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和爸爸最早的接触始于1981年夏天。

那是一个大力宣传独生子女政策的年代。大喇叭不断广播“坚决拥护每家一个子女的政策!”“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就是好!”……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宣传声中,我出生了,成了一名80年代独生子女的排头兵。

哦,不急,从我出生前半个月开始讲起。

那年妈妈在怀柔一个中学代课,教英语。学生们非常喜欢她讲课,说她的课讲得清晰自然,态度又亲切和蔼。她也非常喜欢那些学生。但有一天她没法再讲了,不是嗓子哑了,也不是她的教学水平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她怀孕九个月,再也挺不下去了,所以只好告别了讲台。

临走的那一天真叫她感动得“泪奔”。当她在两个老师的陪同下到了火车站时,发现全班同学早早就等在站台上了。他们排成一排欢送妈妈,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是恋恋不舍。妈妈顿时视线模糊,耳朵嗡嗡的,好像有交响乐奏着送别曲。火车汽笛一响,随着列车慢慢加速,“怀柔北”的站牌渐渐远去……

我对妈妈的小小惆怅毫不知情,安逸地躲在她的大肚子里,舒舒服服回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老计委大院的家中,来到爸爸身边。

那时,天空碧蓝澄明,盛夏的阳光透过一簇簇打蔫儿的白杨树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交织出斑驳的图案,知了鸣声悠长。爸爸和妈妈一样是老师,只是工作的地点在通县(现通州区)。每天放学后,爸爸——课堂上学识渊博、温文儒雅的赵老师,都会化身为热血赛车手,跃上他的爱车“28寸大凤凰”,如踏上风火轮一般风驰电掣地赶回家,三十多公里的路,不到一小时就搞定了。然后他会兴冲冲地奔进家门,跟爱妻和未来的宝宝相守。

胎儿时期我很乖,从不乱踢乱蹬,只是偶尔翻个身拱一拱。这时妈妈就对爸爸说:“瞧,小家伙又在‘拱大包’了。”爸爸每回都要趴在妈妈肚子上听一听,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笑容里是满满的喜悦。‘‘哎……乖……宝……”他轻声叫着,那是我跟爸爸最早的交流。

老实娃调皮起来最难防。我那么安静,好像不着急出来,还打算在妈妈的港湾里多停留一段时间,所以家里人,包括姥姥、爸爸都有些放松警惕。结果妈妈提前“破水”了。爸爸带着舅舅,在姥姥的指挥下,快速弄来一辆“豪华大车”——工地运渣土的两轮手推车,稳步小跑着将妈妈推到了附近的复兴医院。妈妈被送进产房,五六个钟头过去了,还没有动静。舅舅已经回去了。复兴医院二楼到三楼的楼梯上,坐着等待妻子分娩的丈夫们。因为怕影响医护人员和病人行走,他们一个挨一个自上而下地贴着墙坐成一溜斜坡。“咱们这是属黄花鱼的,溜边儿。”其中一位调侃道。护士小姐的白大褂偶尔从这群精疲力竭的准爸爸头顶擦过。体力差点儿的准爸爸已经在打瞌睡了,性子毛躁点儿的则像猴子的屁股——坐不住,隔十几分钟就窜过去向护士打听情况。而我的爸爸,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望着远处产房那边。

产房里,我和护士阿姨正一起折磨着妈妈。在剧烈的阵痛中,戴着大口罩的护士很严肃地问:“姓名?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说呀,到底在哪儿?”“承德。”“啊,外地的,外地的就说外地的。”审讯似的登记让原本已经疼痛难忍的妈妈流下了眼泪,汗水与泪水混成一片。

一切委屈和不愉快都在我出生的一瞬间消失了。伴随着我尖细的哭声,妈妈打量着护士手里那个红色肉团,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此刻,产房外,护士的大嗓门在爸爸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

“12床——家属过来,女孩儿。”

在楼梯上坐了大半夜的爸爸立刻冲出男人的斜坡,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护士面前,问明详情之后便飞也似的骑上自行车回家报信儿。在家坐立不安的姥姥大松一口气,连声说:“母女平安,母女平安,太好了。”

