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美术馆(原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由时代地产于2003年出资创办,是华南地区第一个社区美术馆。本书主旨在于对时代美术馆从无到有的过程及其中间所经历的主要事件进行记录。
时代美术馆在与艺术家合作的同时,努力促成对话,以评估公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时代美术馆重视文化机构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力,用艺术的方式记录重要的文化时刻和社会转变。
图书 | 我们的时代(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诞生)(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时代美术馆(原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由时代地产于2003年出资创办,是华南地区第一个社区美术馆。本书主旨在于对时代美术馆从无到有的过程及其中间所经历的主要事件进行记录。 时代美术馆在与艺术家合作的同时,努力促成对话,以评估公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时代美术馆重视文化机构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力,用艺术的方式记录重要的文化时刻和社会转变。 作者简介 朱晔,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建筑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策展人、评论家,《城市中国》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我们的时代 101 岑钊雄:建立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的意义 102 赵趄:从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到时代美术馆 103 王璜生访谈:实践中的美术馆 104 档案一: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的申报与成立 105 冯原访谈:博弈中的美术馆 106 陈侗访谈:广东有什么样的主义 107 档案二: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展览回顾 第二章 生活艺术家 201 岑钊雄访谈:社区与公益 202 邵菱访谈:社区的公共空间 203 李纲访谈:美术馆的社区拓展 204 档案三:库哈斯在现场 第三章 偶然的必然 301 王璜生:馆长致辞 302 岑钊雄:双倍的荣誉 303 王璜生访谈:三年展的契机 304 侯瀚如访谈:偶然的产物 305 档案四:库哈斯设计方案 第四章 未知的已知 401 刘家琨访谈:时代玫瑰园的内庭 402 档案五:刘家琨设计方案 403 刘珩访谈:时代美术馆的后续设计 404 档案六:时代美术馆的建设过程记录 后记 导语 一座美术馆可以建成什么样?它的社会价值究竟是什么?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给出了他的答案。库哈斯的这座作品——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功能少有地分散在社区住宅建筑的几个不同层面上,成为一种与生活和居住空间直接交叉的介入式结构。 十年间,广东时代美术馆脱离出广东美术馆,成长为一家独立的艺术机构。时代美术馆希望场馆在策划展览的同时,坚持行使文化机构的公共使命,从而实现一个民营美术馆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时代美术馆拓宽了美术馆的社会实验空间,在品牌形象、社会效益等方面获得了双赢。 在本书中,十几位建筑师、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展开了对谈,内容涉及内容与思想、现实与理想、回顾与展望,一起梳理了广东时代美术馆的今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的时代(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诞生)(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朱晔//张丹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80162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22 |
CIP核字 | 2020039968 |
中图分类号 | J1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3 |
宽 | 17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