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蹉跎岁月/白玉兰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为数不少的描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文学作品中,叶辛于而立之年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自发表之日起就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好作品。小说描写了一群上海知青于70年代到贵州偏远山区插队落户的故事,以柯碧舟和杜见春的命运遭际为主线,以柯碧舟与杜见春、邵玉蓉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基本情节,生动地记录了一代知识青年所度过的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蹉跎岁月”,真实地展示了他们所走过的那条虽曲折坎坷、但奋进向前的道路。

内容推荐

1970年的一个夏日,暗流大队湖边寨生产队的集体户里只有柯碧舟一人在埋头创作他的小说《天天如此》,其他上海知青全都赶场去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把一个体形颀长、充满生气的姑娘送到了柯碧舟面前——她是偶然跑到这里避雨的,名叫杜见春。杜见春落落大方地问这问那,柯碧舟拘谨地一一作答。临别,他甚至都没问杜见春是哪个大队的知青……故事从此展开。

试读章节

杜见春陡地想到了一个问题:“他是什么时候走的?”

“你来之前,刚走。坐今天的车……”

不待柯碧舟的妈妈把话讲完,杜见春撩起衣袖一看表,猛地一个转身,冲出了屋门,“噔瞪噔”一阵快跑,下了楼梯,往通火车站的电车站头跑去。柯碧舟的妈妈追出房门,在她身后连连喊了好几声,她都没有听见。

上了电车,杜见春只觉得电车慢得像虫爬,车厢里又挤,她每隔一两分钟都要看表,时间已快近九点了。她知道,火车是十点钟从上海站开出,要是赶到车站,还能追上柯碧舟,找回他的。她的心头又急又恼,不时地骂着:“逃兵,你这个临阵脱逃的家伙,我一定要把你抓回来!”她心里越怨电车开得慢,电车停的次数越是多,差不多每过一个十字路口,都要停下来等红绿灯。正是节后拥挤的日子,每个站头上都有人吊车,杜见舂急得眼睛里直冒火星子。

好不容易到了北站,杜见春买了一张站台票,往拥挤不堪的候车室里冲去。开往西南的91次正在检票进站,杜见春仗着自己没有行李、提包,从队伍末梢直往前挤。她推开旅客们挡道的箱子、旅行袋,见缝插针地寻找着空当,大步大步朝前冲去。旅客们在她悍然不顾的推搡下发出的阵阵怨言,她一句也没听见,她一心希望看到柯碧舟,一把将他从队伍中拉出来。可是,直冲到检票口,她也没看见柯碧舟。

杜见春估计柯碧舟已进了站,检了票,又往正在上客的91次车跑去。

硬席车厢挤满了人,送客的人都在积极地抢行李架;有人站在座位上往行李架上堆箱子、旅行袋、包包;有人在往衣帽钩上挂东西;有人在互相争吵;车厢里声浪嘈杂,你挤我挨,一片混乱。杜见春在这一片混乱中接连寻找了三节车厢,也没看到柯碧舟的影子。

本来昨晚上就没睡好,加上气急心慌,她已经筋疲力尽,浑身乏力,眼望着挤闹不息的车厢,她再没力气费劲地往上挤着去寻找了。她用手背擦着额头上沁出的虚汗,粗声喘着气,几乎已经失望了。

恰在这时,她一眼看到了柯碧舟,他正失神地站在月台上,向着另一列火车茫然地望着。显然,他已经放好了行李,感到车厢里太闹,才下来清静一会儿的。

乍一眼看到他,杜见春惊得差点叫出声来,只几天工夫,柯碧舟的脸消瘦得惊人,目光中闪出昏倦恍惚的忧郁之色,一副淡漠无感、万念俱灰的神情。

“碧舟!”杜见春拉开嗓门尖叫了一声,扑过去。

柯碧舟迟钝地转过身来,默默地瞅着杜见春。

见春心里一阵抽紧,呵,几年来形伴影随、心同意合、亲密无间的柯碧舟,对她竟然如此冷淡。她那两条淡淡的弧形眉蹙在一起,焦急地问:

“你干吗不声不响地溜走?快告诉我,你的行李昵,我们去拿下来!”

“我的行李……”柯碧舟漠然应了一声,眼睛瞅着身前左右不时匆匆掠过的人群,答非所问地说,“你、你不该到车站来……”

“你说什么?”杜见春粗声截住了柯碧舟的话头,双眼闪过一片惊愕的光。

“回去吧。见春……”

“你再说一遍!”杜见春的声音又尖厉又凄楚,引得匆匆而过的人都回过头来看了。

柯碧舟的胸脯剧烈地起伏了一阵,垂着双手不答话。

杜见舂怒冲冲的,厉声责问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说呀!怎么不说话?你、你真是窝囊,草包!你……”

“你骂吧,骂过以后分手,你会感到痛快一点。”柯碧舟被杜见舂斥责,并不着恼,反而缩着双肩,轻轻地说。

“你……”狂怒中的见春陡然看到柯碧舟瘦削的双颊、苍白的脸色,张大的嘴顿然闭上了,她开始意识到,在这几天里,柯碧舟思想上必定下了最大的决心,要离开她,一阵难言的悲恸涌了上来,她的眼里顿时糊满了泪水,哽咽着说,“碧舟,你……你真忍心走,把我一个人扔下,碧舟……”

