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蒙古古城(全彩图文版)/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刘蒙林、孙利中编著的这本《内蒙古古城(全彩图文版)》是根据《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的宗旨和要求编写的,按照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脉络,以点代面,选择了云中城、盛乐城、受降城、上京城、中京城、丰州城、黑水城、上都城、赵王城、应昌城、托托城、美岱城、归化城、绥远城为代表,就其建城背景产、建筑布局、区划沿革、经济状况、社会生活、出土文物、宗教寺庙、民间传说等分别予以概述。

内容推荐

刘蒙林、孙利中编著的这本《内蒙古古城(全彩图文版)》以点带面,选择部分古城为代表,分别从其建城背景、建筑布局、区划沿革、经济状况、社会生活、出土文物、宗教寺庙、民间传说等方面加以概述。《内蒙古古城(全彩图文版)》意在面向大众的普及性介绍,不做专门研究与考证。

目录

概述

战国名郡——云中城

汉魏邑都——盛乐城

黄河屏障——受降城

契丹圣都——上京城

潢水故京——中京城

古丰都市——丰州城

大漠重镇——黑水城

草原明珠——上都城

汪古故地——赵王城

元朝路府——应昌城

津关要塞——托托城

阴山名胜——美岱城

塞外商埠——归化城

八旗军镇——绥远城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708年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了保障北方安全,防止突厥势力东山再起和断绝突厥的南下之路,决定在黄河北岸设立一条防线:并效仿汉代先例,选择险要地带专门建造三座受降城,以屯军驻兵,保卫边防。经朝廷批准后,张仁愿即率领守边将士开始修筑城堡。大家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仅用两月时间,便将三城筑成,并在黄河以北沿线修筑了大小烽堠约一千八百余座。三受降城,以中受降城为中心,东、西丽城各距中城四百余里。每城驻兵六七千人,各守要冲、首尾呼应。当时的三座受降城雄踞于黄河北岸,占据有利地势,控制了漠南地区,可谓“纳阴山于眼底,拳大漠于掌中”。

东受降城,地处呼和浩特平原西南,古代黄河与金河的交汇之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既是唐朝北方地区的南缘,又是距离中原最近的渡口和要塞。所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该城以后又被历代沿用和扩建。

据史籍记载,东受降城初建时不在现址,是在现址西北的紧靠黄河处。据说,受降城建成后,被黄河水患冲毁,最后只好向东南处迁移,重建城堡于现址。

东受降城自建成后,先后受唐朝北方的朔方道、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云州、振武军等军政机构的管辖。该城还曾是唐朝中期后统管云中、河套地区的振武军节度使的治所驻地。唐朝的东受降城一带,不仅具有屯军作战的地理条件,而且还有发展农牧业经济的自然条件。自张仁愿修筑东受降城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振武军节度使还专门派兵士疏通金河河水,来灌既农田。到唐朝中期时,从东受降城到中受降城一带,已有农田三千余顷,每年可收获粮食约二十万石。不仅解决了当地军民的生活所需,也极大地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繁莆和社会发展。

中受降城的所在地,古币尔“拂云祠”。相传,这里曾有过一座神祠,因神祠北面有一高岭叫“拂云堆”,故神祠被币尔作“拂云祠”。当时,突厥人每次入侵中原之前,都要先派人到神祠内祈祷,祭祀神灵,然后才出兵渡河,进入中原。张仁愿北渡黄河后,视神祠为吉地,选择了神祠为中心据点,把中受降城建造于此。

该城虽然建在黄河北岸,但因距黄河稍远,所以没有受到河水的威胁。历史上也末曾有过古城迁建的记载。古城虽经后期沿用,但仍保持了初建时的原貌。

中受降城自建成后,不仅与东、西受降城连成一气,拱卫黄河,而且还向北拓地三百余里,控制了大漠以南的整个局势。由于中受降城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在建城后唐朝政府曾将安北部护府迁置于此。唐中期后,唐朝的天德军、开远军也都曾在此设过治所。

中受降城,是唐朝北方地区的军事重镇,也是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有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陆路、水路,既是唐朝“参天可汗道”的必经之路,又是唐朝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通往西域各地的要冲之一。

西受降城,地处黄河故道的北岸。这里既有黄河天堑,又有阴山屏障,堪币尔“东西纽带,南北咽喉”,是唐朝北方河套地区的要塞之地。在西受降城建成之初,唐朝就将安北都护府首先迁置于此,直到六年之后,才将府治迁到中受降城,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唐朝的西受降城,和东受降城一样,也因河水冲毁而重新建造。据史籍记载,该城自建成后,不到十年,就被黄河冲毁。后在故城东面重新建造了新城。但由于离黄河太近,以后又屡遭河水破坏,至今在古城的西南角处仍可看出被河水破坏的痕迹。

