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家笔下的台北/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4个部分,图文并茂地反映了我市的历史文化面貌、山水胜景及风情风物。该书收集了多位名家好手的优秀作品,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多层面展示了客家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也有利于增进两岸读者的文化认同。

内容推荐

台北位于台湾岛的北部、台北盆地中央,为台湾第一大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若由空中鸟瞰台北市,棋盘式的道路系统、交错耸立的参天高楼、星点状的公园绿带,以及终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是让人辨识这座城市的绝佳指标……

本书是“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之一,该丛书是以海峡西岸20城市和东岸台湾7个城市作为区域概念、由两岸作家共同撰写、两岸出版单位合作出版的,开创了两岸出版业界的合作新模式。

目录

探寻历史遗存

台北的故事说给你听

淡水左岸会艋胛

三大庙门护城民

炮火烟硝忆名城

美丽花园两岸赏

北台义学两书院

芝山小丘:台北缩影

老街·红毛城·沪尾炮台

漫步台北老街

走进台北迪化老街

拜访古代先贤

太古巢中拜老师陈维英

清赋建省好推手林本源

商人、思想家李春生

传教士马偕博士

不辱国格的简大狮

倒在城墙下的陈星聚

造福桑梓的郭锡瑁

感悟绿色山水

神秘的女巫之家

淡水夕照数归帆

草山樱花红

野柳风光在险峰

碧潭泛舟赏月乐

观音山上悟人生

白鹭鸶潭的呢喃

满山花笑映晴晖

北投与草山

品味地方风情

悲情城市有情天地

牯岭街:心灵回家之路

人文荟萃的士林

士林小刀名不虚发

圆环夜市

培养明星的咖啡屋

五光十色西门町

圆山漫步

雨乡贡寮

台北小言

宝岛“景德镇”

北台第一茶——文山包种茶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当台北盆地还是个大湖的时候,盆地四周散布着凯达格兰人的聚落。台北的山、湖和河流不但是美丽的家园,而且提供了凯达格兰人渔猎的场所,从那时起这块土地就孕育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福建和广东人到台湾来移垦,先民的足迹从南到北都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明证。台南府城、鹿港小镇和艋胛的繁荣,可以见证河流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也是文化的起始之处。

台北盆地有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等流经,早年因为舟楫之便,沿河的地方,开始有了街市、庙宇,城镇逐渐发展,渡船载着居民往来两岸,商船载着货物往来于大陆和南洋地区。

沿河的艋舺、大稻埕、大龙峒、锡口都曾经因为贸易往来而街市繁荣,万商云集,盛极一时。后来河流淤塞,不利航行,港口不再运作,先民也渐渐往内陆发展,足迹遍布整个盆地。

现在的台北市,分为12个行政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台北最早的一条街是艋舺的番薯市街,也就是现在万华的贵阳街。当年凯达格兰人以独木舟载着番薯登岸与汉人做生意,慢慢有了店面和街道。万华也是台北盆地最早的商埠,这个繁荣的港市,后来被大稻埕所取代。万华区和大同区有许多传统的行业,不但保留至今,而且持续发扬光大。

台北市12个行政区风格不同,跟当地的产业和先民开发的脚步有密切的关系。基隆河畔的松山,旧名“锡口”,是平埔人语言中河流转弯的地方,此地也拜基隆河之赐而繁华热闹,有“小苏州”的美称。木栅早年陆路交通不便,景美溪的渡船是对外重要的交通工具,后来有了万华到新店的“万新铁路”,要坐火车到万隆站,再转运煤台车才能入山。

淡北地区,像士林、石牌、北投,原来都是凯达格兰人的部落。北投的地热谷终年烟雾弥漫,相传曾经是女巫居住的地方。“北投”在平埔人语言中,就是“女巫之家”的意思。士林的旧地名“八芝连林”是平埔人语言中“温泉”之意。

P3-5

序言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即将付梓出版,并在海峡两岸同步发行。这是两岸出版业界携手合作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很有创意、新意、意义,可喜可贺。

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推出的“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和台湾7个代表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的历史文化,进行审视梳理和系统介绍,充分展示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丛书的出版,融合了两岸文化人的智慧,开创了两岸出版业界合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海峡、紧扣时代。丛书抓住海峡两岸27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彩片段进行遴选还原,用历史的眼光加以辩证审视,用现代的情感进行勾画叩问,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予以生动展示,使时代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现。

二是选文精当、点面结合。丛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让读者不仅感受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等两岸共同文化之根的深远影响,而且也感受了海峡城市群多姿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现实魅力。

三是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丛书以散文的手法探寻历史,注入现代人的情感,赋予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书中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作为散文佳作来品,也可作为乡土历史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四是两岸携手、创新合作。丛书从文化寻踪入手,由两岸业界携手,在图书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建立紧密合作,在推动两岸合作上具有典范性意义。

海峡两岸各界对本丛书的出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丛书题词。台湾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蒋孝严、黄敏惠以及胡志强等也为丛书出版题词祝贺。

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和平发展处于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机遇期。希望两岸出版业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文化为纽带,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谱写两岸出版业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后记

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期间,我社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就编辑、出版、发行“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台湾部分,共七册)签署合作协议。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负责按编写体例要求提供稿件,我社负责编辑出版,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负责在两岸展销发行。据了解,这种合作形式在两岸出版合作上具有独创性和开创性。

经过一年努力,这七册图书与读者见面了。它们分别是:台南(安平晚渡)、台北(艋舺风情)、台中(鹿港飞帆)、新竹(竹堑风飏)、嘉义(诸罗望月)、高雄(打狗新姿)、花莲(后山出日)。它们反映了台湾发展历史沿革,体现了台湾历史文化的总体面貌。台湾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蒋孝严、黄敏惠、胡志强等分别题词祝贺。

但因两岸书写习惯和行文模式的差异,文稿多以叙述为主,在可读性等方面与原编写计划尚有一定距离。为提高图书品质,经协商,由我社在编辑过程中,为各册增补了一些大散文作品和精美图片。不足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因编写出版时间比较仓促,我们没能与所选用的文章和图片的作者一一联系上,恳请作者们谅解。敬请大家见到本书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奉上样书和薄酬。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0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家笔下的台北/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编委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5085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0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