爸爸的心依然飞在云端,全然没有平息下来——是个女孩儿啊,我的闺女!爸爸心情激动得都麻木了,这是他久久期盼的。从此他的二人小世界添了新成员,变成了三人小世界,多有趣啊!这时爸爸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我的降临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变化,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和妈妈会为这个小闺女操多少心、白多少发。

几天后,爸爸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小公主,眼前这团皱巴巴、光秃秃、软乎乎的小东两,让他暗自吃惊。那时候传媒影视不普及,即便是成年人,脑海里也缺乏初生婴儿的形象。我是爸爸记事以来见到的第一个新生儿。虽然他以前隐约听说过刚出生的娃娃丑,但也没想到会丑成这样。爸爸心疼地望着我,心里暗自下决心:“闺女这么难看,我一定要加倍地疼爱她,不让她受委屈。”

而我,则眨巴着小小的米豆眼,好奇地望着眼前这个和蔼英俊的巨人。

——妈妈,这个家伙是谁呀?

——宝宝,他是你的爸爸啊!P2-4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两鬓的白发。——张国立

一点点,我们长大;一年年,父母变老。——姚晨

这个爱的故事好像就在我身边上演,其实我想我们都在这样的爱的故事里。——何炅

目录

自序:时间都去哪儿了

1岁

 和老爸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人生大事:取名字

 初见世面的180天

 沙发正传:小小“和事佬”

 遭遇血光之灾

 刘大台奶奶

 酒干倘卖无:爸爸带我接妈妈

 爸爸永远的遗憾

 自学高考:化身为坦克吧

 外一篇:姥爷家的大莹子

 外二篇:户口的故事

2岁

 计委大院

 第一次上幼儿园

 危险的一百米

 我的家庭真可爱

 房子啊房子

 外一篇:眉眉,眉眉

3岁

 几代人的玉渊潭

 搬新家:甩龙、甩龙、甩龙

 北外时光:藏好了吗

 玉娥阿姨

 玳娥阿姨

 彩云之南:去看四爷爷啦

 外一篇:四爷爷4岁

 书里落下来的小雪花

 画画儿

 一溜儿小跑寻美食

 妈妈考上北京第一外国语大学

5-6岁

 “天上飞来的副科长”

 楼下芳邻高奶奶

 匹诺曹和朋友们

 随便拿东西的孩子是小偷吗

 我的小叶阿姨

 “路伴”程刚

 萌萌寒假表现怎么样

 我爸爸是DIY达人

7-8岁

 风沙里的新娘子

 爸爸带我去“老莫”餐厅

 乱点红楼谱

 “巧夺天工”的面包圈

 保温饭盒

 世界的木赛

 笑

 出口成章

 生病

9-11岁

 雨

 那些陪我长大的“小朋友”

 一束长发的浪漫

 “好爷爷”,搬家,转学

 奇怪的停电

 一天干了三件大事

 外一篇:送给没能参加高考的你

12-17岁

 妈妈的小屋

 爸爸的“创业史”

 极度节俭哥

 助人不一定为乐

 高考,高考

 寂寞而温馨的“高四”

18-20岁

 “高四”小插曲:图书馆被告白

 圆梦:大学第一天

 班花,班花

 和妈妈在广州过生日

 减肥:为20岁的花季而战

21-25岁

 姥姥走了

 “非典”,爸爸和猫

 蠢货,拖延症,差点儿丧命

 小米豆相亲了

 噢耶!带爸爸妈妈去超市扫货

 深夜,为我而留的那盏灯

 永别了,我的大帅哥

 职场loser

 老爸上网了

 外一篇:姥姥姥爷的非典型爱情故事

 外二篇:一辈子救了三个落水鬼

26-30岁

 剩女驾到:找对象的那点儿事

 分手还是坚持

 纠结的婚礼计划

 带着爸爸妈妈去关岛结婚——婚礼篇

 带着爸爸妈妈去关岛结婚——旅游篇

 外一篇:奶奶的故事

序言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萌子,有着苏、川、陇、鲁、冀五省热血的北京妞儿,婆婆妈妈的非正统。型狮子。2012年,我在微博上晒父亲节礼物——我和老爸的30年合影,想不到,竟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关心;更想不到,会因此有机会,在今年东、西方双节交会的时刻,带着合体中的宝宝,在爸爸的陪同下登上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献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这真是送给我的宝宝的最珍贵的新年礼物啊。

