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坑(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天坑》这部长篇小说,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上,讲述了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段关于人性、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故事的主人公姚向东和钱菜花,他们的心灵纯洁,他们的爱情真挚,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灵变迁?姚向东如何从一个山里青年成长为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钱菜花又是如何以她的高尚和无私,影响着周遭的世界?这一切,都在《天坑》中得到了细腻而深刻的描绘。
作者简介
王桂宏,笔名路石,江苏省泰州姜堰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镇江市写作学会会长。1955年4月生。1973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农民,做过教师,进过军营。1978年起,先后在《安徽文艺》《前线文艺》《春台》等文艺期刊发表文艺作品,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作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野桂花》《野梅花》两部著作。其中中篇小说《无墓坟》获中国小说学会颁发的中国当代小说奖。2015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一《乡愁.泰州卷》;2016年,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二《乡愁·苏州卷》;2017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乡愁”系列散文集之三《乡愁·镇江卷》,同年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浮茶》。2018年,《乡愁·镇江卷》荣获中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目录
《天坑(上下)》无目录
导语
《天坑》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面时代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选择与挑战,每个人的内心都可能经历挣扎与变化。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见证一段历史,也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和选择。
精彩页
“救命啊……”
“救命啊……”
撕心裂肺的急促喊声从龙山天坑四周茂密的丛林里隐隐约约地传出来,消失在烟霭缭绕的崇山峻岭中,只有天坑那空旷深邃的洞中反射出一阵一阵的充满凄凉的回声:救——命——啊——
站在龙山天坑的边崖上,松江公社林业站巡林员姚建华一手拽住垂向坑里的枯藤,一手遮眼焦急万分地朝天坑里探望,嘴里用尽吃奶的力气在拼命地呼叫。尽管姚建华长得臂粗腰圆,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力气,浑厚的嗓门声调很高,但声音再响,在密密的丛林中,在起伏连绵的山坡间也传不出两三里地。姚建华急切的救命呼喊声消失在山林天籁般的鸟鸣声里。欢快悦耳的鸟鸣伴着呼叫救命的从天坑中发出的回声又传回到姚建华的耳朵里。姚建华急得浑身大汗淋漓,松开拽住枯藤的手,急切地从边崖上跳向坑边的一簇竹丛里,双手不停地使劲地搓揉着,沉重的皮靴踩得刚冒出地面的芽笋咯剥咯剥地响。姚建华后悔死了。他不知道回去怎么给老婆李花红交代。刚才掉进天坑里的这个小伙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叫姚向东,刚刚高中毕业,还不满十八岁。
姚建华是松江公社林业站的巡林员。当了十几年的巡林员,这一带的山林、坡岗、天坑、山塘还有林间的大道小路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松江公社属陵阳县域,奔腾咆哮的嘉陵江沿着两岸青绿绿的起伏山峰一路东流,到了陵阳县城的北边拐了一个大弯,从县城的东北方向穿过县城,从县城的东南方向打着旋儿流出来,流向山间的村落和古镇。流到龙山天坑山脚的大片村落附近,顺着村落和山谷向远处流去。这里的村落连成了一片,成了龙山脚下繁华的集镇。集镇因江得名,叫松江镇。1958年大兴人民公社,松江镇改名陵阳县松江人民公社,松江镇附近的大山深处散落的村落也改了名称,称为大队。龙山天坑的山腰处有一形似黑鱼的湖塘,取名黑鱼湖。湖塘不足五百米长,但比较深,湖水碧绿碧绿的。湖的上游有一大片山坪,山里打猎的人家选择这黑鱼湖依山傍水的地方建起了山寨,年复一年,山寨渐渐地成了一个有近百十户人家的村庄。由于黑鱼湖的水是从松江的一个小支流淌进松江里,加之所流过的区域到处是茂密的山林,这个山村就取名松林村。到了人民公社化时期,也顺势改为松林大队。
姚建华对松林大队这一带的山势很熟悉。他是松江公社林业站负责松林大队这片区域的巡林员。从松林大队有一条顺着山势高高低低的山间土石路通往山下的公路。松林大队坐落在龙山天坑山腰的一片大坪上。往龙山天坑攀登全是密林中的山间小道。有些地方的小道也被疯长起来的荆棘野藤缠绕着,每前进一步都要费尽力气理顺枝权,有些地方还得用巡林带的砍刀劈出一条一人行走的小路。龙山天坑位于松林大队附近的群峰中,这一带不知因为野兽多,还是什么原因,山都叫着野兽的名字。龙山附近有十几座大山头,有叫狼嚎山、狗头山、鸡鸣山的,还有叫獐子山、骆驼山的,反正说不出来头。龙山不像龙形,但大家都这么叫,习惯成自然。龙山是这片山峰中最高的一座。姚建华作为巡林员经常会在龙山天坑附近巡查。
龙山天坑是嘉陵江附近最大的一座天坑。姚建华听林业站的技术员讲过,龙山天坑像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圆桶。龙山天坑长径近七百米,短径也有五百米,曾有县里的技术人员借助仪器测量过,最深处近百米。龙山天坑从坑边往里看,沿着坑边的岩壁靠近地面的地方,呈坡形往下延伸,没有路,只有茂密的荆条和野草。半山洞处有一条小瀑布,只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由上往下流,看不见澡布。姚建华巡山十几年,从来没有进过天坑里。但听林业站的老巡林员说过,松林大队不少胆大的猎户常常会到天坑里攀崖狩猎,但不知从哪里进去的。听说这龙山天坑里野兽不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低凄地嚎叫,令人恐怖的叫声在黑幽幽的山林中回响,走山路的人听了毛骨悚然,浑身起鸡皮疙瘩。
姚建华踩着坑边的竹笋尖尖,目光盯着崖边的那棵千年的大槐树。大槐树几根主干从坑边的树丛中伸向天坑的空中。枝干足有一个成年人的腰粗,枝叶繁茂。在大枝干的中部又叉出三五根粗壮的权枝,喜鹊不知什么时候在上面垒起了一个筛子大的鹊巢。不时,有三两只花白喜鹊从窝巢里飞出来,在天坑的上空盘旋着。姚建华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巡山到了天坑时,第一个吸引他眼球的就是这坑边大槐树伸向天坑枝丫上的喜鹊窝。他激动不已,脑海里曾经一阵冲动,想爬上大槐树,爬到喜鹊窝的枝丫上去掏喜鹊蛋。但目光朝天坑下面一瞥,浑身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这个念头立即打消了。想不到儿子姚向东第一次跟着自己来巡山,看到大槐树上的喜鹊窝,竟然爬上树干,顺着长满青苔、缠满枯藤通往喜鹊窝的悬在天坑上空的枝丫上爬过去。姚建华抬头一见自己的儿子姚向东正顺着枝丫缓缓地往喜鹊窝移动,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喜鹊窝下方就是万丈深渊,顿时浑身的血液直往头上涌,心扑扑地狂跳不已。姚建华知道山林里常年不见阳光,树枝丫又滑又湿,儿子是第一次随自己来到这龙山天坑的深山老林里,他根本不知道掉下天坑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坑(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桂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25426
开本 16开
页数 9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10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212
CIP核字 202319471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3
4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