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由南怀苏编译,由三部作品组成,这三部作品一脉相承并互为补充,构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潜能开发系统,其主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神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幸福、健康和财富!100年来,所有掌握这个“秘密”的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它正在你的手中逐字展开……
图书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时光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由南怀苏编译,由三部作品组成,这三部作品一脉相承并互为补充,构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潜能开发系统,其主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神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幸福、健康和财富!100年来,所有掌握这个“秘密”的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它正在你的手中逐字展开…… 内容推荐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由南怀苏编译,《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收录了有关这套潜能开发系统的三部经典著作: 《秘密》。这是一本集成功学、财富学、心理学于一体的著作,作者揭露了运行在宇宙间主宰人生的强有力的黄金法则,清晰明了地解析了如何运用这个法则,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是有关一切的秘密,这个秘密将给你想要的幸福、快乐、健康和爱情。 《失落的致富经典》。这本诞生于100年前的奇书,最早向世人系统介绍了《秘密》这套潜能开发系统,它不仅预言了精神力量所能带给人类的巨大潜能,还给出了将精神力量转化人类行动和行为的具体方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这是本书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为经典的一部著作。内容包括如何摄取财富和如何确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缕析精透,无所遗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个梦想实现和人生成就背后隐藏的秘密原则。认识到本书中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雄,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人们传言,正是这本书使得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大学辍学创业,并最终缔造了改变世界的微软公司。书中超前的观念、先锋的思想及强调开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观点,甚至遭到教会的批判,并在20世纪30年代被列为禁书。 目录 卷一 《秘密》 这让我感到震惊!《秘密》就是这样一种能帮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创造积极正面的当下的工具。 ——美国著名主持人欧普拉 作者简介2 卷首语3 第一节 吸引力法则 关注什么吸引什么5 欲望——获得财富的第一步8 选择好的,不要吸引坏的12 从吸引小的事物开始15 不要停留在对过去的回顾中18 第二节 财富的秘密 每个人都拥有致富的潜能23 让思想的天平倾向富裕的一端26 “给予”将把更多金钱带入生命29 内在的财富才是永远的财富32 第三节 影响力的秘密 上帝不会看轻卑微的人36 你的职责在于填满自己40 心灵越纯洁,力量越强大43 天堂是自己构建出来的46 第四节 爱的秘密 以爱和尊重对待自己50 若要世人爱你,你当先爱世人53 伤害他人,便是谋害自己56 赞美和祝福世间的一切59 第五节 思想的秘密 真正的财富是思想64 真理永远只在你心中67 在每一天反省自己的行为70 别让已知阻断未知的去路73 第六节 健康的秘密 消极情绪是滋生疾病的土壤77 没有无法医治的疾病80 健康的生命拒绝透支83 卷二《失落的致富经典》 如果你有幸读过《失落的致富经典》,却没有被洗脑,也没有成为富人,那可真是一件人生的憾事。 ——福特汽车公司创建者亨利·福特 作者简介88 卷首语89 第一节 致富的“既定法则” 致富学问如同算术一般精准91 感恩定律:感恩让你更加富有94 积累定律:最终的胜利是此前成功的累积97 人脉定律:储存人脉胜过储存黄金100 创造定律:不要觊觎现成的钱财103 第二节 致富是人生的权利 致富的机遇不可垄断107 穷人最缺少的财富是梦想111 冒险与收获常结伴而行114 致富并非去做他人做不成的事117 第三节 靠近财富才能拥有财富 致富,请先“财迷心窍”121 认真描绘财富图景的细节124 思维的僵化造成物质的困窘128 善用自我暗示的强大驱动力132 第四节 做个高效的行动家 找准定位:做最想做的事情136 不要等财富来敲门139 随时付出,乐于付出142 保持简单,追求卓越145 让别人感觉到你总是在进步149 第五节 最有价值的经验和忠告 价值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153 享受金钱带来的幸福,而非金钱本身157 做个驯钱师,不做守财奴160 不必预支明天的烦恼163 卷三《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我目前所取得的成功及我在担任拿破仑·希尔学会会长之后的所有成就,完全归功于《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体系所制定的那些原则。正如书中所写的,一个人能在想象中创造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蕴含在我们自身的所有潜在的力量激发出来。 ——世界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 作者简介168 卷首语169 第1课 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171 第2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176 第3课 不做命运的顺民183 第4课 强大的力量源自内心的和谐189 第5课 处处有心皆教育195 第6课 很多“不幸”只是我们的错觉201 第7课 心灵在修行208 第8课 直面青春的情绪,情绪就会消解214 第9课 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221 第10课 有人还没有开始尝试,就已经被自己 淘汰226 第11课 没有穷困的世界,只有贫瘠的心灵232 第12课 把真理变成习惯,就能保持最好 状态237 第13课 忠于职守的力量242 第14课 越单纯的人越有力量251 第15课 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便只能平庸257 第16课 发掘不尽的成功之源262 第17课 折磨你的人,是化了妆的天使267 第18课 承认糟糕的现实,并不有损自己的品格273 第19课 缩小自我便得安宁278 第20课 学会心绪能量的转化284 第21课 相信品行的魅力288 第22课 积极的思想就是一切292 第23课 你所得到的,都是你所关注的297 第24课 你对了,整个世界都对了302 后记306 试读章节 我们都知道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当阿拉丁捧起神灯,轻轻拭去灯上的灰尘时,一个巨人从灯里钻了出来。无论阿拉丁说什么,那个巨人总是重复一句话: “您的愿望。就是我的命令!” 大概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一盏神灯,但却不必费心向外界寻找。其实我们可以把阿拉丁看做世界上任何一个苦苦追求梦想的人,那么吸引力法则就是能帮人实现愿望的神灯。每个人的愿望,都会对吸引力法则发出指令,并最终变成现实。 吸引力法则和阿拉丁神灯一样,对我们有求必应。 吸引力法则其实非常简单,可以将其定义为“关注什么吸引什么”,也就是说你内心最关注的事物最有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你最希望拥有的东西最后都会握在你的手里。 当然,这种观点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质疑,看上去他们似乎也有不相信的充分证据: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财富、健康以及充实的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事实的确如此,但这并不能证明吸引力法则的失效。因为当我们静下心来去分析那些最终未能如愿的人的想法时,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专注于如何去拥有那些他们希望得到的美好事物,而是专注于他们现在没有这些事物!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你就会腰缠万贯,如果你担心自己将一直贫困下去,你就会始终是个穷鬼;一旦你坚信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你一直因为前途的渺茫忧心忡忡,就很难实现突破。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运动员,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跃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他:“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听从了教练的忠告,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跃过了那个他曾经认为自己跳不去的高度。 “跳不过去”的念头是这个运动员心中的瓶颈,他因此无法超越困难,粉碎障碍。当他得到教练的点拨,克服了内心的畏惧,坚定了“我能跳过去”的想法时。他果然就跳了过去。这是吸引力法则发挥作用的一个简单的例子。 P5-7 序言 “或许您还记得起我,《金规则》杂志社的编辑拿破仑·希尔。 “在此,请允许我首先向您报告一个关于我个人的好消息:昨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我得知自己被一家公司聘用。每个月只需要工作几天,而年薪却高达105200美元。他们之所以愿意以这样的条件聘用我,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的想法,并且认为我的想法一定能给他们的公司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想必您已经知道……在我22岁的时候,还只是靠体力谋生,每天挣1美元的煤矿工人。” 上面这段话摘自一封感谢信,写信的人叫拿破仑·希尔,他要感谢的人叫查尔斯·哈奈尔。 拿破仑·希尔的名字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他是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 改变拿破仑·希尔命运的是哈奈尔告诉他的一个神奇的秘密。 而且,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他们是伟大的领导人,是杰出的科学家、天才的艺术家、富有的企业家。 他们的名字是:柏拉图、阿基米德、牛顿、莎士比亚、达·芬奇、雨果、贝多芬、林肯、爱迪生、爱因斯坦、安德鲁·卡内基、拉塞尔·康韦尔…… 而现在,当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这个重大的秘密已经被你发现了! 世上的人千差万别——这一切差别都是性格使然——有的懦弱胆怯、优柔寡断、害羞内向,而有的坚强勇敢、胸怀壮志、热情开朗;有的由于恐惧即将到来的危险而过度紧张、焦虑烦躁,而有的人天生喜欢挑战,在与困难作战的斗争中永远是胜利者。 不是所有的性格都是天生的,很多都是持续努力的结果。医治的良方非常简单,用勇气、自强、自信的念头,取代那些无助、畏怯、贫乏的想法。如同白昼驱散黑暗一样,肯定而积极的想法必将摧毁消极的念头。 