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养蜂人的门徒/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
内容
编辑推荐

劳拉·金著的《养蜂人的门徒/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入选“20世纪百本最佳推理小说”,包揽全部推理小说奖项。

美国亚马逊四星半评价,累计销量百万册。

在读者熟知的柯南·道尔版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结尾,福尔摩斯决定退休,回到苏塞克斯郡的山间养蜂。

十五年后,当酷大叔遇上小萝莉,莫里亚蒂鬼魂重现……

内容推荐

“第一次遇见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时候,我十五岁。”

20世纪90年代,正逢写作瓶颈的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劳拉·金收到一箱快递,箱中除了乱七八糟的各种物件,还有一堆装订好的手稿,手稿作者署名——玛丽·罗素·福尔摩斯。

一切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劳拉·金著的《养蜂人的门徒/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始于1915年,苏塞克斯。

退居乡间养蜂多年的福尔摩斯遇见了十五岁的孤儿玛丽·罗素,天赋异禀的她令他心生怜惜,决定将一身技艺倾囊相授。从此,福尔摩斯的搭档变成了一个伶牙俐齿的少女,而不再是怪蜀黍华生。

很快,养蜂人和他的门徒就接到了第一起重要案件:美国参议员之女惨遭绑架。然而,介入调查的福尔摩斯、玛丽·罗素和华生医生却先后遭遇炸弹袭击。

一错再错,节节败退。除了早已魂归西天的死敌莫里亚蒂,还有谁能将福尔摩斯逼得无处可逃?

目录

编辑前言

序曲:作者笔记

第一部 门徒

 一 两个衣衫破旧的人

 二 男巫师的门徒

 三 猎犬的女主人

 四 我自己的一个案子

第二部 实习期——参议员的女儿

 五 流浪的吉卜赛式生活

 六 一个从床上消失的女孩

 七 与辛普森小姐的交谈

第三部 伙伴关系——狩猎开始

 八 我们有个案子

 九 狩猎开始

 十 空房子的问题

 十一 另一个问题:残损的四轮汽车

 十二 逃跑

题外话 蓄积力量

 十三 世界的中心

第四部 征服——战斗开始

 十四 行动开始

 十五 分离试验

 十六 上帝之声的女儿

 十七 力量汇聚

 十八 激战

终曲 卸下盔甲

 十九 回家

试读章节

一 两个衣衫破旧的人

这一除我们之外的真正人类印记的发现,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类似于鲁滨逊·克鲁索在荒岛沙滩上看到人类脚印时的心情。

第一次遇见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时候,我十五岁。十五岁的我正一头扎在书里,一边阅读一边徒步走过苏塞克斯丘陵,几乎踩到他身上。出于自我辩护,我必须说那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而且在1915年战争年代,又是在世界上的那个部分,遇到其他人的机会极为罕见。七周的时间里,我在羊群(它们会为我让道)和金雀花丛(对于它们,我已经痛苦万分地养成了一种本能的警醒意识)中悠闲读书,之前还从未遇到过一个人。

那是4月初晴朗而凉爽的一天,我读的是维吉尔的书。拂晓时分我就从安静的农舍出发,挑了与平时相反的方向——确切说来是去东南方大海的方向——途中的几个小时里一直在与拉丁文动词角力,不经意间攀越了石墙,甚至还不假思索地绕过了树篱,原本有可能一直注意不到大海的存在,最后从一道白垩绝壁上栽落下去。

结果是,直到听到有个男人在距离我不到四英尺的地方大声地清嗓子,我才注意到这宇宙之间竟然还有其他人。拉丁文字消散在空气之中,紧随其后的是一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咒骂。我心里一惊,匆忙收拾起我能找到的尊严,透过眼镜向下打量正躬身蹲在我脚旁的这个人:是个身材瘦削、发色花白的男人,五十多岁年纪,头戴一顶布帽,身穿旧式的花呢外套和体面的鞋子,身旁地上有一个磨破的军用帆布背包。说不定是个流浪汉,把其余的财物都藏在了一处灌木丛下。或者是个怪人。反正肯定不是牧羊人。

他一句话也没说。况味显得十分讽刺。我猛地合上书,拿到身旁。

“您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呢?”我问道,“躺在那里等人吗?”

