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图说新语(中国艺术史演讲集)/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凇关于中国艺术史的演讲集。全书以视觉材料为核心,以图说的方式讨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若干论题,既展示图像的特殊来源、结构和“原境”(context),又形成自己独特的阐释与讲述,是一本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的艺术史专著。 作者简介 李凇,本名李松,湖北荆州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2003年调到北京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主要著作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远古至先秦绘画史》、《陕西古代佛教美术》等。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国家最高美术奖项);2002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01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999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美术学论文奖”一等奖;2006年度北京大学教师奖;2004-2005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目录 第一辑 专题讲座与会议专题发言实录 形式的深意——再读《重屏会棋图》 读图的分歧——唐代韩混《五牛图》与其父韩休墓室壁画解读 艺术的判断与考古的鉴析——解读《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图》 “一般图像”——从永乐宫壁画终南山说起 山西寺观壁画:跨宗教的视觉文化档案 永乐宫壁画及其展览的筹备 丝绸之路:中外美术交流之道 中国吉祥图像及其“文—图—语音”对应关系 从艺术史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姜干王子云与敦煌的思考 第二辑 会议发言 “艺术”“史”还是“解释”——艺术史研究的三个维度 研究者的隐形与现形 真实的历史与艺术史的真实 中国美术史在20世纪的建构与写作 中国画是一个多元的概念 大家都是黉门客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图说新语(中国艺术史演讲集)/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20644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8 |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4 |
| CIP核字 | 2019262914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7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