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女诫学习心得)/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女诫》是一本只有1800多字的小册子,它是东汉时期著名女史学家班昭专门针对女子所创作的一部道德教育书,后被列入“女四书”之首,也是我国最早的女德教育教材。《齐家治国女德为要》是陈静瑜老师对《女诫》的学习心得。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是女人一生必读的良箴。

内容推荐

《女诫》一书,为东汉班昭所著,原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历代女子德行教育的良箴,后被列入“女四书”之首。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是陈静瑜老师对《女诫》的学习心得。陈静瑜老师,开风气之先,在中华大地上,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宣演东汉班昭的《女诫》,使女德教育蔚然成风,影响至为深远。其敬慎卑弱、温婉贤淑的风范与行持,诚为广大女子学习效法之典范。于此世衰道微的当今之世,此乃扶挽狂澜的至善之举。女德教育,在中国历史的漫漫岁月里影响深远,其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社会的和平。深愿《齐家治国女德为要》的出版能唤醒人们对女德教育的认知,从而得以昌明世道,共创太平。

目录

女诫》原文

学习《女诫》的意义

第一讲 原序

第二讲 卑弱篇

第三讲 夫妇篇

第四讲 敬顺篇

第五讲 妇行篇

第六讲 专心篇

第七讲 曲从篇

第八讲 和叔妹篇

附录:《闺阁女四书集注》版《女诫》原文

试读章节

学习《女诫》的意义  

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能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大家一起来学习《女诫》,真的是非常感恩。女德,可能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听起来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我记得前两天有一位老师还问我说,什么叫女德? 

  女德是什么呢?女德就是女子的道德品行。在今天的社会里,可能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话题,更多的人是关注如何赚钱,如何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名望、地位。女子多关注于自己的家庭是否更幸福,生活指数是否更高?但是这些幸福源泉却没有人去注意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祖先给了我们淳淳良善的女德的道德教育,这就是女子如何能够获得生活幸福的源泉。  

我在这几年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心得,也多次在论坛和讲座中和大家分享,我应很多朋友的邀请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女诫》。《女诫》是一部只有1800多字的小册子,是东汉时期班昭专门对女子写的的一部道德教育的书,是我国最早的女德教育的教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其实是很重视女子的素质教育的。为什么呢?因为有这样的话——“王化出自闺门”。“王”是国王的王,“化”是教化的化。一个国家的教化出自于闺门,闺门是女子的出入的门户。“家利始于女贞”,家里要是有利,始于女子的贞德。所以自古以来,有贤才,得先有贤子;有贤子呢,得先有贤母;有贤母,得先有贤女。归到根上,还是母亲,母亲很重要。那么好母亲是怎么来的呢?是教出来的。在今天的社会中,为什么会忽视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一讲我们来探讨学习女德的重要意义,我从三方面来跟大家分享。第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的女子不明白自己的本分是什么。所谓“敦伦尽分”就是女子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她自己不晓得,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么做。所以《易经》上有一句话,“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这句话现在很少有人提,但是它就指出了男女的不同,就是在传统文化的五伦关系中,第一伦“夫妇有别”。那“别”在哪呢?就别在《易经》里指出来的这句话,一个在于“外”,一个在于“内”。外,由男子来承当,是指男子在外承担一家的经济重担;内,由女子承担,由女子培养家族的下一代传人。而内比外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女子的使命是是“相夫教子”。“相”是帮助的意思,就是要助夫成德,要把先生的德行给助长起来。我们要想一想,自己要是没有德行的话,怎么能够去成就别人的德行呢?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你自己都还不知道,还是懵懵懂懂的,怎么能知道别人的问题所在呢?更别说去指导别人了。教子就是善教儿女,两个比较起来,“教子”比“相夫”还要重要。什么叫“相夫”呢?什么是善教儿女呢?我们现在也在教,但是把儿女都教成什么样子了呢?将来长大父母头疼,进到学校老师头疼,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如何叫善教呢?首先我们要有教育的能力,自己要有道德、要有学问。所以一个女子的使命,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个“别”是非常重要的,“内”比“外”还要重要。像一个国家一样,可以没有对外的外交,但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对内的管理。家庭是这样,社会呢?国家呢?都是这样。  

《易经》后面紧接着这句话是“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说家庭要有威严的家长,那就是父亲和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妇,他们之间的关系,要依据伦常而行,只有这样家风才会端正,家风要是端正了,那么天下也就安定了。这句话里有很深很深的含义,也包含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其实是很简单的,我经常跟人说就是四个字,一个“五伦”,一个“五常”。“五伦”是让你明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五种关系,所有的关系都不会出离这五种。“五常”是自己修行的五个根本。“五伦”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第二个是长幼有序,第三个是夫妇有别,第四个是君臣有义,第五个是朋友有信。“五常”是“仁、义、礼、智、信”。P7—P9

