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
内容
试读章节

中国历来就有“无酒不成席”之俗,美酒与喜庆相伴,幸福与快乐结缘。

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奈曾经说过,‘酒能使人的心灵感到快乐”。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酒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生活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愉悦。于是,陶渊明“自得酒中趣,岂问头上冠”,“得酒当作乐”;苏东坡以酒放纵生命的激情,时常“把酒问青天”;李太白“但得酒中趣”,“天子呼来不上船”,“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白居易“逢酒且欢欣”,“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醉。醉吟相应,若循环然,陶陶然”;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可以说,酒如同一只欢乐的虫子,钻人人们的心灵深处,“打开人们天性的钥匙”,其乐无穷。

古代文人逸事,多从典籍中来;当代艺术大师轶闻,多从影视作品中见;自己亲眼所见的,就是词坛泰斗乔羽先生了。2006年,乔羽在荆州采风。每天,只要一上酒桌,他便像孩子似的,满脸花皱纹就灿烂无比。可见,饮酒是无比快乐的,就如评剧大师新凤霞在《我和酒》中说的那样:“喝酒也是人生幸福之一。”是呀,喝酒如果不幸福、不快乐,李太白也不会边喝酒边大声呼喊:‘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而与乔羽同来荆州的词作家曹勇,更不会在酒桌上常常举起满满一大杯白酒,豪爽地碰着杯,快乐地说:“让我幸福的去死吧!”

当今世界顶级葡萄酒鉴赏大师休·约翰逊在《酒的故事》中指出:“饮酒时的感觉实在太好了,人们无法拒绝再次饮酒。”“那些最早感受到酒精作用的人,认为他们提前到天堂走了一遭。”的确!千百年来,无数饮者为了追求‘酒中趣”、“醉中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是三国时的吴人郑泉还是晋朝吏部郎毕卓,他们对待酒如出一辙,都是希望能像拥有聚宝盒一样拥有一艘永远喝不完、饮不尽的酒船,一天到晚开怀畅饮。这其中,无非是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对快意人生的向往而已。

这,也许是因为古希腊的酒神成为艺术之神的原因吧!台湾诗人洛夫,酒量不大,却喜欢独酌一两杯。他说,微醉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作家吴放在《谈微醉之意》中说:“因为常饮,多有细味酒趣的机会”,“偶或喝到是处,展线装书,酒酣耳热之余,意境朦胧,似醉而不醉,似飘飘然而其实飘然不起,忽觉浑身舒畅,从苦饮之中得其乐也”。他还说,因为自己年老体衰,不胜酒力,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微醉的感觉了,实在有些眷恋。作家丰子恺在《湖畔夜饮》中更是讲了一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故事。说是自己某日在家中独酌,酩酊之余,一位阔别十年的老友突然来访,问及吃了晚饭没有,朋友说刚喝了一斤酒,从酒宴上来。丰子恺“肚子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同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即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在他的提议下,两个各自喝了一斤酒的朋友又开始对饮。书画大家范曾在《干一杯,再干一杯》中说:“饮酒的快乐,真不可一言以尽。”国学大师、北大教授金克木在《信仰》中说得更加有意思:“喝到相当时候的薄醉大约是酒的趣味最高点,却又不能用什么形容词来说”,“就我可怜的经验来说……可以拿与爱人第一次接吻为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爱的甜蜜,在国学大师的形容下,竟然成了酒之趣味的最高点。可见,饮酒实在是太幸福!太快乐!太有趣了!我觉得,这种类似“初吻”的感觉,就是饮者爱酒、好酒的永恒动力。微醉后‘初吻”的感觉,当然也就成了无数饮酒者的最高追求了。

自古诗酒连理缔结,相从相随。酒使诗生辉,诗让酒成名;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之源。东晋诗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诗与酒融为一体的。他一生喜酒好酒,哪怕是晚年生活得十分艰辛,仍然“得酒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以乐观开朗、怡然自得的性情享受生命,着力领略酒中的乐趣,在畅饮中进人一种超越的境界。

在古代皇权一统的中国,政治的严酷使人们失去了太多自由,所以,在黑暗里唯有酒,才能“打开人们天性的钥匙,人们在半醉之中,往往流露出一个无拘无束的灵魂”(李准《酉日说酒》)。也许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酒酣后,写下“天书”而千古留名。

