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的温度(一位特级教师的心语)
内容
编辑推荐

《家的温度(一位特级教师的心语)》一书以十几篇家书续集而成,作者蒋玉红围绕亲情、爱情进行写作,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父母篇、兄弟姐妹篇和幸福小家庭篇,对16个亲人分别做了讲述。本书内容温暖,充满温馨和睦之情,符合当下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方向要求。

内容推荐

蒋玉红编著的这本《家的温度(一位特级教师的心语)》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父母篇”、“兄弟姐妹篇”和“幸福小家篇”,均以“我”为主线,以叙事的形式撰写,表达了对亲情的感谢与感恩,同时也在倡导“家和万事兴”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目录

父母篇

 母亲大人

 父亲的坚守

 公公的骄傲与执着

 我的婆婆

兄弟姐妹篇

 “长官”大姐姐

 我的男神哥哥

 我亲密的小姐姐

 我的嫂嫂

 “家庭劳模”大姐夫

 小姐夫阳阳

 敢于担当的大伯子

 内秀的小叔子

 我的大妯娌

 漂亮的小妯娌

幸福小家篇

 我至爱的老公

 我的宝贝儿子

 附录:掌中宝

试读章节

母亲让我懂得什么叫崇尚文化

别看母亲文化不高,但她和父亲一样对文化艺术莫名地敬畏。父亲在外地工作省吃俭用往家里寄钱供我们读书,母亲和外婆在家含辛茹苦带着我们兄妹四个。邻居家的孩子早早辍学在家帮父母做农活,只有我们家兄妹四个天天背着书包上学,直到哥哥姐姐中学毕业、我大学毕业。当时,我家的这个情况在当地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为此,母亲也常常被邻居数落,尤其说到“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读书干什么”这类话时,母亲总是一笑而过。也算是应验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我们兄妹四个读书很努力,现在也个个成了父母嘴里的“有出息”的人和父母的骄傲,而曾经数落过我们的乡邻如今却是哥哥嫂嫂逢年过节慰问和救济的对象。

要说母亲对文化艺术的敬畏还不仅仅是这些,让我想起就心酸不已的是,当年她看戏路上摔倒的事情。

一次,小姐姐的公公的单位发了两张戏票,就送给了我母亲。母亲可当个宝,虽然当时农活很忙,但她不舍得浪费这两张很稀罕的戏票,于是傍晚的时候就一个人走着去看戏。也许是实在太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她走着走着感到头晕,突然就晕倒在地……过了很长时间,她醒了过来,感到脸上有黏糊糊的液体,用手一摸,发现是血,原来,她倒下时磕到了一块石头上。看着自己这个模样,只好往回走。但心想,这个戏票岂不浪费,于是再硬撑着虚弱的身体绕到小姐姐家,叫小姐姐把票给其他人看,说是浪费了可惜。这件事,是事后母亲跟我聊家常时聊起的,而我当时听了眼泪一直在眼眶里转。

后来,母亲再跟我说起看戏的事,已是过了好多年。那时哥哥已自己有了公司,事业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哥哥热心公益事业。镇上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时希望有个人出资请戏班子进社区演戏,5000元可以演三天。哥哥自己悄悄拿出了5000元,但出钱的事情没有跟母亲讲,只是拿了几张票送给母亲。母亲别提有多高兴,每天都准时去看,一场不落,对戏的情节津津乐道。这事,我估计母亲后来还是听说了是哥哥自己出的钱,但似乎她也没说什么。也许她心里很明白,对这样的好事,是造福于大家的,也就一笑了之了。

母亲让我懂得什么是好学上进

母亲的记忆力真是惊人,至少我不如她。

儿子读小学时,我跟老公商量要带儿子和父母到北京去玩一次,但父亲因患糖尿病外出饮食不方便,于是就只带了母亲去。那是母亲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到北京。虽然飞机起飞时母亲曾紧握我的手,确实有点紧张,但她真的很高兴。在北京,她终于在纪念堂见到了毛主席,要知道在她们那个年代,毛主席就是神;她终于见到了皇帝住的房子,见到了从没见过的各种珍稀宝贝;她爬上了长城,对于万里长城,她也是知道孟姜女的故事的;她还吃到了地地道道的北京小吃……总之,这次北京之旅,可真让她长足了面子,因为,她的老姐妹们都等着她回去给她们讲故事呢。事后我细想,难怪当时她对每一个景点都一一详问导游,并反复念叨,原来,这是在备功课呢。

