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名水(世界自然地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自然地理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以水为主题,以世界五大洲为搜索范围,介绍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河流瀑布。全书语言通俗,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很强,不仅可做消磨时间的休闲阅读,也可作为旅游参考读物。

内容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与河流息息相关。黄河的惊涛骇浪拍打出了华夏文明的曙光,尼罗河泛滥出了古埃及的沃土良田,恒河流淌出了庄严华美的佛教文化,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共同孕育出一片新月形的平原,那里繁盛出古巴比伦的亭台楼阁,密西西比和亚马孙更是发展了灿烂的美洲文明。

生活中水并不稀罕,饮用时捧出甘露,洗涤时换得洁净与轻松,往来时又能提供舟楫之便。然而这并不是水的本来面目,亚马逊河口逆流而上的汹涌大潮,尼亚加拉瀑布映日的万卷珠帘,贝尔加湖如海的烟波浩淼,那才是水的伟力呈现出的自然奇观,就连传说中的神灵也会望洋兴叹。

与沉稳厚重的大山相比,水更让人觉得亲近,它好像活泼顽皮的精灵,一路蹦跳着投入海的怀抱。大汀东流而去,为什么总是这样脚步匆匆?“智者乐水”,与水相望难免会发出“逝者如斯”的感叹。

水不解人,人却懂水,天下百流千溪,总能蜿蜒出一段传说,一片风情。就让我们把这一切都印上这金子般的书页,而捧起这书页,就是捧出了一盏洞察世界的阿拉丁神灯!

目录

亚洲

恒河

湄公河

伊洛瓦底江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

约旦河

死海

贝加尔湖

非洲

尼罗河

苏伊士运河

坦噶尼喀湖

欧洲

晤士河

塞纳河

莱茵河

多瑙河

伏尔加河

亚马孙河

美洲

拉普拉塔河

伊瓜苏瀑布

的的喀喀湖

巴拿马运河

密西西比河

尼亚加拉瀑布

澳洲

墨累河

试读章节

苏伊士运河的古今兴衰

一提到埃及,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在这个文明古国里有着闻名世界的金字塔。作为最伟大的古代文化遗产,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人民的骄傲和象征。不过,在埃及还有一条与之相齐名的苏伊士运河,也同样值得埃及人民骄傲与自豪。

苏伊士运河纵穿狭窄的苏伊土地峡,这里是亚洲和非洲的连接处。远古时代这里曾有一片浅水,后来由于地壳变化,地峡隆起于地面,阻断了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联系,地峡成为平坦的陆地,它的北部因靠近海岸,形成了一连串的咸水湖、洼地与沼泽。

如果能在苏伊士地峡上开出一条运河,不就可以把通往欧洲和亚洲的航路连接起来了吗?这样美妙的理想早就萌发在埃及人的心中。公元前1880多年,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苏努力尔特三世在位期间,兴师动众地挖掘出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将红海与尼罗河连接起来。这条运河起自扎加洛济附近的尼罗河支流,利用白鲁济河的天然河道一直向东,经由大小苦湖南下,到今天的苏伊士港进入红海。后人称它为“法老运河”。公元前5世纪,埃及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曾派出5艘船只通过这条“法老运河”进入红海,最远到达了今天的索马里。

有证据显示,“法老运河”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当时用人力、骆驼、马匹在岸边拉着货船在运河中航行,随后运河被荒废。此后,法老尼科、波斯的大流士一世、托勒密帝国的托勒密二世都曾对这条运河进行过疏通。因为有四位帝王治理并使用过这条运河,所以它又被称为“四王运河”。罗马帝国和入侵埃及的阿拉伯人也都开凿过这条运河,但都未能使它全线贯通。公元8世纪时,它被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所废弃,并逐渐被沙漠风沙所堵塞湮没,但遗迹至今依稀可辨。考古学家曾在沙层下找到过古运河的堤坝,据此确定它深2米~3米,宽60米,用来行驶驳船问题不大。

辛辛苦苦挖掘出来的运河为什么会遭到废弃呢?这里的原因很多,比如沙漠流沙的不断蚕食,轻易就会填平浅浅的河道,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很多埃及人反对开掘运河。在古埃及的传说中,众神曾警告过埃及法老,修建运河会带来很可怕的后果,埃及人付出的全部努力,到头来只会给蛮族带来好处。虽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却从古到今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

近代以来重建苏伊士运河的想法是普鲁士的科学家莱布尼兹第一个提出来的。1672年,他上书法王路易十四,建议打通苏伊土地峡,这样欧洲的商船就不必再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前往亚洲了。路易十四把莱布尼兹的建议当成胡思乱想,谬论连篇,一笑置之。100多年后,另一位法国领袖非常认真地想实现莱布尼兹的设想,此人就是拿破仑。1798年,拿破仑的远征军占领了埃及,拿破仑到达开罗后,亲自带领专家对苏伊士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打算开凿一条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但由于法国人的勘探结果有误,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这就意味着建立一条没有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于是拿破仑就放弃了他的计划。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在埃及被英国的海军击败,他仓皇逃归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也就成了南柯一梦。

