是溥仪问题研究的客观要求。

长春市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地缘优势。溥仪一生虽因其政治生涯变化先后辗转于北京、天津、长春、抚顺、前苏联等多处居住,但未超出东北亚范围。长春位于东北亚地理位置几何中心,便于学者沟通联系。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首都,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宫廷遗址就坐落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作为研究、收藏和展示溥仪相关文物、资料的专门机构,更具权威性。他们举办的《从皇帝到公民》展览,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并获得了全国博物馆第六届十大精品陈列奖。

其次,具有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出版了大批研究成果。长春市政协文史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学者进行溥仪最后资料遗产的整理。特别注重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三亲”史料的搜集、整理,并以《长春文史资料》为载体,从1982年第三期开始连载李玉琴女士的《坎坷三十年》。1984年2月以“专辑”形式在全国率先出版了溥仪遗孀李淑贤的回忆录《溥仪与我》,记录了溥仪先生身为公民后的政治活动、业务工作和家庭生活等经历,第一次向全世界传播了溥仪后半生的真实形象。此后又出版了《末代皇后和皇妃》一书,公开发行上百万册,全国各大媒体竞相登载。并拍摄成电影《火龙》、《末代皇后》,在国内外放映,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1985年以后,《长春文史资料》又陆续刊发了《溥仪在东京法庭》、《伪帝宫内幕》、《淑妃传》、《伴驾生涯》等著作。后来在海峡两岸影响较大的《溥仪的后半生》和《中国最后一个“皇妃”——李玉琴自述》等著作,也是市政协委员与文史委合力完成的。这些都成为电影《末代皇帝》(获九项奥斯卡奖)、28集电视剧《末代皇帝》的创作源泉。伪满皇宫博物院编辑出版了《从皇帝到公民(画册)》、《伪满宫廷秘录》、《中国人眼中的溥仪》、《溥仪传略》等书籍。他们还利用溥仪相关资源开发旅游纪念品,在研究成果转化和输出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

第三,具有人才优势。长春市拥有一批关于溥仪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长春市政协常委、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出版了多部关于溥仪和伪宫廷的著作。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伪满史的专家中,对溥仪生平有研究的不乏其人。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沦陷史研究会的历史学者,除了自身掌握资料外,还联系一些日本和俄国学者,更加壮大了溥仪研究的队伍。

这三个优势是其他省市无法相比的,这是长春市的一笔知识财富和无形资产。

为国内外学者搭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的平台,既是溥仪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溥仪研究学术团体的职责所在。基于上述考虑,长春溥仪研究会决定筹办召开这届“溥仪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有关溥仪研究的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就国内外而言,尚属首次。通过此次溥仪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进溥仪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扩大溥仪研究的成果,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利用,比如对长春的文化遗产保护、长春的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肯定会有新的启发和推动。总结交流溥仪研究的学术成果,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领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东北亚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的研究,而且还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加强和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沟通,达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的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漂泊沉浮多少事--解读溥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月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1358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