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末路贵族/白玉兰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白玉兰文学丛书”之一,是树棻洋场小说系列中的作品。

这是一则关于上海“白俄”的故事。尽管这些过去的贵族、领主和军都已成了社会低层的“无国籍侨民”,但在其中还存着黑帮、盗匪甚至受雇于日谍机关的杀手……

于是,在这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中,也充满了绑架、背叛、逃亡和追杀等各种惊险情节……

内容推荐

“白玉兰文学丛书”精选新时期以来15位上海市专业作家的15部长篇代表作,其中包括三位已故作家树棻、陆星儿和胡万春。入选的作家和书目分别是,王安忆《长恨歌》、叶辛《蹉跎岁月》、白桦《每一颗星都照亮过黑夜》、赵长天《不是忏悔》、陈村《从前》、孙甘露《呼吸》、王小鹰《丹青引》、竹林《女巫》、程乃珊《金融家》、沈善增《正常人》、蒋丽萍《女生·妇人》、阮海彪《死是容易的》、树棻《末路贵族》、陆星儿《痛》、胡万春《苦海小舟》。

本书叙述了1949年之前上海“十里洋场”上各个时期所发生的故事,情节构思曲折生动,反映的社会生活翔实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附录 上海市新旧路名对照

试读章节

萨巴罗夫扳下电闸,装在门外的那个霓虹灯招牌倏然熄灭,隔着那扇磨砂玻璃门透进来的红红绿绿的亮光,也就随之消失了。

现在只剩下一盏暗淡的灯光照着这间空荡荡的店堂。那个管酒吧的姑娘赛琳娜,还在那张长台后面把一些次货威士忌和白兰地,分别灌进那些名牌酒的瓶子里去。这是这家酒吧的老板耍的花招,但他这一手玩得也挺谨慎,每回都只按瓶里所剩真货的数量掺进少量的假货,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绝不多掺。赛琳娜还受到特别嘱咐: 只有碰到那些对她色迷迷地动手动脚,或是已经喝得七八成醉的顾客时才能斟这种酒。在这样精心的安排下,一年多来,这兑次酒的花招从没露过馅,至少萨巴罗夫从没听到有哪个顾客为这桩事在店堂里吵嚷过。

萨巴罗夫再检视了一下挂在门闩上的那把铁锁,在确定已经锁牢之后,便转身朝店堂里走去。他一路上碰到那些还在地上的椅子,便顺手把它们翻到桌面上去。这本该是酒吧里那几个女侍的活儿,但打烊之后她们都急于更衣回家,因此在清扫店堂的时候,往往会有所疏漏。

他走到店堂中间那张酒吧柜前时,赛琳娜叫住了他,从柜肚里拿出桦叶牌伏特加和一只大号高脚杯,斟了一杯酒推给他说道:“喝了吧,上校。”

“谢谢你,好姑娘。”萨巴罗夫举杯一饮而尽,抬起手抹掉嘴角边的酒沥,伸过手去轻轻拍了拍赛琳娜的脸颊说。赛琳娜是个犹太姑娘,萨巴罗夫很喜欢她,这不仅因为她的身世和遭遇值得同情,还因为萨巴罗夫有着和她同岁的独生女儿——娜嘉,两人的身材和面貌也有点相像,只是赛琳娜是黑发而娜嘉则长着一头棕发罢了。

这家青鸟酒吧的老板尤塞夫·萨诺维奇,此刻正坐在店堂角落里那张收银柜后面计算账目。他打开了那台收银机,把这一天里塞进去的钞票一张张拿出来,小心地按照不同的面额分别叠起——不管是“法币”还是“中储票”,都按照票面理到一块。有少数顾客是用外币付账的,他便不再进行分类,只是把那些美元、英镑、法郎、马克,也不分纸币或硬币,全都丢进旁边一只小铁箱里,留待以后再仔细清点。他在整理那些钞票时,无论从面部表情或手指的动作上,都能看得出他心中那种掩饰不住的喜悦。

萨巴罗夫走过尤塞夫面前时,把那把大门钥匙放到收银柜上,说过一声“再见”,便从后门走出了店堂。

在店堂和酒吧后门之间有一个小间,是用来堆放台布、餐具和各种杂物的。店里的雇员平时也都在那里更换衣服。当萨巴罗夫脱下那顶缀有金辫的制帽和那件钉着金属纽扣的制服上衣,正打算穿上自己那件藏青色暗条茶呢上衣时,忽然听到隔壁的店堂传来尤塞夫的声音,那是在对赛琳娜说话:“你怎么今天又给他喝酒了!照这样下去,他会当作是他分内应得的呢。”

接着,是赛琳娜的声音,并不太响却能听得清楚:“一杯伏特加的成本没多少,上校有风湿痛,喝一杯对他的腰腿是有好处的。”

“上校!你老是叫他‘上校’。”又是尤塞夫的声音,“这是我们在顾客面前帮他吹的牛,你倒信以为真啦,鬼才知道他以前当过什么,也许是个上士,也许只是个勤务兵或者马伏。”

一股怒气从萨巴罗夫胸中升腾起来,他想冲进店堂里去,指着那犹太佬的鼻子将他痛骂一顿,要是他还敢出言不逊,那就让他尝尝自己这个老兵的拳头的滋味,但在考虑了一下之后,又把刚才那种冲动压下去了。砸掉了这只饭碗,到哪里再去找这么个司阍的工作呢?在这里,固然有时候要受这个犹太佬的气,但工作毕竟不算太累,就只要在门前向那些顾客鞠上个躬,再欠身为他们拉开门。要是运气不错,多碰上几个出手阔气的顾客,那么一晚上得到的小费加起来也颇为可观……想到这里,他原来那股火气便逐渐消退下去了,穿好衣服,嘟囔着骂了声:“犹太鬼……阿巴公。”拉开那扇门走出了酒吧,然后“砰”地一声使劲地把门碰上,这样也多少算出了些憋在胸中的闷气……

