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治好痛风并不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①痛风的流行病学现状:传统观点认为,痛风以中老年男性为多发,女性较为少见并主要出现于绝经后。然而近年来青少年和女性痛风也越来越常见,甚至一些儿童也出现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痛风年轻化、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②痛风的病因及诱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直接病因,但血尿酸升高不等于就是痛风,部分患者痛风发作时尿酸也不一定高;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剧烈运动甚至甲状腺疾病等因素均可诱发痛风。③痛风的临床表现:痛风以剧烈关节肿痛为典型表现,号称“病中之王”;第一跖趾关节痛需要警惕痛风发作;此外,痛风还好发于踝关节、膝关节、足背等部位。痛风反复多次发作以后可引起痛风石形成,亦可引起许多器官系统损害,甚至导致阳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④痛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引起关节肿痛的疾病相鉴别。⑤痛风的饮食控制:“病”从口入,饮食与痛风密切相关,科学的饮食、活动等行为方式的调整是痛风治疗的基础。⑥痛风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治好痛风并不难。
作者简介
李天旺,男,广东吴川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1995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2002年、2008年先后获中山大学内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风湿病学家古洁若教授和营养学家康景轩教授。2010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年。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的基础与临床。曾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局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10篇。主编《透视强直性脊柱炎与脊柱关节炎》,参编风湿病专著2本。
历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等。2018年荣获首届“广东医师奖”并入选十佳“广东好医生”,2016—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岭南名医录”,2014、2015、2016及2018年四次荣获好大夫在线“年度好大夫”称号,2017年获评中国医联盟广东分盟“十大健康风尚人物”,2016年荣获家庭医生在线“羊城好医生”称号。
目录
第1章 痛风已盯上所有人
1 昔日痛风帝王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2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痛风偏爱男性为哪般
3 重男不轻女——应警惕女性痛风!
4 为什么我年纪轻轻也会得痛风?
5 儿童也痛风?家长很抓狂!
第2章 痛风发作有哪些原因
1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2 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
3 警惕尿酸正常的痛风
4 痛风会遗传吗?
5 年轻人痛风,需要警惕基因缺陷
6 哪些药物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
7 甲状腺功能紊乱可以引起痛风发作
8 剧烈运动反而诱发痛风
9 为什么清淡饮食后仍会得痛风?
第3章 痛风让关节很受伤
1 女人最痛是生娃,男人最痛是痛风
2 痛风夜间发作有哪些隐情?
3 无缘无故大脚趾痛应高度警惕痛风
4 痛风好发于哪些关节?
第4章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1 新石头记——“痛风石”的前世今生
2 警惕!小心痛风“伤肾”
3 痛风与心血管疾病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4 痛风可引起脑血管疾病
5 痛风患者恶性肿瘤发生概率升高?
6 痛风竟可导致阳痿
7 痛风非小事,可导致过早死亡
第5章 痛风是这样确诊的
1 痛风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2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是什么?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双源CT和超声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
4 痛风最新的分类标准
5 痛风引起的关节痛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痛相鉴别
6 痛风也有“假的”(一)——假性痛风
7 痛风也有“假的”(二)088——假假性痛风
第6章 要想少吃药,管住嘴很重要
1 痛风患者有什么需要忌口的?
2 痛风患者能吃哪些食物?
3 痛风患者能喝酒吗?
4 痛风患者能否吃豆制品?
5 痛风患者应该限制果糖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6 破解痛风饮食密码——肉类篇
7 爱吃宵夜的人也易得痛风
8 得了痛风能喝牛奶吗?——论痛风患者如何选择奶制品
9 咖啡与痛风的“利-害”关系
10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西红柿?!——西红柿或可诱发痛风
11 痛风患者应远离老火汤
12 识饮识食——高纤维食品与痛风
13 小粽子,大讲究
14 小樱桃,大作用—樱桃竞可抗痛风
15 痛风患者如何科学喝水?
16 苏打水能否治疗痛风?
17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痛风患者可以喝茶吗?
第7章 通风的科学治疗
1 轻松治好痛风不是梦
2 痛风的治疗目标
3 痛风合并慢性肾病可以用秋水仙碱吗?
4 哪些药物可以降尿酸
5 痛风患者服用别嘌醇前建议检测HLA—B5801基因
6 不痛也是病,得治!——关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7 痛风怎样治疗才算达标?
8 凡事应有度,痛风降尿酸治疗的“度”在哪里?
9 痛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如何选择降尿酸药?
10 治疗痛风发作需警惕,滥用抗生素不可取
11 难兄难弟!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该如何处理?
12 冤家路窄,当痛风遇到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
13 合并心力衰竭的痛风患者如何选择用药?