然而,法国人始终没有放弃过在苏伊士地峡上开凿运河的想法。17世纪以来,大英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把持着好望角,垄断了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远洋航道。法兰西帝国处心积虑地谋划重新开凿苏伊士运河,为的就是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使好望角航道失去战略价值。以恩藩廷为首的一批法国科学家曾组团来到开罗,游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开凿运河。阿里牢记着古埃及的那个传说,也清楚无论谁来开凿运河,都会成为入侵埃及的孔道,就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当时负责接待这些法国科学家的是法国驻开罗副总领事菲迪南德·勒赛普,他非常赞同恩藩廷的建议,却爱莫能助。

勒赛普出身外交世家,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逃离埃及后法国的留守官员。穆罕默德·阿里夺权成为埃及总督后,老勒赛普协助他处理了许多国际法律问题,深获信任。小勒赛普因此有机会出人总督府,与总督一家人混得很熟,其中与他最谈得来的就是总督13岁的的儿子塞得。

勒赛普成为外交官后,对埃及文明更感兴趣。有一次他乘邮轮前往亚历山大,翻到了一本法国作家勒伯尔写的《苏伊士运河启示录》,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决心实现法国人开凿苏伊士运河这个梦寐以求的计划。可惜的是,1849年他因不满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赋闲在家,空有抱负却无从实现。

1854年,穆罕默德·阿里的继承人阿拔斯帕夏(总督称号)遭到谋杀,32岁的塞得成为新一任埃及总督。消息传来,勒赛普立即致函祝贺,塞得不忘旧交,邀请他来家中做客。见到塞得后,勒赛普趁机向他提出了开凿运河的计划。据说勒赛普临行前去拜访了恩藩廷,从他手里得到了一份开凿运河的蓝图。

塞得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他的理想是继续父亲的改革事业,把埃及建成一个既现代化又拥有古老光辉的文明国家。勒赛普投其所好,对塞得说,一旦苏伊士运河开通,不仅会给埃及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完成·项自法老以来到拿破台都无法实现的巨大工程,让建筑金字塔的法老们不堪一比,让塞得总督的名声在历史上永垂不朽。

勒赛普的这番话让塞得怦然心动,就颁发给他一个“优惠状”,特许他组织一个环球苏伊士海洋运河公司,全权负责开挖运河。这个公司有权租借运河99年,之后运河归埃及所有;埃及无偿提供开凿运河的一切土地、石块和劳动力。在法国政府的极力推动下,土耳其政府(当时埃及是土耳其的属国)也批准了运河开凿计划和使用、租让运河的合同。

1859年4月25日清晨,由勒赛普率领的一支包括150位工程师、外交官、投资者在内的队伍,穿越埃及南部酷热干旱的沙漠和曼扎拉湖,到达了地中海岸。勒赛普举起鹤嘴锄,大声说道:“为了塞得帕夏的荣耀,我以环球苏伊士海洋运河公司的名义,即将凿下第一锄,启动挖掘这条将东方带往西方文化与商业的运河。”众人与他一起举起鹤嘴锄,向地面上凿下去。号称欧、亚、非三大洲交叉口的苏伊士运河,就在这样简单的破土仪式中动工了。

苏伊土地峡地处茫茫的热带沙漠上,骄阳似火,卷过地面的风中只有扬起的灰沙,嗅不到一丝潮气。在法国监工的呵斥声中,数万名埃及劳工抵挡着烈日的暴晒,吃力地挥动手中的铁镐、锄头,一步又一步地拽动着沉重的拖车,稍有停顿,监工的皮鞭就会抽上身来。一个劳工倒了下去,随即会走来两个人,一个拖头,一人提脚,将死尸运到工地的一边,草草掩埋了事。

那时的埃及人口不满400万,每个月却要向运河工地派遣6万名服役的劳工。按人口比例推算,每一个成年男子每年最起码有一个月要在工地上服苦役。由于气候恶劣,劳动条件糟糕,再加上疾病、饥饿和不时的塌方,运河修了10年,竟有12万名埃及劳工永远地倒在了运河的工地上。筑成运河的不是沙子和石块,而是埃及劳工累累的白骨;运河里流淌的不是蔚蓝的海水,而是埃及劳工的血与汗。已故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曾这样说过:“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

1869年11月17日,运河正式竣工通航。它北起塞得港,南抵苏伊士城陶菲克港,连同延伸至红海、地中海的部分,全长173千米。船舶以每小时14千米的航速行驶,约需15个小时就可以通过运河。运河最初通航时水深8米,宽22米~60米。以前从欧洲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要绕道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而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大大缩短了欧亚非之间的远洋航运。从西欧经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入印度洋、太平洋,航程可缩短6000千米以上,从黑海沿岸到印度洋的航程可缩短1万多千米,从北美到印度洋的航程也缩短了6000千米左右。从前海上船只绕道好望角,一年内只能在亚欧之间往返5次,而现在从波斯湾经苏伊士运河前往欧洲,一年可往返9次。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对苏伊士运河做过高度评价,称它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P73-7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名水(世界自然地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斌//于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04478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18.4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6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