西受降城自建成以后,唐朝政府就在这里推行屯垦戍边的政策。特别是在北方局势稳定后,驻城的守边将士一边积极备战,保卫边防,一边利用当地丰饶的土地和水利资源来发展农牧业生产。经过多年经营,使这里很快成为边疆一带的富庶地区。到唐朝中期时,这里的经济已相当繁莆。当时的西受降城,还经常举办各种互市贸易活动。其中,由官方在此举办的“马市”贸易尤为著名。唐玄宗时,准许突厥每年在西受降城进行互市贸易,用马匹交换金帛,成为我国古代的马市之始。

P30-32

序言

内蒙古,这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美草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经哺育了历代众多的华夏儿女。其中,一些北方民族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可大多数又在历史的硝烟中消失了,现在人们只能凭借仅存的古城遗址和出土的各种文物,想见当年的金戈铁马和草原文明的繁荣情景。我们认为,古城遗址包含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每一座古城,是解读内蒙古历史文化的一条捷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编撰了这本图书。

美丽可爱的内蒙古,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市都有深厚的感情。我们是史学工作者和文物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已有30多年,当我们撰写此书时,心情十分激动。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义务。如果通过这本书,能使关心内蒙古、热爱内蒙古的人们对内蒙古的古城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市书是根据《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的宗旨和要求撰写的。在写作过程中,面对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的500多座古城,真不知如何下手。而后我们根据内蒙古历史的发展脉络,以点代面,选择部分古城为其代表,分别予以概述;最后选定了云中城、盛乐城、受降城、上京城、中京城、丰州城、黑水城、上都城、赵王城、应昌城、托托城、美岱城、归化城和绥远城作为写作对象。在介绍这些古城时,我们从其建城背景、建筑布局、区划沿革、经济状况、社会生活、出土文物、宗教寺庙、民间传说等方面一一加以叙述。文章从物质到精神,从静态到动态,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尽力涵盖它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也尽量运用简洁的文字来使看似枯燥的古城变得活泼一些,以便能够较为生动、直观地向读者介绍内蒙古的古城文化。

我们虽从事研究工作多年,掌握了一些古城遗址的第一手资料,但远不能概括出整个内蒙古地区每一座古城的历史全貌。因此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了部分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论著,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市书是《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之一,意在面向大众的普及性介绍,不作专门研究与考证,故资料来源,除文中已交待外,不一一加以注释,请读者多加谅解。

本书中,孙利中撰写了概述,云中城、盛乐城、受降域、丰州城、黑水城、托托城、美岱城等古城内容;刘蒙林撰写了上京城、中京城、上都城、赵王城、应昌城、归化城和绶远城等古城内容。市书插图均为孙利中绘制,照片由本书作者及孔群等人提供。

由于我们的学术水平有限,加之时间和精力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少缺点,敬请读者给予指正。

编著者

2013年11月于呼和浩特

后记

《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是一部专门展现内蒙古独特旅游资源,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大众化旅游读物。

时值该《丛书》出版之际,恰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于2013年3月提出“8337”发展思路,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更好地体现这一重要的发展思路,同时满足更多旅游者和广大读者的需要,2013年初,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提议,决定重新编撰出版《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为内蒙古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尽绵薄之力。

此次出版的《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由《内蒙古古塔》、《内蒙古古城》、《内蒙古寺庙》、《内蒙古清真寺》、《内蒙古自然奇观》、《蒙古包文化》、《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民俗风情》、《蒙古族饮食文化》、《春天里盛开的映山红——达斡尔族风情》、《天边那绚丽的彩虹——鄂温克族风情》、《高高的兴安岭——鄂伦春族风情》、《内蒙古考古大发现》组成。此次出版,对2003年9月出版的《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进行了调整,将原《来自森林草原的人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风情》,一分为三:《达斡尔族风情》、《鄂温克族风情》、《鄂伦春族风情》,同时,除整合《丛书》初版时的个别分册之外,还增加了《内蒙古考古大发现》一册作为《丛书》之一种。同时,每种图书,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即将出版的《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共计13册,170余万字。

经过《丛书》全体新老作者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已圆满完成,并再次得到内蒙古自治区宗教局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在《丛书》付梓之际,我谨对付出辛劳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丛书》的出版,得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领导、各汉文编辑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武连生副总编在《丛书》的总体策划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马永真

2013年11月

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内蒙古古城(全彩图文版)/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蒙林//孙利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4125357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3273105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20
15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