那次北京之旅,让哥哥姐姐看到了母亲的潜能,也了解了母亲的心愿,于是之后大家都经常带母亲外出旅游。想想,母亲也是苦尽甘来,这不,前一阵嫂嫂和小姐姐刚带她游玩了青岛,大姐姐和姐夫随后又带她到桂林玩了一圈。尽管80多岁老人坐飞机需要担保,但大姐姐和姐夫依然带着她飞。

要说80多岁的母亲能记住这些地名和景点还不算什么,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从没念过书的母亲竟会画字和背诵经书。

一次回家,母亲拿出几张纸,让我教她读上面的文字。我一看,很奇怪,有很多字我没见过,问母亲这是哪来的,她说是她照别人的抄的。我又问,这是什么意思,她一张一张翻给我看,并说这是心经,那是金刚经,这是开车经……母亲还说,她刚去帮亲戚家念了经回来。看着母亲那认真的样子,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没见过那些字,因为那些字不是母亲写的,而是照样子画的字,多一笔少一笔她是看不出来的,略微“冒汗”、羞愧自己没有博览群书的我真是松了口气。母亲不仅把这么多字画下来,还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不仅背下来,还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调念诵出来。我反正学不会。

母亲会很多这样的经,偶尔也会被亲戚朋友请去帮着念诵。每当这个时候,母亲都特别高兴,那是因为别人因她说了好话而高兴,她也因自己帮了别人而高兴。

就在准备定稿前,我打电话给母亲核实本文中的一些细节,她无比难过地跟我讲到“东方之星”上遇难的老人们,她说她已为她们诵了经,祈祷他们升入天堂。

亲爱的母亲大人啊,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您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地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倘若我只是自怨自艾的蹩脚演员,您必是那热烈的掌声,呼唤我自信,鞭策我努力;倘若我是条嬉戏的小游鱼儿,您必是那一汪碧绿的湖水,在包容我顽皮任性的同时,也将我的快乐涟漪般一圈圈地扩散了去……您就是我需要不断去翻阅的人生字典。女儿希望您活到200岁,而我,希望老了就成为您!

P7-9

序言

在苏州结婚、生子,在苏州工作、交友,我似乎已习惯了身边没有父母的叮咛和唠叨,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看望父母;我似乎已习惯了每天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的繁忙生活,只有在家人来电话或自己身体不适时才会勾起对父母及家人深深的思念。

我的父母生有四个子女,大姐姐、哥哥、小姐姐和我;我的公公婆婆生有三个儿子,我老公排行老二。在我眼里,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非常勤劳、非常善良,都乐于助人,有正义感。他们工作上勤奋努力,生活中孝敬长辈、关爱小辈,上一代为下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正因为如此,不管是我们的大家还是小家,每一个成员都生活得非常幸福,整个家族和和美美。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父亲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但每每讲起他的过去时,他却非常清醒;我发现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似乎让我一生都学不完,我越来越想跟母亲多聊聊;我发现公公退休后身体不如以前,听力也有了障碍,好像常常心情不佳;我发现婆婆已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心高气傲,变得越来越平和、慈爱;我还发现,我那善良、聪明的可以算是“富二代”的侄子、侄女,生活非常时尚,我不知道他们未来是否能传承他们父母的优良品德,是否感恩他们父母曾经的艰辛与创造;还有,我的儿子虽然读了大学,但我不知道他是否做好了迎接并挑战未来的准备……

我想要告诉父母:你们的子女记住了你们的辛劳,会感谢你们所有的付出。我也想跟小辈们说:你们很努力也很孝顺,在同龄人中已做得很好,但要保持和发扬,未来的路靠你们自己去走,你们得努力、得奋斗!