14 只要功夫深,痛风石也可消失
15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在痛风石破溃伤口中的应用
16 优质护理,让住院患者早日康复
17 痛风患者如何运动?收好这张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
随之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愈发常见,越来越多
人患上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痛风的
患病率呈爆发式增长,部分地区和人群患病率甚至超过10
%。当下,痛风已经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社会病和流行病

痛风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急、慢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关节
肿痛、功能障碍,它还可导致痛风石形成、泌尿系结石以
及肾功能损害等,甚至因痛风石破溃形成难治性伤口。同
时,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痛风患者容易合并糖
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也大大增加。如果痛风患者在患病初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
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往往逐渐加重,最后变得
难以控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比如,痛
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逐渐形成痛风石,而痛风石会逐渐
增大、增多,时间一长,痛风石变得难以溶解消退;而痛
风石破溃以后,形成的伤口往往迁延不愈,给生活、工作
带来很大困扰,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患者
痛风石破溃以后导致肢体大面积坏死,最后不得不接受截
肢治疗。
基于痛风的暴发流行以及民众对痛风的正确认识相对
缺乏,作为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通过对大量痛风
患者的诊治和护理,以及长期跟踪随访,结合文献指南,
将从中获得的有关痛风预防、治疗和护理的心得体会整理
成书,以帮助读者科学地认识痛风。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
部分内容:①痛风的流行病学现状:传统观点认为,痛风
以中老年男性为多发,女性较为少见并主要出现于绝经后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和女性痛风也越来越常见,甚至一些
儿童也出现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痛风年轻化、低龄化趋
势日渐明显。②痛风的病因及诱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
直接病因,但血尿酸升高不等于就是痛风,部分患者痛风
发作时尿酸也不一定高;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剧烈运动
甚至甲状腺疾病等因素均可诱发痛风。③痛风的临床表现
:痛风以剧烈关节肿痛为典型表现,号称“病中之王”;
第一跖趾关节痛需要警惕痛风发作;此外,痛风还好发于
踝关节、膝关节、足背等部位。痛风反复多次发作以后可
引起痛风石形成,亦可引起许多器官系统损害,甚至导致
阳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④痛风的诊断:需要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同时,也需要与其
他引起关节肿痛的疾病相鉴别。⑤痛风的饮食控制:“病
”从口入,饮食与痛风密切相关,科学的饮食、活动等行
为方式的调整是痛风治疗的基础。⑥痛风的治疗:包括非
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治好痛风并
不难。
我们一直认为,痛风的治疗和预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
持的工程,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好痛风的高危
人群,防止其进展为痛风,做好预防意义重大。希望在本
书的帮助下,痛风高危人群或患者能够更加轻松地对疾病
做好预防和管理,最终战胜痛风。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
初衷。
由于我们经验和水平所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特别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书中阐述的某些诊疗理念、观点与认识可能需要进一步
修正和提高,欢迎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恳请同道批评
指正。
编者
2019年1月15日
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导语
基于痛风的暴发流行以及民众对痛风的正确认识相对缺乏,作为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通过对大量痛风患者的诊治和护理,以及长期跟踪随访,结合文献指南,将从中获得的有关痛风预防、治疗和护理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书,以帮助读者科学地认识痛风。
希望在本书的帮助下,痛风高危人群或患者能够更加轻松地对疾病做好预防和管理,最终战胜痛风。
精彩页
第1章 痛风已盯上所有人
1 昔日痛风帝王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痛风石中有大量针形结晶。
·沃拉斯顿和弗朗索瓦分别从痛风石和尿液中分离出尿酸。
·加罗德提出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或其邻近组织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仍缺乏全国性调查,保守估计在1%~3%。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目前也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古时候,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常常山珍海味、饕餮盛宴,殊不知大量地进食鱼肉类高嘌呤食物,痛风会悄悄地找上门,且发作频繁,使得很多富贵人家饱受病痛困扰。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帝王将相都患有痛风,因此,痛风曾被称为“富贵病”“帝王病”。
痛风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医学文献中已有关于痛风的病例记载。有关痛风的论述最早见于《希波克拉底全集》,书中指出痛风是由于液体过多侵袭关节造成的疾病。痛风英文字“Cout”是由拉丁文Gutta而来,是“一滴”的意思。以当时中世纪的医学概念“四体液说”,痛风是被认为关节的部位多了恶毒液体。17世纪80年代,荷兰著名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描述了痛风石内尿酸盐结晶的显微镜下外观,后瑞典医药学家舍勒证实痛风石中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有机酸,首次揭示了尿酸与痛风之间的关系。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从痛风石中分离出了尿酸,后法国化学家弗朗索瓦发现正常尿液中也含有这种有机酸,故取名“尿酸”。
在有关尿酸和痛风的相关研究方面,英国医师加罗德在19世纪40年代首次测出了血液中的尿酸,后来提出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或其邻近组织导致急性痛风发作。进人20世纪,嘌呤的完整代谢途径、尿酸的排泄及产生机制的阐述以及偏振光显微镜的应用等,使痛风机制的研究与诊断进入崭新的阶段。
在中国,“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时期,最早明确提出痛风这一病名的是元代名医朱丹溪,在他的著作《格致余论》中记载:“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其后学者李东恒提出:“痛风者多属血虚,然后寒热得以侵之”。元代以后,传统医学认为痛风病理为“汗浊凝滞”。明代以后,人们分析痛风的病因为“肥甘过度”。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古代没能探讨尿酸与痛风发病的关系。
我国现代医学对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后才出现较为系统的病例研究报告。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人们对于该病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我国痛风的流行现状
目前为止,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保守估计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的患病率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而有所差别,一般而言,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来,痛风的发病逐渐年轻化,许多男性在二三十岁便患上痛风,甚至有些小学生、中学生也患上痛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因素是痛风发作的内因,而饮食结构的变化是重要的外因。人群普遍摄入高嘌呤食物,使得痛风发作有了重要的生化学基础——高尿酸血症。此外,生活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是引起痛风发作的原因。例如,有研究发现,一些人群血铅含量的增加,是痛风发作的一个诱因。此外,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群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也使痛风的误诊、漏诊率大大降低。
总之,痛风已由过去的少见病成为常见病,正所谓“昔日痛风帝王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治好痛风并不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李天旺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70930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38
CIP核字 2019044326
中图分类号 R589.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5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