杜见春情绪上的这一骤变,反倒叫打定主意的柯碧舟慌了手脚,他摆着手,急忙辩解着:

“不,不!见春,你细想想,我不能拖累你,不能让你再回到湖边寨去。你受了这么多年苦,该、该有个好的……结……结局……”

“我不要!”杜见春凄厉地叫了一声,她那率直刚强的脾气又发作了,泪水直涌出眼眶。见柯碧舟毫无反应,她仰起脸来,正要嚷嚷,一眼看到他那满含深情的目光中闪掠着可怜巴巴的神情,杜见春浑身只觉得通了电一般警醒过来,顷刻之间,她什么都明白了。鬼知道杜见胜和他说了些什么!柯碧舟这些天必然是失望之极地打发着日子,他必然是焦灼地等待过她,他一定是万般无奈,才想到一走了之的!想到这,杜见春的怒火被泪水浇灭了,她略略镇定一下自己,说:“碧舟,你怎么能做出这一决定呢?啊,你……你为啥不想想我呢?……”

“正因为……因为想到你……”

“不,我不要听你这些话!”杜见春断然摇着头,打断了柯碧舟支吾其词的解释,她抿了抿嘴唇,宣布什么重大决定似的说:“听我一句话,去搬下行李来……”

见柯碧舟仍伫立着不动,杜见春啜泣着,说不下去了。

站台上响起了广播喇叭声,播音员在向大家宣布:“91次车还有两分钟就要开车了,检票口停止检票,没有上车的旅客,请赶快上车……”

柯碧舟听到杜见春最后几句话,眼中闪现一片欣慰,他俯首定睛,瞅着激动不已的杜见春,一滴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溢了出来。P408-410

序言

王安忆与东方出版中心商讨出一个很好的设想,那是祝君波先生主持东方出版中心之后的事情,他们商定,为新时期以来上海专业作家的创作,出版一套代表性的丛书。安忆说,想尽量选择各位作家处于创作巅峰期的作品。当然,不是说以后就不再有更好的作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假如有超越巅峰之作,肯定是被热烈欢迎的好事。安忆希望,我也关注此事,于是就有了一点感慨。

前些日子,我有事去五原路,那是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忽然童心大发,决定去穿越一条小弄堂。那是从我的老家旁边通往安福路的狭窄的弄堂。让我惊讶不已的,是那条弯曲的窄弄,竟全然不顾外面世界的翻天覆地,甚至淡漠地应对身边的明显的变迁。比如,乌鲁木齐中路与安福路一带建造的众多豪华的大厦,它依然简陋而安静地蜿蜒着,那破旧的墙壁,那杂乱的树木,乃至那废弃的老井,与五十年前我读小学时几乎一样,连呼吸到的潮湿而带点霉味的空气也与半个世纪前的记忆相似,时间在这里好像凝固了。

当我穿过小弄堂,面对安福路沿街高档的建筑群,据说,那是香港地产巨商的得意之作,星空下,亮丽的灯光从众多窗户喷射出来,我才长长地透过气,明白毕竟已经过去了五十个年头,我也早就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年,演变为品味过人世沧桑的感叹者。

这套书的作者,有比我年长的,也有年轻几岁的,大体算同代人。听着差不多的黄浦江的涛声成长起来,体味着大同小异的上海人的甘苦走上文坛。上海,有着她的变与不变,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变与不变。丛书中的小说,记录着各种各样的变,街景的变,风俗的变,时尚的变,乃至人物内心、社会世态的变等等;同样,这些小说还证明着许多的不变,梧桐树、老洋房、石库门之类,是外在的保留,上海人的精神世界,是否也有许多难以改变的基因存在?我想,肯定有不少,上海的文化可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除了特别的方言之外,肯定相当丰富。至于比较优劣长短。那就很难简单说清楚了。文化方面的情况,当然比数学物理的公式要模糊得多。

对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小说家们的记录,各有侧重不同。程乃珊与王小鹰均从所谓的大户人家走出来,但是,《金融家》与《丹青引》,是主旨、人物、艺术很大不同的作品;沈善增与阮海彪都在反映底层的生活,不过,其角度、思考的差距也是相当大:陈村和孙甘露,在先锋文学方面全有过引领风尚的美誉,但他们的创作特点,也真难归类。正是作家们散漫的观察与书写,把城市的画像丰富起来。作家的个性张扬与社会的前进脚步,在丛书里无意识地和谐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张照片始终很新鲜,可能是某个西方商人或旅行者拍摄的,那是一百多年前,上海刚开埠的时刻。黄浦江畔,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马路栏杆,只见沿江排列的帆船和连接船与陆地的长长的木跳板,泛着暗光的江水奔流不息,苦力们扛着沉重的货物艰难地跋涉在那狭窄的木板上……

今天繁华的上海,源于黄浦江上的那些木跳板。我曾经为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产生灵感,有过写一部小说的冲动。后来因为懒惰而没有动笔。因此我感激这套丛书的作者们记录下来的上海的昨天与前天,由此,我们还能联想到上海的明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蹉跎岁月/白玉兰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7865
开本 32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9: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