这扇后门开在弄堂里,走出弄堂,便到了霞飞路上青鸟酒吧的前门口了。这一段路上的店铺都已经打烊了,只有马路斜对面那家九层楼的伟达饭店门前,霓虹灯广告还亮着,门前停着一排十多部三轮车,那些车佚都聚在门前在大声地谈话。这家旅馆的底层开着一家小型舞厅,此刻已临近散场时分,那些三轮车都是特地赶来招揽乘客的。

萨巴罗夫朝西面慢步走去。毕竟已是仲秋时节了,阵阵晚风迎面吹来,不禁使他感到有些凉意。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支雪茄,点着了慢悠悠地吸起来。这支雪茄是今天晚上一位矮胖的中年顾客在门前给他的,上面那只印着牌号的纸箍已掉落了,所以弄不清到底是什么牌子,但凭着感觉判断,这是一种烟味醇和的高级吕宋雪茄,不是“亨白”便是“老美女”,最差也不会低于“克罗那”。

他走到毕勋路口上,正打算朝南拐弯,迎面走过来两个担任夜间巡逻的安南巡捕,倒掮着马枪,沉重的皮靴踩在人行道的水泥板上,发出匀称的节奏。萨巴罗夫由于常年站在青鸟酒吧门前,因此对这两个经常在霞飞路上巡逻的巡捕是认识的,于是,便站住了向他们点头招呼,但那两个巡捕却像根本不认识他似的,只朝他瞟了一眼便擦肩走过去了,其中一个的脸上还现出了轻蔑的冷笑。

萨巴罗夫怔了片晌,转过头望住那两个背影骂了声:“亡国奴!端什么臭架子!”这才拐弯走上了毕勋路。走出了一段路,他把点着的雪茄在路边的电线木杆上揿灭掉,把剩下的那半截小心地放进上衣里袋。这样的好烟一口气抽完太可惜了,应当留下一些在明天午餐之后,再仔细地品味和享受一番。

P3-6

序言

听——黄浦江的涛声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

王安忆与东方出版中心商讨出一个很好的设想,那是祝君波先生主持东方出版中心之后的事情,他们商定,为新时期以来上海专业作家的创作,出版一套代表性的丛书。安忆说,想尽量选择各位作家处于创作巅峰期的作品。当然,不是说以后就不再有更好的作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假如有超越巅峰之作,肯定是被热烈欢迎的好事。安忆希望,我也关注此事,于是就有了一点感慨。

前些日子,我有事去五原路,那是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忽然童心大发,决定去穿越一条小弄堂。那是从我的老家旁边通往安福路的狭窄的弄堂。让我惊讶不已的,是那条弯曲的窄弄,竟全然不顾外面世界的翻天覆地,甚至淡漠地应对身边的明显的变迁。比如,乌鲁木齐中路与安福路一带建造的众多豪华的大厦,它依然简陋而安静地蜿蜒着,那破旧的墙壁,那杂乱的树木,乃至那废弃的老井,与五十年前我读小学时几乎一样,连呼吸到的潮湿而带点霉味的空气也与半个世纪前的记忆相似,时间在这里好像凝固了。

当我穿过小弄堂,面对安福路沿街高档的建筑群,据说,那是香港地产巨商的得意之作,星空下,亮丽的灯光从众多窗户喷射出来,我才长长地透过气,明白毕竟已经过去了五十个年头,我也早就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年,演变为品味过人世沧桑的感叹者。

这套书的作者,有比我年长的,也有年轻几岁的,大体算同代人。听着差不多的黄浦江的涛声成长起来,体味着大同小异的上海人的甘苦走上文坛。上海,有着她的变与不变,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变与不变。丛书中的小说,记录着各种各样的变,街景的变,风俗的变,时尚的变,乃至人物内心、社会世态的变等等;同样,这些小说还证明着许多的不变,梧桐树、老洋房、石库门之类,是外在的保留,上海人的精神世界,是否也有许多难以改变的基因存在7我想,肯定有不少,上海的文化可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除了特别的方言之外,肯定相当丰富。至于比较优劣长短,那就很难简单说清楚了。文化方面的情况,当然比数学物理的公式要模糊得多。

对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小说家们的记录,各有侧重不同。程乃珊与王小鹰均从所谓的大户人家走出来,但是,《金融家》与《丹青引》,是主旨、人物、艺术很大不同的作品;沈善增与阮海彪都在反映底层的生活,不过,其角度、思考的差距也是相当大;陈村和孙甘露,在先锋文学方面全有过引领风尚的美誉,但他们的创作特点,也真难归类。正是作家们散漫的观察与书写,把城市的画像丰富起来。作家的个性张扬与社会的前进脚步,在丛书里无意识地和谐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张照片始终很新鲜,可能是某个西方商人或旅行者拍摄的,那是一百多年前,上海刚开埠的时刻。黄浦江畔,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马路栏杆,只见沿江排列的帆船和连接船与陆地的长长的木跳板,泛着暗光的江水奔流不息,苦力们扛着沉重的货物艰难地跋涉在那狭窄的木板上……

今天繁华的上海,源于黄浦江上的那些木跳板。我曾经为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产生灵感,有过写一部小说的冲动。后来因为懒惰而没有动笔。因此我感激这套丛书的作者们记录下来的上海的昨天与前天,由此,我们还能联想到上海的明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末路贵族/白玉兰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树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7681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4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