我是一名教师,我深知学校教育对人终生发展的影响,但我同样也知道家庭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大家常常习惯性地理解在孩子小的时候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却不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可以贯穿人的终生,可以影响几代家庭,所谓代代相传。因为,上辈人的家族精神、家族文化,以及上辈人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任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与替代的。

或许,教师有“诲人不倦”的天性。所以,我特别想用文字来记录一下所思所想,借助当今发达的信息化手段,我想写写我的父母,更想传颂一下我的父母。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在每天上下班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常常会构思,在睡觉前、坐车时、出差空隙,于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上一段段零碎的文字,然后在周末、工作之余整理、完善,形成文章。

从学历和学位的角度,我在这两个家庭的女性成员中是最高的,从职业上来讲,我是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似乎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来记录我们亲情的点点滴滴。再者,我觉得,只有我们这个小家庭是远在苏州,受到大家的关爱最多,所以,感恩也是最多。为此,在工作之余萌生了想写写亲情文章的想法,于是就先完成了《母亲大人》初稿。

“蒋玉红,你真棒!你写的《母亲大人》我刚全文读给爸妈和小姐姐听了。真好!有的事我都不知道,你真行!可以登报写书了。”“再写本书,我们家的一本书啊!”这是我大姐姐看到我随性写的《母亲大人》后发给我的短信。看到姐姐对我这样的评价,我很高兴,高兴的原因不仅仅是她的表扬和夸奖,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想象着当时的情境一定是:大姐姐在读文章,爸爸妈妈在边上听着,并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或者对过去的有些情节再补充说明一下;而小姐姐在边上认真地听着,听到有趣之处也会抿着嘴笑……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场景啊!于是,我跟我老公说,我准备继续写下去,把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一遍,然后集结成一本家书。我美滋滋地遐想:这本家书就是一个平常人家的亲情书,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母亲大人》一文得到了大姐姐和老公的鼓励,于是我又写了《父亲的坚守》。可以说,在写父母亲的时候,我越发觉得父母的不易,越发思念我的父母,会有事没事拿起手机拨通家中电话,问候一下老爸、惦记一下老妈,虽不能陪伴左右却也能表达心中丝丝的挂念和深深的歉意。

好像为了公平起见,在写了自己的父母以后,我觉得也应该写写公公婆婆,因为是他们生育、养育了我的老公,并把这么优秀的儿子交给了我,来照顾我一生。恰逢那段时间公公身体不佳,心情不好,我就想用文字来与他交流,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感恩。于是我写了《公公的骄傲与执着》和《我的婆婆》。写完这两篇后,我用微信发给了我的小妯娌。小妯娌与小叔子看了文章,非常感动,特意回到公公婆婆身边,把文章读给公公婆婆听。其间,小妯娌不断用微信给我反馈信息:“老爷子听了眼泪汪汪……”我想,在生活富足的年代,用这种方式来感谢父母,让父母宽心、静心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恩、一种孝顺?

《我的男神哥哥》写完后,我发给了我的侄女,她微信上回应说:“文采非常好,不过我爸真的有这么好?这些事我都不知道耶。”我说:“我哥就这么好!”是啊,现在的孩子们真的不知道父辈的努力,犹如当代青年不知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一样。所以,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知道父辈曾经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让小辈懂得感恩!不久,让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侄女过生日时发了一段微信,内容一反往日只晒宝贝女儿和老公,而是这样一段文字:“虽然爸妈已经把我和我弟的生日放一起提前过了,不过今早老公和婆婆还是商量着要给我一个单独的生日宴,所以今年我过了俩生日耶很感谢这些爱我、包容我的亲人,爸爸妈妈一直是我的坚强后盾,公公婆婆一年不落地记着我的生日请我吃大餐,老公每年在我生日时都给我送花送各种礼物给我惊喜。20_30岁的自己过得自我,如今三十而立了,希望今后能为我们这个温暖的家承担多一点的责任。”我及时为她点了一个“赞”!

每写完一篇,我就发给老公、姐姐和小妯娌看,他们都会认真地阅读,也会给我提点修改意见。在他们的不断鼓励下,我利用暑期的空闲时间,完成了这本《家的温度》,作为给家人的一份礼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老公无意中跟朋友聊起我写文章的事。恰巧被常州大学副校长、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所长芮国强教授和苏州大学出版社的袁勇志副总编听到,他们认为这是倡导家庭美德的好事,提出由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来资助,并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芮教授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他们的鼓励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勇气,真心感谢他们。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父母篇”“兄弟姐妹篇”和“幸福小家篇”,均以“我”为主线,以叙事的形式撰写,表达了对亲情的感谢与感恩,同时也在倡导“家和万事兴”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文章随性随笔,措辞较为朴实。限于本人水平,错误也在所难免,敬请谅解。

是为序。

蒋玉红

2015年8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的温度(一位特级教师的心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玉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215689
开本 16开
页数 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5265767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66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