他听到这话扬起一道眉毛,微笑的样子有一种特别居高临下的意味,让人恼火。接着他张嘴说话了,调子慢吞吞的,活脱脱就是英国上层社会那些过于有教养的绅士们的标志性做派。高昂的声线;事实不容置疑:他绝对是个怪人。

“我倒是认为,我不能被指责为‘躺在’任何地方,”他说道,“因为我是光明正大地坐在一片齐整的山腰上,考虑自己的事情。因此,我无须躲避那些意图将我践踏于足下的人。”他将倒数第二个音节中的r字母的大舌音发得特别重,以挫败我的气焰。

假使他说的是别的什么话,或者哪怕是同样的话语但换种方式,我可能都只会为我的失礼而道歉,然后果断走开,而我的生活可能也会大不一样。然而,他却在无意识之中正好击中了我的敏感点。我之所以天一亮就离开农舍,是为了躲避我的姨妈,而之所以想要躲避姨妈,是因为(诸多原因中最新的一个)昨晚我们大吵了一架,起因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我的鞋子已经不够我的脚穿了,这是到达这里以来的三个月中的第二次。我姨妈个头小巧优雅但脾气暴躁,说话尖锐且为人机敏,很为自己娇小的手脚骄傲。她总让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笨拙粗野,而且还会没道理地为我的身高和相应的脚的尺寸而生气。更糟糕的是,在紧随其后的财务争端中,她得胜了。

那人无心的话语和完全蓄意而为的姿态如同一滴汽油,点燃了我郁积的怒火。我挺起胸膛,昂起下巴,一副为战斗而鼓劲的样子。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此人是谁,是我站在他的领地上,还是他站在我的地盘上,他是不是危险的疯子,抑或逃亡的囚犯,或是庄园的地主,我都无所谓。我已怒火中烧。

“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先生。”我紧咬问题不松口。

但他却无视我的怒气。更离谱的是,他似乎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他看上去只是有点不耐烦,好像是希望我能走开一般。

“我在这里做什么,您是想问这个吗?”

“正是。”

“我在观察蜜蜂呢。”他干脆地回答道,接着将注意力转回到山坡上。(P10-12)

序言

首先我想让读者知道的是,你手上所拿的这本书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是的,我是写推理小说的,但一个小说家的想象力就算再疯狂,也有其极限,况且我的想象力会早早触到极限,完全想不出这种夸诞的点子,给夏洛克·福尔摩斯配一个十五岁年纪、拥有一半美国血统的伶牙俐齿的女权主义者同伴。我是说真的:就算是柯南·道尔一心想把福尔摩斯从高耸的悬崖上推下去,那么首先将猛击这位神探脑袋的肯定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年轻女性。

然而,这并没有解释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出版。

事情开始于几年前,某天有位UPS的女快递员飞快地将车开上我家车道,让我有些吃惊的是,她拿下来的并不是我正等待的蔬菜种子订单,而是一个缠着厚厚胶布的非常大的纸箱,重量一定达到了UPS的最高限重,因为快递员不得不动用手推车才将那东西搬到我家前门廊上。我询问了她一番却一无所获,接着仔细检查了包裹上的地址确实是我家,于是才签收下来,然后拿了把厨房用剪刀剪开胶布。结果我要剪开的可远远不只是胶布,待我终于剪开箱子,各种碎片已经没过脚踝了;那把剪刀也再未恢复原状。

纸盒中是一个行李箱,一个磨损严重的老式大旅行箱,上面还带有贴纸,有些来自熟悉的酒店,有些似乎不然。(伊巴丹有丽兹酒店吗?)有人还考虑得非常周到,将钥匙插在挂锁中,又用一根苏格兰胶带缠紧,因此我便揭开胶带,转动钥匙,感觉有点类似面对写着“喝了我”字样的瓶子的爱丽丝。正当我站在那里,低头打量其中乱七八糟的物件时,我的好奇心开始发出警报。我迅速撤回手,远离箱子,疯子和跟踪狂的想法在我脑中泛出,就像报纸上的大字标题一般突显出来。我走下台阶绕行房屋,满心想着打电话报警,但是待走到后门位置时,我停了下来,决定先给自己煮杯咖啡。待杯中咖啡准备好后,我穿过房间,透过窗户审慎地打量那箱子金属上的凹痕,以及内里华丽的紫色天鹅绒衬底,我看到一只猫蜷着身子躺在那天鹅绒上。为什么一只熟睡的猫就能让我对爆炸物的担心如此迅速地消散呢?直到今天我也想不通,但事实就是如此。很快,我便跪在地上,用手肘赶走那只挡路的猫,开始查看箱中的物件。

