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小放牛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小放牛丛书》把昔日“小放牛”生活的欢乐与哀愁,真实地记录与再现出来,为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真诚对话的桥梁。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旨在追忆当我们还是“小放牛”时那些最激动人心的早期文化经验。书中的演义传奇就是最能萌发传统人文精神的土壤。

内容推荐

小放牛丛书第一辑推出三本:一曰《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主要钩沉古代儿童与青少年在白昼里的游戏与游艺活动;二曰《数百年间的那些战争》,专述近古以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种传奇、小说中最打动儿童的古代战争故事及细节;三曰《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旨在追忆当我们还是“小放牛”时那些最激动人心的早期文化经验。本书为《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

目录

姜子牙下山(孙爱月)/001

哼哈二将(李正爱)/011

土行孙(李正爱)/020

掘地见母(赵言领)/028

赵氏孤儿(赵言领)/035

过昭关(赵言领)/043

单骑救主(朱逸宁)/052

截江夺阿斗(朱逸宁)/061

义释严颜(吴金香)/070

杨修之死(朱逸宁)/079

走麦城(吴金香)/087

诸葛装神(朱逸宁)095

秦琼卖马(孙爱月)/105

小将裴元庆(孙爱月)/117

罗成之死(孙爱月)/129

智斗李道宗(朱逸宁)/140

智擒潘仁美(王萍)/147

真假杨六郎(朱逸宁)/157

狸猫换太子(戴红军)/166

陈州放粮(刘铁军)/174

五鼠闹东京(刘铁军)/184

夜探冲霄楼(刘铁军)/192

蒋平捞印(刘铁军)/200

取君山(刘铁军)/206

斧劈罗真人(阮学永)/215

挑滑车(朱逸宁)/225

岳云结义(朱逸宁)/232

江都除霸(李正爱)/240

后记(朱逸宁)/250

试读章节

于是姜子牙就在园中砍了些竹子,编了十几个笊篱,用扁担挑到朝歌城去卖。城中人很多,姜子牙心想:“这么多人,一人买我一个笊篱,这担笊篱很快就会变成银子。”于是挑着笊篱在街上慢慢走,耐心等待着买主。他根本不会吆喝,等了半天,在集市上走了好几趟,并没有一个人愿意买他的笊篱,甚至连个问价钱的人都没有。清晨赶早,只吃了一块烧饼,这么长时间下来,烧饼早消化得一干二净了。他的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天气很热,姜子牙早已渴得受不了啦!转眼间过了晌午,姜子牙又累又饿又渴,只好挑着一担笊篱,一步步挨回家。

一边走,姜子牙一边生气。回到家,一进门就把担子朝门口一撂。马氏迎了上来,问:“这个上午的生意怎么样?”姜子牙气呼呼地说:“我真不该信你的话!挑着担子在集市上受了半天罪,连铜板都换不来一个。”马氏见他生气了,还把责任推到自己头上,就撒起泼来说:“天底下卖竹器的又不是你一个人,为什么别人能卖得出去,就你卖不出去?卖不出去东西还怪别人,我看是你自己不中用!”

他们俩的声音越吵越大,宋员外夫妇远远地听见了,就过来问个究竟。姜子牙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宋员外笑着说:“兄弟呀!你们只管吃住在我家,就是吃到一百岁也吃不穷我!为什么想到出去做生意呢?真是多此一举!”马氏连忙笑着解释说:“宋大哥,您听我解释,虽然目前我们夫妻二人承蒙您的照应,衣食无忧,可这样下去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现在让他做生意是为将来做长远打算。”宋员外说:“弟妹说得也有道理,但是这种买卖不太好做。这样吧,我仓库里的小麦多得都快发芽了,你可以拿一点磨成白面挑去卖,总比卖笊篱强些。”姜太公连忙拜谢道:“多谢兄长!”宋员外说:“我们兄弟千万不要客气。”

第二天。马氏磨了一担面粉,太公挑着去卖。

姜太公挑着面,又来到朝歌城。找了一个地方放下面担子,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边看边等买主。等了一个上午,书都看了两遍,也没有人来买。天又要到晌午了,姜子牙只好收拾面担子准备回家。忽然,远处有个人喊:“卖面的,别走!我要买面。”姜子牙心里高兴起来:“今天总算没有白来!”他放下挑子,问那个人:“你要多少面?”那人说:“要一文钱的。”姜太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一文钱的面?别说是做饭吃了,就是塞牙缝也未必够吧!”那人说:“不瞒你说,我家的窗户纸破了,我想买点面,打糨糊糊窗户。你看一文钱的面打糨糊是多还是少呢?”

