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度(全新修订版上中下)/唐浩明晚清三部曲
内容
内容推荐
《杨度》是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将更多笔墨探入了杨度的内心,聚焦于人物的精神气质,可称其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富色彩的人物,他才华卓著,抱负不凡。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矛盾和困惑。杨度的悲剧,也是近代中国艰难崛起的缩影。小说以杨度和他复杂的思想脉络为引线,串连起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历史人物,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的救国之举。
目录
(上)
第一章 名师访徒
· 一 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二 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 三 青年王闿运的风流韵事
· 四 王闿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
· 五 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
· 六 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
· 七 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闿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
第二章 帝王之学
· 一 王闿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
· 二 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闿运
· 三 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
· 四 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
· 五 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
· 六 王闿运妙解《枫桥夜泊》
· 七 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最深处
· 八 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
第三章 浅涉政坛
· 一 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
· 二 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是不行的
· 三 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导:官场犹如戏场,最大的本事在于装假的做工技巧
· 四 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
· 五 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
· 六 潭柘寺定情
· 七 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
· 八 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
第四章 佛门俗客
· 一 怪木匠齐白石
· 二 老衲无聊题红叶
· 三 佛学原来竟是如此深奥而有趣
· 四 觉幻长老传衣钵
· 五 无意中遇到了哥老会头目
· 六 倭国古刀与松花念珠
第五章 八日榜眼
· 一 借讨好周妈的小手腕,消除了王闿运的恼怒
· 二 张之洞眼中的高才
· 三 癸卯科会试在冷冷清清中收了场
· 四 八大胡同寻静竹
· 五 亦竹告诉静竹:你就要做榜眼公夫人了
· 六 “梁头康足”毁了榜眼公的锦绣前程
第六章 亡命扶桑
· 一 五年前出逃的惊险情景,梁启超终生不会忘记
· 二 王照的一句话,道出了戊戌政变的真正原因
· 三 杨度为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题名
· 四 智凡带来了八指头陀的信:朵朵莲花托观音
· 五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
· 六 从看到千惠子的一眼起,杨度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日本女郎
· 七 樱花丛中,杨度与田中探讨中国的富强之路
· 八 遗失在中国的千年古刀又回到了滕原家族
· 九 滕原对今天的留日生讲述古代遣唐使的故事
目 录(中)
一章 借尸还魂
· 一 各路英豪聚会普迹市共图大业
· 二 杨度独自来到牛石岭祭奠谭嗣同
· 三 在圣公会牧师的帮助下,黄兴机智地逃出险境
· 四 王闿运为初出茅庐的弟子出谋划策
· 五 首战告捷,令张之洞刮目相看