那些东西都十分奇怪,并不是说单独的某件物品奇怪,而是说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既无规律,也讲不出放在一起的原因。有一些是服饰,包括镶有珠饰的天鹅绒晚礼服(礼服下摆有一道裂口),一件破烂不堪的男用浅褐色浴袍或是便袍,一条带有丝绸镶边、轻得不可思议的克什米尔羊绒披肩;一柄碎裂的放大镜;两片涂色玻璃,可能是一副隐形眼镜,镜片看起来特别厚,不舒服程度叫人害怕;一件织物,一个朋友后来认出是一条解开的缠头巾;一条华丽的绿宝石项链,有着黄金般沉甸甸的重量,戴在脖子上感觉像是财富加身,直到我将其摘下,拿进屋,塞在枕头下面;一枚男用条形襟针;一个空火柴盒;一根象牙雕的筷子;一本名为《1923年指南》的英国铁路时刻表册子;三块奇怪的石头;一根螺帽生了锈的两英寸长的粗螺栓;一个小木盒,上面的雕刻和镶嵌装饰描绘的是棕榈树和丛林动物的图案;一本薄薄的詹姆斯国王钦定版金箔本红字《新约》,白皮革封面已用得磨损了;一片放在黑色丝带上的单片眼镜;一盒剪报,有些似乎涉及的是犯罪案件;还有其他塞在箱子边边角角的各种零碎东西。

此外,在最底部还有一层被证明是手稿的纸页,不过只有一本能马上认出来,其余的要么是从头到脚写满难以辨认的小字的英国尺寸的大页纸,要么是一堆写着同样笔迹的不相配套的零碎纸片。每一本皆由紫色细丝带装订,蜡封上盖着R字母。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我从头到尾读完了这些手稿。在此过程中,我一直期待着解开谜团,找出寄件人是谁,等待着答案会像写有文字的玩偶盒一样自动跳将出来,但我一无所获——除了故事之外,我什么也没发现。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愉悦和眼痛并重。

我确实试过通过UPS追查寄件人,但是发出包裹的纽约分公司代理人所能告诉我的,只有寄件人是一个年轻男子,邮资以现金支付。

接下来,怀着相当程度的迷惑之情,我叠起了晚礼服、便袍和手稿,将箱子藏在衣柜中。(将绿宝石首饰放进了银行的保险箱。)

它月复一月地待在那里,过了一些年,直到一个惨淡的日子到来。当时我已经很久一个字都写不出来,隐隐感受到金钱的压力。然后,我突然想起衣柜里面的手稿,心里涌起一股嫉妒,同时又无比坚定。

我找出那箱子,从手稿堆中刨出一本,拿到书房里再次阅读,接着我被一种万分绝望的心情所驱使,其程度有如屋顶漏雨,耳畔到处都是雨声一般,开始改写。说来令人羞赧,我将改稿寄给了我的编辑,几天之后她打来电话,委婉提到稿子读起来和我其他作品不一样,我崩溃了,于是坦白了事实,让她把稿件寄还给我,接着又继续盯着空白稿纸发愁。

第二天,她又打来电话,说已经咨询过公司律师,她真的喜欢这故事,不过想读到原稿,她还说如果真正的作者出现,我愿意签署终身弃权书的话,那她就打算出版这部作品。

自尊心与屋漏的绝望之间的斗争还未及开始,就已经结束。然而,我确实是有一定的自尊心的,而且仍然认为,我作品中的叙述,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充满夸诞。

我不知道作品中有多少部分属实。我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小说还是事实,不过我却无法摆脱这样一种感觉,即它们虽然看起来荒诞,但本意是为了纪实。然而,(签署免责声明)出售这些作品总比出售那条我永远不会佩戴的华丽项链要好,当然了,如果我能接受出版一本,那么就能出版另一本。  接下来那些手稿中的第一部就得到了出版,未加任何修饰,完全保留了作者搁笔时的样貌(并且,假定是寄给我的)。我只稍稍整理了她糟糕的拼写,解决了她各种各样怪里怪气的私人速记符号。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是希望,随着这本被作者命名为《兼论隔离蜂后的研究》(如此笨拙的名字——她显然不是小说家!)的书籍的出版,我不会遭到法律诉讼,而是能得到一些答案。如果有谁知道玛丽·罗素是何许人士,能不能告诉我一声?我好奇得快疯了。

——劳拉·R.金

我费了一番不小的功夫,查阅过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找到了作者在各章节前引用的文字的出处。它们摘录自莫里斯·梅特林克于1901年出版的一本有关养蜂的哲学论著,题为《蜜蜂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养蜂人的门徒/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劳拉·金
译者 陈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24052
开本 32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7143379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8
12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16)第092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