姜子牙无奈,只好把面卖给他。那个人还没来得及付钱,只见远处有个人骑着一匹马飞快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让开!让开!”姜子牙刚才没有注意,把面担子放在街心了。这时,他还来不及躲闪,面担子就被马踢翻了。

姜子牙叫苦不迭,忙上前去收拾剩下的面粉。这时突然一阵风刮来,把地上的白面刮得干干净净。姜子牙浑身上下都沾满了面粉,买面的人看着他哈哈大笑,说:“这一文钱我还是拿到别处去花吧!你这面里掺了土,怎么能用呢?”姜子牙恨得直咬牙。却毫无办法,只好收拾面担子回家。

回到家。马氏见面筐空了,就满脸堆笑地说:“我说嘛!一回生,二回熟,我看你就像个能人。赚了多少银子?拿出来我帮你数数吧!”姜子牙说:“能什么能?一个铜板都没赚到。”马氏说:“也许是赊出去了吧?要不然面担子怎么会是空的呢?”姜子牙说:“面筐被马踩翻了,面都洒在大街上了,又有一阵风刮来,面都刮跑了。都是你多事,叫我如何向大哥交代?”马氏一听大怒,指着姜子牙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没用的东西!我辛辛苦苦磨的一担面,就这样给你糟蹋了!”姜子牙更生气了,说:“我没赚钱反而赔了本,本来就已经够倒霉的了,又被你这个泼妇骂,真是岂有此理!”说完,伸手揪住马氏的头发举手就打。马氏也不甘示弱,伸手揪住子牙的胡子,连抓带咬地跟姜子牙打起来。她一边打,一边哭叫。他们俩的声音越来越大,四邻都惊动了。

宋员外和妻子连忙过来劝架,姜子牙把卖面的事情向宋员外详细地说了一遍。宋员外听了直摇头,说:“兄弟你真糊涂,一担面才值几个钱?犯得着为这点小事和弟媳妇吵架吗?常言道:‘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你不要灰心,我家有几十处店铺,生意都很兴隆。明天我让你来认识我的伙计,你和他们一起去经营店铺。你看怎么样?”姜子牙说:“多谢大哥的帮助,小弟感激不尽!”宋员外说:“你这样说话真太见外了,咱们哥儿俩的交情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到了第二天,宋员外将朝歌城南面的一处店铺交给姜子牙经营。朝歌南门是一处繁华地段,人烟稠密。当日酒店开张,宰了很多牛羊,准备了许多酒饭。姜子牙坐在柜台后面,等候客人上门。谁知从早上坐到中午,连一个顾客都没有招呼到!到了午后,又下了一场大雨,路上的人更少了。由于天气酷热,那些牛羊肉放得时间一长都快变味了。眼看天色将晚,姜子牙吩咐伙计们说:“今天的晚饭就不用做了,这些饭菜你们拿去吃吧!免得再坏了。”伙计们欢天喜地地吃了个饱。看着伙计们兴高采烈地吃东西,姜子牙仰天长叹:“皇天生我在尘寰,虚度光阴困世间。鹏翅有时腾万里,也须飞过九重山。”

到掌灯时分,姜子牙在灯下把账点清楚,回家的路上,碰见了宋员外。宋员外一见他就笑眯眯地问:“兄弟今天开张大吉,赚了多少银子?”姜子牙听了,脸一红说:“惭愧,今天赔了许多钱,还浪费了不少东西,让哥哥你见笑了。”宋员外说:“兄弟不必烦恼。常言道:君子达人知命,可能是你的运气还没来吧!”说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对子牙说:“今日开张,宰杀猪羊,因为天气热,客人少,所以赔本。不过没关系。这五十两银子你拿去贩卖牲口,活的东西在热天又不会坏,这次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于是姜子牙带着仆人,拿着钱,去附近的村庄买了许多牲口。当他们赶着一大群牲口回朝歌的时候,发现路上有很多人。原来,朝歌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干旱。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一起到街上求雨。求雨期间,禁止杀生。城墙上到处都贴着告示,告诉人们这几天不要杀牲口,姜子牙没有料到这一点。不多时,就有一队官兵把姜子牙辛辛苦苦买来的牲口都没收了。姜子牙呆呆地看着自己的牲口被赶走,敢怒不敢言。直到求雨的人都散了,他才失魂落魄地走回家。

一到家,姜子牙就碰见了在门口休息的宋员外。他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宋员外见他神色异常,忙叫住他,问道:“兄弟,你怎么了?”姜子牙说:“我都快没脸见哥哥您了。”宋员外说:“为什么?”姜子牙说:“大哥,我把你害苦了。今天贩牲口,路过朝歌时,没承想遇到天子求雨,说不准杀生,牲口全被充公了。我又让您损失了五十两银子,真觉得没脸见你了!”说完了直叹气。宋员外听了这话,微微笑道:“五十两银子充官,没什么大不了的,贤弟千万不要自责。天也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回到家,马氏不和子牙说话,更别提给他饭吃了。姜子牙只好饿着肚子,垂头丧气地上床睡觉。

