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美术研究(第31辑汉画像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美术研究》由教育部主管下的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创办。作为美术学研究的专业科研单位所主编的专业学术研究系列,本着学术至上的原则,精心策划艺术专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术新秀撰写稿件,立足于对中国美术学科开展全面研究,介绍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展示优秀艺术作品。此为第31辑。 目录 汉画像研究 重论南阳西关汉画像石:不是嫦娥奔月,而是女娲捧月 试论早期祠堂画像中西王母与羿(后羿)的组合 论汉画像石孝行图的“通行”与“泛化” 汉代石刻画像内涵再思——读《象生与饰哀——汉墓石刻画像研究》 美术考古研究 试析良渚文化玉器组合纹饰的内涵 探讨中国翼兽问题之要点 佛教美术研究 阿旃陀石窟形制及其与敦煌毗诃罗的比较研究 印度康纳冈娜哈里遗址的初说法图像研究 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国唐代彩塑的“外化逸风”——南禅寺彩塑造像考证 古代绘画史研究 宋初移民与开封绘事 元代画家胡廷晖与故宫博物院藏《春山泛艇图》 朱玉《揭(劫)钵图》顾潜题跋研究 书论画论研究 从“颊上三毛”到“瘦形神远”——论六朝人物画“形神”关系的表现策略与美学影响 张彦远画论“自然”范畴的三维透视 骨气与天机:傅山的艺术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张舜徽先生的艺术观及其书法实践 近现代美术研究 遗忘与强调:美术史上对李铁夫的书写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学文献的辑佚、整理及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 刘海粟的中国画教育思想探微 学校美术教学评价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艺术设计与批评 《髹饰录》与中华工匠精神核心理论体系 方薰与“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中国古典园林形态结构的意象化审美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永州纸马的文化内涵解读 危机之下重建“批评”——以关键词“批评”(criticism)译介与接受为视角的历史叙事 鸟卵与神眼:辨识良渚神徽之眼——庆祝良渚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美术研究(第31辑汉画像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阮荣春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219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00 |
CIP核字 | 2019205075 |
中图分类号 | K879.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