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子龙文集(人物传奇)
内容
试读章节

拉老手

近读国内新版的《蒋经国传》,有一节让我感动。

蒋方良当年不顾一切地嫁给了蒋经国,轰轰烈烈地从俄国跟到中国,最后又跟到孤岛台湾。在她人生的中途蒋经国还曾背叛过她,闹得世界上无人不知,她最终还是全部接受下来,包括蒋经国的思想及其一切。但到了晚年,蒋方良非常孤独,儿子先她而死,自己的身体又不好……

已当了多年总统的蒋经国,无论多忙,每晚上必坐在蒋方良的床边,双手久久地拉着夫人的两只手。有话就说两句,没有话就这么拉着手对坐一两个小时。天天如此,直到他逝世。

这就是拉老手!

而现代人则不喜欢拉老手,说“拉着老婆的手,好像自己的左手拉右手”。更希望拉情人的手或一切小姐的手,说“拉着小姐的手,一下子回到十八九”!

但,一般人还更习惯于拉小手。孩子是各家的“小皇帝”,在大街上或公园里人们见惯了爷爷、奶奶们的老手拉小手,或年轻父母们的大手拉着孩子的一双小手。社会开放,生活在变,人们在公众场合也经常见到亲亲热热的青年男女拉着手,甚或勾肩搭臂,相拥相吻,也习以为常了,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为之特别感动。

于是,城市里最美的一景,是恩恩爱爱的老夫妻,手拉着手,相依傍,相扶持,散步,逛街,遛公园。或轻声说着什么,或一言不发,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平和。却又是那样和谐,令人感到舒服、艳羡。

认为心的交流、情的交流,乃至爱的交流,只是青年人的权利,到了老年夫妻就变成“伴儿了”,这是一种误解。“伴儿”有各种各样,简单地相守,缺情少趣,麻木疲沓地等待死神的召见,也叫做伴儿。心心相印,越老越相互依恋,欲没有了,情却加重了,越活越有趣,这也叫伴儿。

老了也要拉拉老手,要有肌肤的接触。事实证明,那些越老越恩爱,同出同进,同说同笑的夫妻,不仅健康快乐,寿命也长。

老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快乐减少了。要快乐就必须有接触、有交流。不能隔离自己,疏远亲人和朋友,成天装出一副“老正经”的样子。

有夫妻间的交流,还要有跟社会和他人的交流。傍晚或早晨,城市里的许多公园基本上变为老人公园,几个或十几个老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练功压腿,或扭或跳,交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小道消息,哪怕是发牢骚,传闲话,张家长,李家短,也能排遣孤独和郁闷。

孤独是老年人最可怕的杀手,而自我封闭正是纵容孤独。被孤独越缠越紧,就会出事。

有一种夫妻,上了年纪之后变得相互无话可说了。仿佛一辈子的话早说光了,变成了哑伴儿。生活失去了声音也便失去了色彩,失去了许多欢乐,变得枯燥漫长,精神委顿、厌世。宝贵的生命变成了一种痛苦的消耗。其实,你不想用“口语”,不是还有“手语”吗?老手一拉,心就通了,这叫“一通百通”,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退休或离职后,便觉得被社会抛弃了,不愿出门,不想见人,对一切都看不惯。其实是一种胆怯,越退越没路,越缩属于自己的空间就越小。出问题的大多是这种人,或精神崩溃,或过早地谢世。

有句老话叫“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累”。现在倒过来了,受累是享福,享福是受罪。有人忙碌了大半辈子,到老年却忍受不了清闲,变得精神恍惚。

闲——意味着无用,意味着多余。忙碌的人年轻。所以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上班的时候人是好好的,退休后一年半载人就完了。

人是感情动物,无法在没有感情的沙漠中生活。人是社会动物,与社会隔绝人也无法存活。

法国一位著名的洞学家维罗尼凯,曾创造了在八十二米深的洞穴中独自生活了一百一十天的世界纪录。最后却精神错乱,“在地下看到了不可理解的现象”……于去年自杀身亡。

最近北欧则爆出另一则惊人的新闻,七年前两对夫妇在滑雪时遇雪崩,落进一个山洞,山洞很深,无法爬出来,里边却有水,有昆虫。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四个人,像个小社会一样,大家有感情,有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吃昆虫,喝生水。七年后被救出来,除去面色苍白,营养不良,基本上是健康的。

