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何以成诗(六朝诗赋中的思想传承与意义生成)(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六朝时期的文人阶层以一套独特的、镶嵌式的方式参与了文化传承,生产了呈指数级增长的文化财富。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菱,借助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考察典故与引文,对嵇康、孙绰、陶渊明、谢灵运以及兰亭诗人的诗赋作品展开细读,探讨了它们与《老子》《庄子》《周易》,乃至《诗经》《楚辞》《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之间的复杂关联。诗人们在哲学与文学之间落笔成诗,创造性地运用了异质多样、千变万化的文本和文化资源,展现了异彩纷呈的创作才能、思想理念与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田菱(Wendy Swartz) 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著有《阅读陶渊明:历史接受范式的变迁(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2008];主编《早期中古中国:文献导读》(Early Medieval China:A Sourcebook,2014)与《中古中国的记忆:文本、礼仪和社群》(Memory in Medieval China:Text, Ritual,and Community,2018);译有《嵇康诗》(The Poetry of Xi Kang,2017);论文见于《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美国东方学会学报》《中国文学:随笔、论文和评论》《早期中古中国》等学术刊物。 目录 致谢 凡例 缩略词 导言 第一章 早期中古中国的阅读与写作 第二章 嵇康与拼装式诗学 第三章 孙绰的诗歌素材库 第四章 兰亭之游与谈玄之诗 第五章 作为互文性文本的“自然”诗人陶渊明 第六章 解读山水,游于风景:谢灵运诗赋中的《易经》 结语 附录 兰亭诗英译之一种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何以成诗(六朝诗赋中的思想传承与意义生成)(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田菱 |
译者 | 译者:郭鼎玮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111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4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2024-06-01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76 |
CIP核字 | 2022221502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52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