序言

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世出世间的复杂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教学。当今世界动乱,其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丧失。家庭就如同一棵大树的树叶,树叶得不到养分就会腐坏、枯萎;大树的生命正是要仰赖树叶去吸收阳光、水分及各种养分,才能长得繁茂健壮,绿叶成荫。而今社会家庭教育丧失了,儿女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尊敬长辈,于是必定随顺烦恼习气,胡作妄为,危害社会,社会何时方有安宁之日呢?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享国最为悠久,达八百年之久。周朝之所以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得力于周朝的三太: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以及他的夫人太姒。三太都是厚德载物的圣人,她们教导出来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德传万世的圣贤,周家所积累的德行非常深厚,才得以享国八百年,这都是得力于三位贤德母亲的教导。所以后世称妻子为“太太”,根源就在此地,正是希望妻子都能够学习太姜、太任、太姒,把儿女培养成为圣人贤人。印祖说:“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三太的行持,正是后世女子最好的典范。

谚语常说:“大道肇端乎夫妇。”此话义理深远无比。古礼男女结婚,婚礼非常之隆重,亦非常之繁琐。这是因为两个人的结合,并不是二人自己的事情,而是与整个社会国家,乃至虚空法界均有密切关系,因此需慎重其事,不可草率。两个人结婚,在家庭中是对祖先及后裔负责任;在社会上需对社会、国家负责任,要知道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兴衰,与婚姻家庭有密切关系。夫妻就如同大树上的一片树叶,树叶健康,树木才能壮大,若是枝叶败坏,对整棵大树的生存就构成伤害。婚姻是道义的结合,应明了圣人之大道,并各尽本分的义务,方为道义。

中国自古以来最为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否有前途,是否能够兴旺,完全取决于家教。然而当今做父母的本身就没有受过好的家庭教育,虽生育儿女,却不知如何教导儿女,于是孩子长大后叛逆、反叛成性,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教育的第一件大事,即是教导人们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即是伦理的教育: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中国人将伦理教育分成五大类,即是五伦。五伦维系着虚空法界的秩序,这个道理只有圣贤之人方能究竟明了,因此他们的生活正是在“替天行道”。

从前婚姻是道义之结合,现今婚姻是男女之乱爱,把伦理道德全部都破坏了,根本既已动摇,社会哪有不动乱的道理?当今之世,婚姻观念异常淡薄,离婚率很高,离婚给儿女造成的伤害,是极其严重的。离婚家庭的儿女身心发育不正常,将来必然会危害社会、危害国家,这个罪业极重,夫妇都要背负因果责任!现代人不懂得自爱,如何能够爱别人呢?

今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是利害,利害必然无法维持长久。专门看别人的过失,看别人的缺点,天下没有一个是好人。何为善人?善人专看别人的好处,专看别人的善处,而不记别人的缺点,天下人人都是好人。因此夫妻应懂得这个道理,彼此多看对方的善处与好处,婚姻才不会破碎。离婚都是因为天天看对方缺点而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把念头转变过来,这就要靠教育。这是社会国家的根本大事,也是整个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所在。

印祖对这个问题责备得很重,谈到现代妇女离开了家庭,成为职业妇女,在社会上跟男人去竞争,要当女强人。虽然这一代可以做女强人,但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去教导儿女,下一代就完了。像唐朝武则天过年的时候想要看牡丹,而牡丹是在三、四月才开花,正月不可能开放。为了迎合她的旨意,人们就把牡丹放到温室之中去培养,用三、四月时候的温度与气候,强迫牡丹提前开放。于是在正月初一时,宫廷之中就有许许多多的牡丹花迎春怒放。但是这种花一生只开一次,以后就永远都不会再开花。今天妇女在社会上去争权、争地位,就如同违逆时节而开放的牡丹花一样,自己这一代无比的荣耀,但是后代就没有了。所以印祖说,社会的安危,女人负一大半的责任。  女人本分的职责,只要好好相夫教子,纵使自己能当总统,也不要去做,要让丈夫去做,让儿子去做。妇女要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这才是她的大功大德。如果女人把自己本分的职责丢掉,而去搞分外的事情,社会焉能不乱?古人所说的道理,能够带给社会长治久安,只有真理才能够永传不绝,若不是真实的道理,传不了几代就隐没而不彰了。

所以印祖说:“教子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反观现代的天下、国家,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现在的年轻人、下一代所受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内容堪忧。现代的父母为了外出谋生赚钱,而疏忽了儿童教育,使得孩子自幼就接受网络及电视的熏染,学习暴力、色情、杀盗淫妄,从而出现儿女杀害父母、兄弟互相残杀案件。此类案件比比皆是,不绝于耳,使全社会都生活在忧虑不安的氛围中,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知下一代的教育无比重要。

印光大师说:“而教女尤为重要也。以有贤女,方有贤妇贤母,贤母所生之儿女,皆为贤人。”在中国有一位刘芳女士,她曾经在企业家论坛上做了一个报告,谈到如何做一位贤女、贤妇和贤母,她的报告非常感人。她以自己的身教言行,相夫教子,不但是助夫成德,而且把儿女都培养成为贤人。

而今静瑜老师,开风气之先,在中华大地上,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宣演东汉班昭的《女诫》,使女德教育蔚然成风,影响至为深远。其敬慎卑弱、温婉贤淑的风范与行持,诚为后世女子学习效法之典范。于此世衰道微的当今之世,此乃扶挽狂澜的至善之举。诚愿天下女子,至诚效法古今的贤妇贤母,落实女子德、言、容、功四行,敦人伦,尽本分,如此世界家国之长治久安,则可指日而待也。

开吉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女诫学习心得)/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1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3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