在当代作家中,把酒与生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当属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古龙的好酒,可谓千古一绝。就他来说,人生唯一的要求就是但愿杯中酒常溢。正如他作品里的英雄人物一样,伴随着他的自始至终都是酒。

斗酒诗百篇,醉卧文中眠。这等放浪形骸,既是名篇巨作的催化剂,又是思想对自身的远离。那些流传千古、激情飞扬的诗词,哪一首不是美酒酿成的并散发出浓郁醉人的酒香?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醇香的美酒给了乔羽创作的灵感,使之创作出许多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其中,不乏对酒的赞美和回味。酒的张力使他创作出《我的祖国》这样充满豪情的歌。

传说夏朝君王杜康当羊倌时,有一次把装在竹筒里的米饭遗忘在一枯树洞里。后来,他发现竹筒里的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甘美异常。杜康寻根究底反复试验,终于酿出“醴酩”,从而奠定了杜康在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

杜康:传说中的中国酒神

小时候,特爱看动画片《醉猴》,每当看到猴子偷酒喝后的醉态时,便觉得格外有趣。当时,并不知道猿猴与酒的诞生竟有着某种关联。后来在读史时才知道,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简单意义上的造酒。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中写道:“黄山多猿猱,夏春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可见,猿猴是会造酒的。

猿猴造酒,不仅有历史文献的记载,还有考古发现的证明。比如,在江苏双沟的下草湾发掘出土的古猿化石,就是在1500万年前“饮酒醉死”的古猿。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考古所将这些古猿化石命名为“双沟醉猿”。专家分析的结论是,古猿发现了自然界赐给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下意识地将采集来的果实堆积于石洼处,让其被雨水浸泡后自然发酵酿成果酒。当然,这些果酒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酒。