心宽者体健,那些乐乐呵呵,能上能下,能富能穷,能高能低的人沾光,兴趣多多,希望多多。厂长不当了可以去看自行车,处长下台了可以找个地方去守夜看大门,局长不当了可以去东跑西颠联系业务,正式工人当不成了可以去找点临时的活干,实在找不到活干,玩儿也要玩出点花样儿,游泳、下棋,凑到人堆里聊天,都是不用花钱的。总之不能把自己关在家里发闷、发傻、发呆。

应该提倡每个单位在组织老职工外出参观旅游时,允许带老伴儿。文明的社会提倡“拉老手”。

有些人恰恰到了老年才会体验到自己的青春。

1982年元月

P1-3

后记

此生让我付出心血和精力最多的,就是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家族”。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机会,能将这个“家族”召集起来,编成队列。

——这就是整理《蒋子龙文集》。

整理文集确实像召开家族大会。将我亲手创作的各色人物,聚集到一起,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他们的风貌、灵魂、故事(即便是散文随笔中也有人物、事件和思想)……一下子勾起我许多回忆,感慨万端。

有的令我欣慰,有的曾给我惹过大麻烦。如今竞都让我感到了一种“亲情”,不仅不后悔,甚至庆幸当初创造了他们。

将他们收拾停当,排出先后次序,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大广场”上,像所有等待检阅的人一样,有兴奋,有期待,还有紧张。

首先将检阅我这个“家族方阵”的是责任编辑包兰英,然后是出版社的老总。他们是我写作上的贵人。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则是我的文学福地。

“文革”结束后,我头一次住在出版社的招待所里改稿子,就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在文学讲习所读书时,导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秦兆阳先生,他看了我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后,给我写过一封长信,那是我收藏中的珍品。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蛇神》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上发表;我下功夫最大也是自己最看重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也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写了大半生,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集,我视为是一种“终身成就奖”。

由衷地感谢包兰英先生的举荐,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厚意。

蒋子龙

2012年12月31日于天津

目录

前言

拉老手

精卫的震撼

三年一梦

西施之美

历史的机缘

一堆金子

探龙宫的人

精灵

伉俪偕行

云南一绝

权威的随和

邮票大百科

奋燕之奋

成功者的代价

传统家庭的抗震力

天津第一街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中国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基地

“离天高”传奇

慈祥的火

创造神话

末代圣人家

武夷灵人

翰墨缘

人与气候

美哉,钟馗!

鸟语兽言

秦征轶事 

剑桥的节日

怀念杨干华

公园里的老景

地书

“海怪”——戴喜东

颖影

什么人死后会成神?

无冕之王

美国的中国作家之家

百年佳话

杨丽萍“映象”

海河沧桑

天铁之“铁”

“武”与“警”

巴老是金

车轮上的中国

新“贤妻”标准

关羽,真神!

国凯师兄

城与镇的启示

母道

美满人写美满人

后记

序言

我一直信服这样一句话:在世间一切活动中,唯有人的故事最吸引人。

这一卷里的人物没有虚构。他们有古人、今人、圣人、凡人、能人、奇人……他们之所以能打动我,并与文学连接在一起,是他们生命中那不同寻常的特质,以及他们人生轨迹的传奇性。

经典作家称:“人是造物主的杰作。”“杰作”中的佼佼者,才称得上是传奇。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合适的”。

我们不可能也无法追寻他们的足迹,但可以追求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巴尔扎克有言:“一代人就是一出有着四五千名优秀角色的戏剧。”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点,体现为他们的品质。了解他们,有助于更深切地理解这个时代。

于是我尽最大的努力,真诚而温暖地记住了他们。

蒋子龙

2012年8月25日

内容推荐

《蒋子龙文集(第12卷):人物传奇》简介:在世间一切活动中,唯有人的故事最吸引人。

《蒋子龙文集(第12卷):人物传奇》里的人物没有虚构。他们有古人、今人、圣人、凡人、能人、奇人……他们之所以能打动我,并与文学连接在一起,是他们生命中那不同寻常的特质,以及他们人生轨迹的传奇性。

经典作家称:“人是造物主的杰作。”“杰作”中的佼佼者,才称得上是传奇。他们能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合适的”。

编辑推荐

《蒋子龙文集(第12卷):人物传奇》是一部人物传记。在《蒋子龙文集(第12卷):人物传奇》里作者向我们真实地讲述了二十几位不同岗位上的杰出人物拼搏、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执着、奉献的顽强精神。

其实,权力和金钱并不代表成功,人生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子龙文集(人物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子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8613
开本 16开
页数 4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1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82
CIP核字 2013095120
中图分类号 I217.62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