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代巴蜀文化新研/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从巴蜀古史新证、古代西南夷的内涵变迁与族群迁徙、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政治与贸易、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与研究四个方面对古代巴蜀的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开展深入研究。书稿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着重探讨学术史野下巴蜀古史重建与新证、考古新发现视野下的巴蜀古史演进、秦汉时期“西南夷”“西夷”“南夷”的内涵变迁、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学术理路等重要问题,尝试厘清在不断涌现的新材料下,学界利用了哪些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重建古代巴蜀文化,并形成了哪些重要的研究理论,以促成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学转型。 作者简介 龚伟,男,1990年10月生,安徽含山人,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先秦史、巴蜀文化研究。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重庆市博士后科研特别资助一项。发表CSSCI学术论文十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七篇。 目录 序——跋龚伟《古代巴蜀文化新研》 前言:20世纪30—40年代巴蜀文化研究的新学转型 第一章 重建与新证:巴蜀古史问题研究 第一节 甲骨金文中的“□(特殊字体)”“蜀”及其地望 第二节 由蜀地中原青铜礼器演变说古蜀王权更替 第三节 族姓与史传:颛顼史传与秦、蜀文明交流 第四节 战国时期蜀与巴的政治关系变迁——由“大武辟兵”戈说起 第二章 族群互动与迁徙:古代西南夷研究 第一节 《史记》《汉书》中的“西夷”内涵差异 第二节 战国至汉晋时期西南夷“邛”“笮”关系探讨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笮人迁徙及与牦牛的关系 第四节 汉武帝经略“西南夷”年际考述 第三章 政治扩张与贸易发展: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第一节 汉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求通——以“西夷西道”为中心 第二节 郡县初立:“邛都夷”社会发展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三节 贸易延续:论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关系——以“邛人故地”为中心 第四章 预流与新学: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与巴蜀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 第一节 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学术理路与新启迪 第二节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偶识 第三节 三星堆青铜神坛与古蜀仙化思想的蠡测 短长书 三星堆黄金艺术品的精神世界 常璩与《华阳国志》 陈寿与《三国志》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巴蜀文化新研/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龚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350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3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202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2 |
CIP核字 | 2023204551 |
中图分类号 | K871.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