实际上,这个礼物过于隆重了。央视元宵晚会节目组刚刚找到我的时候,我心里绝对是忐忑大干激动的。我质疑过——“万一大家说,这姐们儿谁啊?嗓子又不好,又不是明星,怎么最近老在电视上晃悠”怎么办?令我感动到泪奔的是,节目组觉得我的顾虑很英明,当即决定找来原唱王铮亮为我进行现场钢琴伴奏+伴唱,并让老爸陪我一起上台。有了这样专业与温情兼备的钛合金搭档,我终于能鼓足勇气,用我单薄而业余的跑调嗓,为天下父母唱出这首我听一回飙一回泪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呢?在台上唱的时候,望着对面老爸满头细软的小白发,他和老妈年轻时红扑扑的笑脸就重叠着出现在我眼前。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蓝天白杨灰瓦房的年代,爸爸和妈妈在种了核桃树、丝瓜和葫芦的小院里,一人拽着被单的一角,把小小的我兜在里面,嘻嘻哈哈地荡秋千玩。我眼前一下子是粉嘟嘟的被单遮住了天,只剩下阳光透过来的点点金斑;一下子又出现爸爸妈妈年轻快乐的脸庞和高大矫健的身影。时间转眼又跑到我的中学时代,不知不觉中英俊/漂亮、无所不能的爸妈变得平庸而琐碎,念念叨叨,柴米油盐……然后时光飞驰,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发现妈妈背影不再高挑修长,而是变得臃肿肥胖;爸爸笑眼依旧,眼角却耷拉下来,白发越来越多,黑发逐渐消失不见了……

在有大把时间和感情可以挥霍的大学时代,我为爸妈的变化而心痛不已,流了不少泪。工作后,日程被上班、游乐、恋爱、结婚占得满满当当的,想法也就少了一些;但爸妈的逐年老去是无法忽略的事实,每次注意到,我依然从心里觉得忧伤。每当我的焦虑和难过被老爸老妈发现时,他们反而都会乐呵呵地安慰我,告诉我:把我成功带大、日子过得和和乐乐就已经是时间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了,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我,他们都非常非常满足。

我和老爸的合影在网上意外走红后,我接到了儒意欣欣图书公司的邀请,来写这本关于父女亲情与成长之路的书。写稿子的一年多里,我不断与爸妈聊天,一路还原那些成长中的点滴片段。作为一个80后的排头兵,我希望读者朋友都能从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熟悉的人和事,这也将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留念和回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可能是琢磨一辈子也得不出答案的话题。只希望在这场爱与时间的旅行中,我能像老爸老妈一样,越走越从容。愿以这本书和所有读者朋友共勉。

2014年3月1日

内容推荐

2012年6月父亲节在微博晒礼物——“我和老爸30年合照”,感动亿万网友。

2013年受到北京春晚节目组的邀请,参加春晚演出。

2014马年春晚曝光温馨老照片,王铮亮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观众潸然泪下。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  

大萌子编著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是继12年首次在北京春晚舞台播放之后,这组照片再次登上马年央视春晚舞台,大萌子和父亲30年的合影与王铮亮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很多人。父母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转眼孩子长大,但曾经帅气漂亮的他们就剩下满脸皱纹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大萌子和萌爸用平实的语句,将中国百姓普通而不凡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让你笑中带泪。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爱的故事里。

编辑推荐

北京女孩大萌子的随笔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的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她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大萌子和萌爸用平实的语句,将中国百姓普通而不凡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让你笑中带泪。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爱的故事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萌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3418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405036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5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