世上的事固然不能尽如人意,人们在实现美好的愿望通常步步受阻,然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办法克服阻力,让美梦成真。我们无法让社会来适应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改变自己并不难,因为,我们的身上隐藏着最神奇的潜能。 本书收录了有关这套潜能开发系统的三部经典著作: 《秘密》。这是一本集成功学、财富学、心理学于一体的著作,作者揭露了运行在宇宙间主宰人生的强有力的黄金法则,清晰明了地解析了如何运用这个法则,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是有关一切的秘密,这个秘密将给你想要的幸福、快乐、健康和爱情。 《失落的致富经典》。这本诞生于100年前的奇书,最早向世人系统介绍了《秘密》这套潜能开发系统,它不仅预言了精神力量所能带给人类的巨大潜能,还给出了将精神力量转化人类行动和行为的具体方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这是本书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为经典的一部著作。内容包括如何摄取财富和如何确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缕析精透,无所遗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个梦想实现和人生成就背后隐藏的秘密原则。认识到本书中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雄,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人们传言,正是这本书使得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大学辍学创业,并最终缔造了改变世界的微软公司。书中超前的观念、先锋的思想及强调开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观点,甚至遭到教会的批判,并在20世纪30年代被列为禁书。 上述三部经典著作,一脉相承并互为补充,构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潜能开发系统,其主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神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幸福、健康和财富!100年来,所有掌握这个“秘密”的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它正在你的手中逐字展开…… 后记 就知识本身来讲,它是无生命的。若不被应用的话,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人的参与,知识就像荒废的土地一样,不起任何作用,产生不了任何价值。只有人类将其付诸应用,知识才能具有生命的力量,焕发出青春。 所谓应用就是用充满生机的目标去浇灌思想之树,使之茁壮茂盛。因此,知识不过是个工具,而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体。 有多少人在终日奔波中,匆匆地、忙碌地度过他们的一生。如此身心疲惫,却做不出任何的成就。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漫无目的、毫无方向,他们只是在浪费生命,浪费想法和精力,所做的都是些无用功。他们倘若能够朝着远景中的某些特定的目标努力的话,那么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也能够创造出奇迹。 这就是我们把本书呈献给读者朋友的主要理由。 本书收录了三位大师的著作,他们是拉尔夫·沃尔多·川恩、华莱士·D,沃特斯、查尔斯·哈奈尔。这三位大师都是影响力巨大的畅销书作者,他们的著作不但都有着几十年的畅销史、几百万的销售量,而且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他们的生平、思想和著作已经被有心人专门做成了个人网站来进行宣传。三位大师的著作都旨在探讨运用精神的力量和法则来寻求财富、健康和成功人生的秘密。 人的潜能开发是世界上不同文化普遍关注的问题。潜能开发的理论和手段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各有千秋。西方的如吸引力法则,东方的如印度瑜伽、中医养生等。虽然有人对它们不屑一顾,但也一定存在着合理成分和科学精华,存在着某些我们今天还无法揭示的规律。三位大师的著作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去解读和发现这些规律,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秘密》教导我们要有健康的身心,要坚持信念,从而拥有巨大的财富和人生的幸福;《失落的致富经典》预言了精神的力量,还给出了将精神力量转化成人类行动和行为的具体方法;《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向我们展示了继往开来的理念和方法、先锋的思想和强调开发内在精神力量的观念,并提供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心灵训练方法。 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三位大师的著作不啻为有利于人们潜质发掘乃至身心健康的医方良药。 因此,亲爱的朋友们,千万别把本书当作一种消遣来读,它实际上是一本实用的人生指南。在本书中,我们不会和你讨论抽象的理论,而是为那些渴望着人生幸福或对幸福有执著追求的人指出一条准确的人生之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时光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怀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9327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2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75 |
宽 | 11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