· 六 博爱丸上,杨度静下心对回国三个月来的经历做了一番清理
· 七 千惠子向故园归来的英雄献上一束腊梅花
· 八 初次会晤,杨度就认定孙中山是个磊落大丈夫
· 九 杨度握着孙中山的手说:我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事成,我将助先生
· 十 袁世凯为宪政出了一个极好的点子
· 十一 熊希龄东渡日本找枪手
· 十二 杨度道出借尸还魂的奥妙,终于说服了梁启超
第二章 丁未政潮
· 一 孙毓筠造反被捕,却意外地受到礼遇
· 二 千惠子的眼泪,滕原勾画的蓝图,准备回国的杨度的心迷乱了
· 三 梁夫人轻柔地对晳子说:兄弟,一腔热血不洒在自己的国土上,算什么中华好男儿
· 四 千惠子轻轻一曲《上邪》,直唱得杨度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
· 五 丁未年北京城,政界风潮迭起,动荡不安
· 六 张之洞与袁世凯商议奏调杨度进京
第三章 投身袁府
· 一 为接儿媳妇回家,老名士煞费心机
· 二 王闿运为进京做官的弟子准备了两份特殊礼品
· 三 儿子的情人转眼间做了老子的姨太太
· 四 袁世凯要杨度转告梁启超,他不是戊戌政变的告密者
· 五 杨度踏遍西山,下定决心要寻到静竹的墓穴
· 六 静竹做出异乎寻常的抉择
· 七 看到《大周秘史》的扉页题词,袁世凯有意成全杨度
· 八 即使是秉承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训,杨度也甘愿为袁世凯驱驰
第四章 山雨欲来
· 一 大喜之夜,杨度和亦竹双双来到静竹的房里
· 二 临终前夕,慈禧为中国选择了最后一位皇帝
· 三 徐世昌来到袁府,为把兄弟划策渡难关
· 四 醇王府里,母子夫妻兄弟为争权夺利吵得不可开交
· 五 锡拉胡同与肃王府的密谋在同时进行
· 六 张之洞巧叙前朝旧事,救了袁世凯一命
· 七 冷冷清清的前门火车站,前来给袁世凯送行的只有严修和杨度
· 八 江亭再题《百字令》:昨宵一梦兼春远,梦里江山更好
· 九 悟宇长老指明朝廷亡在旦夕的三个征兆
第五章 洹上私谋
· 一 奉内阁总理之命,杨度连夜奔赴彰德府
· 二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 三 张謇私下对袁世凯许愿:倒掉皇族内阁后由你来做总理
· 四 杨度没有料到,袁世凯居然想当大总统
· 五 茶叶蛋里的四字情书:忍死须臾
· 六 袁世凯隆重宴
导语
1.与《曾国藩》《张之洞》系列并称唐浩明“晚清三部曲”。
2.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杰作,逐字逐句勘校全新修订,一字未删原貌呈现!
3.唐浩明用大气磅礴的史家笔法,向读者呈现了一幅晚清时期风云变幻、民族存亡的历史长卷。
4.旷世逸才,帝师王佐!杨度才华卓绝,抱负不凡,欲挽狂澜于乱世。
5. 剖析中国传统文人,荡涤因循守旧之风的济世抱负。读懂今日之中国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6.《杨度》是展现中国式处世智慧的教科书级作品,让你在成功与失意间,看透复杂的人性。
7.中国研究杨度专家唐浩明力作,带你了解杨度高超的幕僚学与官场生存智慧,还原杨度一生的全部细节。
8.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及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9.再现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的悲歌,从晚清重臣的浮沉看中华国运的兴衰。
书评(媒体评论)
1.与《曾国藩》《张之洞》系列并称唐浩明“晚
清三部曲”。
2.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杰作,逐字逐句勘校全新
修订,一字未删原貌呈现!
3.唐浩明用大气磅礴的史家笔法,向读者呈现了
一幅晚清时期风云变幻、民族存亡的历史长卷。
4.旷世逸才,帝师王佐!杨度才华卓绝,抱负不
凡,欲挽狂澜于乱世。
5. 剖析中国传统文人,荡涤因循守旧之风的济世
抱负。读懂今日之中国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6.《杨度》是展现中国式处世智慧的教科书级作
品,让你在成功与失意间,看透复杂的人性。
7.中国研究杨度专家唐浩明力作,带你了解杨度
高超的幕僚学与官场生存智慧,还原杨度一生的全部细
节。
8.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及
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9.再现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
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的悲歌,从晚清重臣的浮沉看中
华国运的兴衰。
精彩页
