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市民的自白(Ⅱ欧洲苍穹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马洛伊·山多尔的青年时代从德国开始。1919年,他离开考绍,就读于莱比锡新闻学院。在德国,他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与托马斯·曼和西奥多·阿多诺等知名作家一起成为《法兰克福日报》的专栏作家。此后,他游历欧洲,去往东亚,最终回到布达佩斯。十年间,他是旅人、作家和记者,以冷静理性之眼凝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大陆,于繁华的表象窥见文明的黄昏时刻,揭示被美好掩映的颓然暗面:人文传统日渐式微、道德伦理分崩离析、精神家园不复存在。他更以灼热感性之笔、火烫真诚之心,追怀逝去的昨日世界,让文字成为时间与历史恒久的铭记,为身后的时代留下见证。
从远走异乡到返回故里,始于求索,终于颖悟,马洛伊历经漂泊流离的孤独与迷惘,青春放浪的不羁与浪漫,跨越阶级的友谊与爱恋,最终确认并担荷自己“匈牙利作家的使命”。他所讲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也是欧洲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后记
导语
描绘匈牙利民族的心灵幽境,见证欧洲市民阶层的兴衰起伏。
“欧洲市民阶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所属欧洲“市民阶层”后一个荣耀时刻降生的人,马洛伊·山多尔与歌德、托马斯·曼一样,深度地探索市民阶层的精神愿景,讲述他们的心灵成长。
马洛伊一直恪守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强调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国家与社会使命,诠释出“责任”一词的全部重量。
后记
流亡的骨头(节选)
余泽民
1
我第一次看到并记住了马洛伊·山多尔(Márai Sá
ndor)这个名字,是在2003年翻译匈牙利诺奖作家凯尔
泰斯的《船夫日记》时。凯尔泰斯不仅在日记中多次提
到马洛伊,将他与托马斯·曼相提并论,称他为“民族
精神的哺育者”,还抄录了好几段马洛伊的日记,比如
,“谎言,还从来未能像它在最近三十年里这样地成为
创造历史的力量”;“上帝无处不在,在教堂里也可以
找到”;“新型的狂热崇拜,是陈腐的狂热崇拜”……
句句犀利,睿智警世。
我开始买马洛伊的小说读,则是几年后的事。原因
很简单,我在给自己翻译的匈牙利作品写序言时,发现
我喜欢的作家们全都获得过“马洛伊·山多尔文学奖”
,包括凯尔泰斯·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克拉斯
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纳道什·彼得、巴尔提斯·阿蒂
拉和德拉古曼·久尔吉。可以这么说,当代匈牙利作家
都是在马洛伊的精神羽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觉得应
该读他的书。
我读的他的第一本小说是《反叛者》,描写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一群对现实社会恐惧、迷惘的年轻人试图
远离成年人世界,真空地活在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结
果仍未能逃出成年人的阴谋。第二本是《草叶集》,是
一位朋友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我的,后来我又从另一位朋
友那里得到一张这本书的朗诵光盘。坦白地说,《草叶
集》里讲的生活道理并不适合所有人读;准确地说,只
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虽是半个世纪前写
的,却是超时空的,从侧面也证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主
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我接下
来读的是《烛烬》《一个市民的自白:考绍岁月》《一
个市民的自白:欧洲苍穹下》,这使我彻底成为马洛伊
的推崇者。也许,在拜物的时代,有人会觉得马洛伊的
精神世界距离我们有点遥远,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格格不
入,但至少我自己读来感觉贴心贴肺,字字抵心。马洛
伊一生记录、描写、崇尚并践行的人格,颇像中世纪的
骑士,用凯尔泰斯的话说是“一种将自身与所有理想息
息相牵系的人格”。
十年前,译林出版社与我联系,请我推荐几部马洛
伊的作品,我自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几本,并揽下了《
一个市民的自白:考绍岁月》《一个市民的自白:欧洲
苍穹下》《烛烬》《一个市民的自白:我本想沉默》的
翻译工作,而《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草叶集》《反叛
者》则分别由郭晓晶、赵静和舒荪乐三位好友担纲翻译
。译林引进的这几本书中,《烛烬》和《伪装成独白的
爱情》,台湾地区曾出过繁体中文版,但是从意大利语
转译的,有不少误译、漏译和猜译之处,马洛伊的语言
风格也打了折扣,不免有些遗憾。当然这不是译者
的过失,是“转译”本身造成的。所以,值得向读
者强调的是,译林推出的这套马洛伊作品,全部是从匈
牙利语直译的,单从这个角度讲也最贴近原著,即使读
过繁体中文版的读者也不妨再读一遍我们的译本,肯定
会有新的感受。
2
马洛伊·山多尔是20世纪匈牙利文坛举足轻重的小
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也是20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
者和孤独的斗士。马洛伊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
立、高尚的精神人格,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
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风风雨雨,从来不与任何政治力量
为伍,我行我素,直言不讳,从来不怕当少数者,哪怕
流亡也不妥协。纵观百年历史,无论对匈牙利政治、文
化、精神生活中的哪个派别来说,马洛伊都是一块让人
难啃却又不能不啃的硬骨头,由于他的文学造诣,即便
那些敌视他的人,也照样会读他的书。无论是他的作品
,还是他的人格,对匈牙利现当代的精神生活都影响深
远。
1900年4月11日,马洛伊出生在匈牙利王国北部的
考绍市(Kassa),那时候还是奥匈帝国时期。考绍市
坐落在霍尔纳德河畔,柯伊索雪山脚下,最早的文献记
录见于13世纪初,在匈牙利历史上多次扮演过重要角色
。马洛伊的家族原姓“格罗施密德”(Grosschmid),
是当地一个历史悠久、受人尊重的名门望族,家族中出
过许多位著名的法学家。18世纪末,由于这个家族的社
会威望,国王赐给了他们两个贵族称谓——“马洛伊”
(Márai)和“拉德瓦尼”(Ládványi)。
马洛伊在《一个市民的自白:考绍岁月》中这样描
述自己的家庭:“我走在亡人中间,必须小声说话。亡
人当中,有几位对我来说已经死了,其他人则活在我的
言行举止和头脑里,无论我抽烟、做爱,还是品尝某种
食物,都受到他们的操控。他们人数众多。一个人待在
人群里,很长时间都自觉孤独;有一天,他来到亡人中
间,感受到他们随时随地、善解人意的在场。他们不打
搅任何人。我长到很大,才开始跟我母亲的家族保持亲
戚关系,终于有一天,我谈论起他们,听到他们的声音
;当我向他们举杯致意,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举止。‘
个性’,是人们从亡人那里获得的一种相当有限、很少
能够自行添加的遗产。那些我从未见过面的人,他们还
活着,他
书评(媒体评论)
只要我还能写下一个字,我就会见证:
见证曾有过这样一个时代,生活过这样几代人
,他们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他们相信精神
的抵御力能够遏制芸芸众生的死亡欲望。
——马洛伊·山多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市民的自白(Ⅱ欧洲苍穹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
译者 译者:余泽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93636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2137349
中图分类号 I515.4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