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探求红楼人物刻画的深刻性,从而证明了曹雪芹的创作天才是世界性的。书中的论证中西互参,同力协契,做到深入浅出,在融合哲学与文学之不同方式写作的方法中,呈现红楼人物心理及人格的真实性,即呈现《红楼梦》创作的纯洁性。作者借鉴了潘光旦、张爱玲、余英时等学术前辈的指导思想,并以本书纪念优秀的人类学学者邢海宁先生,以彪炳人文社会科学的智育与良心。
目录

一 觉来似梦还非梦:《红楼梦》纵谈
1.从“梦”说起
2.情与淫
3.天才论
4.研究《红楼梦》的方法
5.先驱者
二 奇情幻化应难拟:贾宝玉的人格
1.所谓男风
2.女儿意象
3.太虚一梦
4.意淫之评
5.爱欲死欲
三 情天色界两茫茫:其他三位主要男性的性情
1.贾瑞之迷恋
2.薛蟠之小我
3.贾琏之婚姻
四 休将雏凤便轻删:王熙凤的人格
1.英雄
2.母性
3.恶
4.人格之成立
五 瑶天星月入红楼:袭人与薛、林的真情实性
1.袭人之分
2.宝钗之实
3.黛玉之真
六 缠绵谁说梦中因:论曹雪芹
序言

本书并非一次红学上的努力,而是长年以来对阅读
《红楼梦》文本所积累的问题意识的一次诠释学澄清,
在我看来,可以算作从心理学与哲学方面对于曹雪芹创
作的一次考据。文学有对文字的考据,历史学有对史实
的考据,哲学理应也有对真情的考据。如在红学方面,
人们尽可以讨论《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
而本书研究的却是贾宝玉,换言之,假使若干年后有充
分的历史文献佐证作者另有其人,但贾宝玉不会变,书
中这个角色永远是这个名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贾宝
玉将在历史的现实空间中现其原型,而是以贾宝玉为代
表的人物心理将在任一时间中充盈,即使未来的读者也
可以从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到贾宝玉的人格特征,因之
成为一种真实的人之属性。
我自幼喜读《红楼梦》,虽不能像张爱玲自称“我
惟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
神看,稍微眼生点儿的字自会蹦出来”,然亦每隔两三
年必将八十回本《红楼梦》通读一遍,好似寻找精神家
园,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这些人物早已成
为我的朋友和知己,我自己的喜怒哀怨也都在书里了。
喜爱这部伟大作品的人或许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有件趣事,为吴组缃所记:他给学生分享经验说,
《红楼梦》必须读三遍,才能看懂一些,“不料这句话
一说,每次批评运动都把我拽出来批一通。那些人认为
《红楼梦》是黄色小说,贾宝玉是‘坏分子',认为我
让青年读三遍《红楼梦》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后来毛主
席老人家发表了一个言论:‘《红楼梦》必须读五遍。
'比我的要求还要多出两遍,这才救了我,以后再没人
批我了”。而今,红学研究已十分独立了,但关于这部
作品是否写情而涉淫的争辩仍属一个学术问题,亦即如
何还原作者曹雪芹本人的视角,找到诠释作品之关键,
我在本书中也尝试回答。如吴组缃在小说情节与明清社
会环境等文化史内部分析了主要人物的艺术特色,本书
避免重复,而从单纯的创作视角去看主要人物身上深刻
的哲学内涵与存在命题,并将曹雪芹与其他拥有世界地
位的文豪平行比对,彰显《红楼梦》的非凡价值。总而
言之,若想找到研究它的方法,不论方法为何,必须反
复读它。
从少年时起,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红学论著是张爱
玲的《红楼梦魇》与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我也曾反复阅读。与其说它们是红学著作,不如说是红
学著作的“编外篇”。张爱玲之于我,就是灵感,她指
出的某些事实,像火花引燃了我的思考,例如她会问:
为何曹雪芹预知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这个问题对
我触动很大,使我瞥见了曹雪芹写作的天才功底,进而
使我去关注哲学家康德、魏宁格、舍勒等人关于天才的
理论。余英时之于我此次写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
,“两个世界理论”即现实世界(历史世界)与理想世
界(艺术世界),非常简明,因其简明,在诠释上的应
用就可以做到广泛。但我认为余英时的框架美则美矣,
仍有未竟之处,所以在本书中将现实与理想之对峙修改
为现实与真实之判野,以更契合曹雪芹的意图。不过,
余英时说“一个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长大的人谈《红楼梦
》,倒也不一定非得借西方的理论来壮胆色不可吧”,
是我所不敢苟同的。即使他自己也在论文中借鉴了美国
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范式理论”
。而我所借鉴的理论范围要宽泛得多,读者自然会看到
这一点。
我的研究方法并非红学家所惯用,而是来自我国著
名社会学家、翻译家、教育学家潘光旦先生,系从他人
生第一部著作《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中化出。此
书对于我写作的指导意义不亚于张爱玲。《红楼梦》同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德的《亲和力》、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样,都建立在一种真实
之上,即两性心理之基本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造就的
人的命运。我在本书中对曹雪芹的文字描写与这些伟大
作家的描写进行了心理学根源的对比分析。说曹雪芹是
天才,不仅在于他对汉语的语言雕刻能力,还在于他与
他们一样洞悉了人类的真理。当人们说莎士比亚作品可
代表最好的英文,歌德作品可代表最好的德文,普鲁斯
特作品可代表最好的法文时,亦不妨说曹雪芹作品可代
表最好的中文。最优秀的语言承载者同时是最可靠的人
类观察者。
我在本书中引用的《红楼梦》底本是吴铭恩汇校的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它的好处在于不避俚俗,让人
物语言都恢复了活生生的气息,正如汇校者所言:“红
楼梦的人物对话非常生动鲜活,因为这些对话很口语化
,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通过张爱玲
《红楼梦魇》的参详,我甚至认为曹雪芹有从南语向北
方话修改的创作阶段,我们如今日常使用的言语或俗语
,有一部分来自《红楼梦》,至少与其中人物说话的方
式极为熨帖。关于脂砚斋评语系统,吴铭恩的书中也标
示得非常清楚。本书也使用了“脂评人”这一称谓,因
为脂评系统不尽是两三个人的评注,除了人们熟悉的脂
砚、畸笏等署名,还有作者之自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人物心理探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仲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08093
开本 32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2176331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