一?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是一个多么使人悲愤、令人诅咒的年代:从去年夏天开始的海上战事,以一份接一份兵败将逃、舰毁人亡的丧报,向全世界宣告大清帝国已被日本彻底战败的无情事实。朝野恐愕,举国震惊!到了今年年初,威海卫港一夜之间丢失,经营了十年之久、耗资数千万两白银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紧接着,《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赔偿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相当于全国全年财政总收入的两倍多。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曾在几百年间雄踞世界之首的华夏古国,蒙受了罕见的奇耻大辱。皇上被震动了,文武百官被震动了,士农工商被震动了,连边徼之地的土著野民也被震动了。从嘉庆以来的百年大梦仿佛初觉,人们都在思索:为什么国家竟会虚弱到如此地步,一个面积不及三十分之一、人口不及十分之一的小国都可以把它打败?它今后还可以强大吗?汉唐威仪康乾盛世还可以恢复吗?它的自救自强之路究竟在哪里?一些有识之士在仇恨之余也能正视现实,冷静地思考:为何那个与我们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岛国能有如此强悍的国力,中国能从自己的敌手那里学到些什么吗?惨败带来奇耻,奇耻警醒酣梦,梦醒引起思索,思索孕育巨变。中国近世一场为期半个世纪、剧烈动荡急速裂变的年代,就从此时开始了。这个迹象,已在京师露出端倪,并且突出地体现在寓居京师的士人身上。
时交仲秋,在北京西山一条僻静的羊肠小道上,正有一个这样沉于国事思索的年轻人在踽踽独行。他才二十一岁,名叫杨度,是今科会试罢第的举子。巍峨的大山,碧静的蓝天,枯黄的茅草,火红的栌叶,正是一幅绚丽与落寞相互交织的阔大背景,将这位青年举子衬托得分外清晰:个头中等,身材单薄,容长脸上眉骨突出,两只大眼睛精光闪亮,在挺直的鼻梁与轮廓分明的嘴唇之间有一道深深的唇沟,给人以一见即不可忘却的印象。今天,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夹长袍,脚穿单梁薄底黑色粗布鞋,头上没有戴帽子,脑后垂着一条尺余长的发辫。青年举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终于来到了峰顶。
现在,那座既雄伟壮丽又空虚窳败的八百年古都,已全方位地出现在他的眼底。他纵目远眺,神思飞扬。十个月来不平凡的京师生活,给初涉世事的杨度留下了终生不能忘怀的记忆。这真是一段难得一遇的时光啊!
他记得,一住进长郡会馆,便被三湘举子的爱国热肠所激动。他们日日留心前方的战争,议论国是,指摘时弊,厌恶朝政的腐败,斥责李鸿章的无能,一个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尽管春闱在即,诗云子曰却抛之一旁,毅然置个人前途于不顾,誓与国家共存亡。当北洋舰队全部被日军接管时,他们连夜上书礼部,请求投笔从戎,与倭虏决一死战。浏阳举子胡玉阶带头以指血签名,五十余名举子个个仿效。他也一口咬破食指,滴血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记得,当李鸿章代表朝廷在马关签署条约的消息传来的那天,他们义愤填膺,破口大骂李鸿章是李二汉奸,应当千刀万剐。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匆匆跑进来,自称是广东来京会试的举人,名叫梁启超,奉老师康有为之命前来联络声息。康有为大名鼎鼎,大家一听,都围了过来。梁启超说,广东举子明天联名上折,请求朝廷拒绝承认李鸿章所签署的条约,到都察院去递折子,有谁愿意去的,明天可以一起去。他当即表示支持,其他人也都赞同。第二天,广东、湖南两省一百多名举子来到了都察院。后来,各省举子都步其后尘,纷纷来到都察院,请转递联名奏折。就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他敬佩康有为渊博的学问,更景仰他胸雄万夫的气概。此人竟敢直接对太后、皇上大声疾呼:“今日中国倘若不改弦易辙,将有被外人吞并之祸!”这该要有多大的胆量!怀着对这位康南海先生的极大尊敬,他从一个朋友处借来了康著的《新学伪经考》。这部被朝廷明令销毁的著作,使他大开眼界。后来,他又读了康的《孔子改制考》的手抄本,更有振聋发聩之感。他也喜欢梁启超。这位籍隶广东新会的青年,虽只比他大两岁,但对社会的阅历对世事的洞察,却比他丰富而深刻得多,且梁启超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也正与他的个性相合。见了几次面后,他们便成了很投缘的朋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度(全新修订版上中下)/唐浩明晚清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浩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61402
开本 16开
页数 1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5
出版时间 2022-12-01
首版时间 2022-12-01
印刷时间 202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878
CIP核字 202219550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1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