你知道姜子牙为什么碰到这么多困难和挫折吗?原来他不是普通人,这些磨难都是为他以后成大器打基础的。不经过艰难困苦的磨难,任何人都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古语中说,上天将托付大任于一个人,必然要让他经历超常的磨炼,就是这个道理。

P5-9

序言

小放牛是农家孩子的专名,正如过去大户人家的孩子叫读书郎一样,放牛是农家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变化之大,令人触目惊心,以至于当今的中国儿童,对于放牛出身的父母一代,以及在他们身上残存的属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话语、情感与生活方式,正在走向彻底的陌生化。这很可能就是代沟在当代出现得越来越早、几代人之间裂痕越来越大的原因吧!同时,它也是我们想旧事重提的主要原因。

至于做这套书的直接起因有二:一是时常觉得自己幼小的女儿无书可读、无游戏可玩,童年生活过于贫乏、无趣。这当然不是说当下生产的儿童精神食粮不丰富,而是痛感其中的“垃圾食品”太多,它们不利于一个孩子的身心甚至是想象力的健康成长。二是想纠正一种当代成年人的文化偏见。在进化论的幌子下,人们很容易把中国农业传统的一切都贬低、糟蹋得一无是处。而实际上,大凡有过放牛经验的过来人,都可以他们最纯洁的早期生命经验证明:那小小的放牛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它的深度、丰富与完美,也绝非当今的“大风车”、“天线宝宝”等所能取代的。把昔日小放牛生活的欢乐与悲哀,真实地记录与再现出来,为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提供一个相互了解、真诚对话的桥梁,这既是我们内心一个隐秘而痛楚的愿望,也是希望达到的一个目的。

小放牛丛书第一辑推出三本:一曰《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主要钩沉古代儿童与青少年在白昼里的游戏与游艺活动;二曰《数百年间的那些战争》,专述近古以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种传奇、小说中最打动儿童的古代战争故事及细节;三曰《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旨在追忆当我们还是“小放牛”时那些最激动人心的早期文化经验。

《千家诗》上说:“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于今思之,感慨良多。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同时把它们献给那些当年的放牛娃与小二姐们。是为序。

刘士林

2005年12月30日于南京书衣坊工作室

后记

你没有听见他静悄的脚步声吗?他正在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年代,每日每夜,他总在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泰戈尔《吉檀迦利》

小时候,每天吃过午饭,我都会凝神听电台的评书节目,其中特别喜欢听袁阔成先生说的《三国演义》。时常会留连于那硝烟弥漫、旌旗飘扬的古战场,想像古代的将军们跨马抡刀。与对手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的情景。那时,我和同学特别热衷于议论古代英雄们武艺的高下、兵器的优劣。最喜欢琢磨“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的排序。还有大隋朝的十八条好汉,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情感和文化体验正是在这些说书人的口中得以传播并且一辈辈延续下来的。

后来才渐渐地明白。许多英雄豪杰的壮举其实只存在于说书人的口中。关羽的青龙大刀没有那么神奇,而李元霸的大锤,也绝不可能有那般夸张。虽然如此,我仍然不愿远离儿时的梦境。因为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与诗意的世界。当今社会中,放眼望去尽是现代技术制造的幻象,令人时常感慨传统农业文明那种简朴生活方式的一去不返。但是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实际上并不缺乏想像力,尤其是汉语言所构建的那种古典诗性境界,更是任何西方“快餐文化”无法替代的。我们如今缺少的也许只是一个释放这种文化智慧的空间罢了。

现在,我的导师刘士林先生策划了一套“小放牛”丛书。其中一卷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书中的演义传奇就是最能萌发传统人文精神的土壤。我们希望在如今现代技术文明的重重包围之中,于夜晚的篝火旁,让一种似曾相识的古典诗意能够再现。

在此,我觉得首先应该感谢刘士林老师,不仅因为这套书源于他的策划主编,同时他在写作中给我们以悉心的指导,这终于让我有了重温童年梦境的机会。而河南文艺出版社的单占生总编辑和责任编辑许华伟先生也是应当特别感谢的,因为正是他们的热情促成了这次与古代英雄们的聚会。冯保善先生在百忙之中审看了书稿。书衣坊主人朱赢椿先生则为本书做了精美的装帧设计。还有参与本书写作的众多好友,在此一并致谢!

书稿即将完成之际,忽然回首细想想,这些书中的拍案惊奇,难道不是从我们遥远的记忆深处传来的声音吗?这个声音既然已经连绵千载而不绝,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呢?

朱逸宁

2006年1月2日于南京东白菜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幕下的讲述与倾听/小放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逸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7717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187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