这样看来,酒的诞生是带有极大偶然性的。自然生成的美酒,启发了人们的思维,于是,有意识地酿酒活动便开始了。P2-4

目录

第一辑 快乐的饮者/1

杜康:传说中的中国酒神/4

孔子:酒量超凡的瘾君子/8

乔羽:三次败倒石榴裙下/11

古龙:但愿杯中酒常溢/15

司马相如:用酒浇灌爱情之花/20

郑泉:生生死死与酒永不分离/24

王羲之:醉写天下第一行书/27

陶渊明:弃官归隐酒中乐/32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36

陆游:诗情恰在醉魂中/41

毕卓:今朝有酒今朝醉/45

第二辑 智慧的饮者/49

毛泽东:诗言志酒传情/52

周恩来:英雄海量酒助政/55

陈毅:以酒交友酒架桥梁/60

楚庄王:纵横捭阖酒助战/64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68

朱元璋:酒作诱饵诛功臣/72

曹参:萧规曹随以酒治国/77

吕不韦:借酒谋政的投机商人/80

张飞:酒为神灵与恶魔/84

第三辑 痛苦的饮者/89

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94

刘伶:中国历史上唯一因酒留名的人/97

阮籍:大醉中寻找迷失的灵魂/100

嵇康:肆意酣畅的潇洒酒仙/103

曹植:饮酒留名胜圣贤/107

陈亮:醉中失言屡入狱/11l

李景俭:离了酒活不成,喝了酒又惹祸/115

郭德成:装疯卖傻酒保命/118

柳永:人生得意尽欢饮/121

灌夫:争杯闹酒被“诛族”/126

周颤:醉酒致祸赴黄泉/130

李清照:写酒高手与爱酒才女/134

辛弃疾:总把平生人醉乡/139

孔融:为酒捐躯的“烈士”/143

第四辑 愚蠢的饮者/147

商纣王:酒池肉林失天下/150

周幽王:美酒美人戏诸侯/153

夫差:醉生梦死吴国灭/156

王延曦:醉中杀人被人斩/160

陈叔宝:无愁天子酒色乐/164

石崇:酒樽浸血美人泣/168

第五辑 潇洒的饮者/173

乔冠华:酒尽文稿成/176

齐白石:携酒入画诗兴来/179

晏婴:用酒浇灭战火硝烟/182

苏舜钦:《汉书》下酒始风流/186

马周:一生与酒三结奇缘/190

王绩:以酒德游走乡里/194

唐伯虎:兰陵千盅酒作画/198

自居易:与李白齐名的诗酒之王/203

孟浩然:酒香沾襟百事轻/207

第六辑 豪放的饮者/211

许世友:酒壮英雄胆/214

刘邦:醉唱“大风”赴“鸿门”/217

贺知章:金龟换酒亦风流/22l

李白:将进酒,杯莫停/224

杜甫:痛饮狂歌醒复醉/228

张旭:史上最牛的酒鬼书法家/232

颜真卿:用酒创造拯救盛唐的神话/236

怀素:醉酒的和尚更癫狂/239

苏轼:把酒问青天/243

石延年:为皇帝戒酒又思酒成病/247

郑板桥:对月只恨酒来迟/250

附录:文献、传说与文物辉映下的中国酒文化/254

序言

父亲好酒。父亲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亲年轻时爱酒,军用水壶里灌满了酒,没有菜也能和朋友喝上几口;结婚后依然爱酒,常常醉卧他乡,让母亲又急又恨;步人中年后,屡次戒酒又屡屡开戒。

父亲好酒,不仅酒桌上热闹,书桌上也热闹。他年复一年地搜集各路名人与酒的故事,家中书柜里有关酒文化的书刊可以说是琳琅满目。20年前,他曾经挑灯夜战写下了洋洋洒洒的长篇纪实文学—《酒海大沉浮》,被多家报刊连载。在当时月工资仅仅百多元时,就挣来了数以千计的稿费。岁月流逝,父亲痴心依旧,总是想让他那个酒长篇起死回生,好在《荆周刊》的编辑们闻到了父亲的酒香,专门策划了“名人与酒”专栏,请父亲当主笔人。父亲旧梦重圆,将多年积累化成文字,有滋有味地成为当地的专栏作家。

父亲好酒。对酒倒也不怎么挑剔,即便回到老家,乡里乡亲几块钱一斤的酒也喝得有滋有味。父亲好酒,其实好的就是那种滋味——随意、率性、放松。我理解父亲。设想一下吧,一个仅有初中文凭的年轻人,想在工厂里出人头地,参了军想着入党立功提干,好不容易谈了恋爱却两地分居;享受一下爱情吧,却又有了小孩,于是工作、生活……

繁忙的日子里,片刻的安静都难以寻觅,在这个渐渐浮躁的社会里,喝点酒反而是心灵最安静的时候。父亲或许如此吧,不过,父亲却戒酒了,年过半百,事业再无攀登之时,家庭幸福平静无波折,儿子远在京城已自立门户,生活本来安静了,父亲喝的酒却不香了。人,就是这么怪。海量的父亲不大喝酒了,但父亲依然生活在酒的世界里。这酒香四溢的文稿,就是父亲对酒人酒事酒情的另一种诠释,不是用口品,而是用笔写。我喜欢这样的状态,也喜欢父亲这样的状态。

如同我看小说,看电影,父亲常会问我,你得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读了别人的小说,自己为什么不能写写小说,看了别人的电影,为什么自己不能写个剧本?父亲有这种心态,我最佩服父亲的也正是这一点,播下种去就要有收获。

父亲好酒。喝出了不一般的酒香:一个还算称职的政府公务员,用酒“映照”出名人名家心灵深处的另一面;一个学历不高的“文化”人,生动地讲述着李白们的酒人酒事酒情,反映出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辉煌与悲哀,进而充分展现中国酒文化的魅力……

作为父亲的崇拜者,我每周都从父亲谈酒专栏的酒文里领悟父亲的所思所想,这是一种属于父子两人的心灵交融。相隔千里,共闻酒香,于是,成就了这部凝结了两代人心血的书稿——《对酒当歌》。

内容推荐

父亲好酒。父亲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分快乐的饮者、智慧的饮者、痛苦的饮者、愚蠢的饮者、潇洒的饮者、豪放的饮者,共六辑,讲述了古往今来名人与酒的故事。

《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由张卫平编著。

编辑推荐

斗酒诗百篇,醉卧文中眠,这等放浪残形是名篇巨作的催化剂,又是思想对自身的逸离。那激情飞扬的诗词,哪一首不是由酒醉成。

张卫平编著的《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讲述了古往今来名人与酒的故事。内容包括《杜康:传说中的中国酒神》、《孔子:酒量超凡的瘾君子》、《乔羽:三次败倒石榴裙下》、《古龙:但愿杯中酒常溢》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卫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732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2193195
中图分类号 K8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