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名家名作阅读课程化书系/快乐读书吧
内容
内容推荐
《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是一部以文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科普作品文集。这本书分析了地球的年龄,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地壳、地质等地球的基本信息,讲述了冰川、陆地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出现,解释了地震的形成与学说,探讨了地热、燃料、石油和地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且阐述了煤炭与现代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书收录的26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地球许多的奥秘,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他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1929年被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选为国外会员,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李四光在古生物蜓科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找到了中国数次冰川时期的活动证据,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学科,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两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在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目录
看看我们的地球
从地球看宇宙
地球年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据地球的热历史求它的年龄(节选)
地球之形状
地壳的概念
浅说地震
燃料的问题
现代繁华与炭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
地史的纪元
地质力学发展的过程和当前的任务
启蒙时代的地质论战
地质时代
冰川的起源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沧桑变化的解释
古生物及古人类
人类起源于中亚么
读书与读自然书
如何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风水之另一解释
序言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
精华,是文学巨匠、思想巨
擘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生命
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名著犹如一面镜子,既
能照出人的本性,又能照出
世间的美丑。名著源于现实
生活,名著中的人就是作者
对现实中的人的再塑造,名
著中描摹的人性的善、恶、
关、丑就是现实中人性的真
实反映,名著中建构的世界
就是真实世界的缩影。因此
我们阅读名著,就是在名著
中阅读自己、阅读世界。
走进名著,开始快乐阅
读吧!阅读会使你发现真实
的自己,辨识自己身上的优
点、缺点,摆脱平庸与狭隘
,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
阅读会使你练就一双智慧之
眼,分清是非,辨别美丑,
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大千
世界;阅读会培养你的审美
观,充实你的思想,使你成
为一个通情达理、身心健康
、感情真挚、品德高尚的人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
速发展的阶段,尤其需要经
典名著的滋养。为此,我们
遵从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精心选编了这套丛书。本丛
书包含童谣、儿歌、寓言、
童话、小说、诗歌、散文等
多种作品,这些作品或是指
引时代的航标,或是传承千
年的箴言,或是激荡人心的
妙笔,都能如春风细雨般滋
润每一位小读者的心田。另
外,我们精心设置了“阅读
速递”“名师导读”“名师点评
”“品读赏析”等栏目,希望
以此为同学们搭建一架通往
文学世界的桥梁,让同学们
能感受到经典名著不朽的艺
术魅力。
导语
《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名家名作阅读课程化书系/快乐读书吧》的作者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作品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讲述了地壳的形成、冰川的起源,地震的形成与预防、地球的年龄等地质问题,图文并茂,既有科学性,还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属于地质科学普及类读物。
书评(媒体评论)
亲近文学,就是亲近高
雅,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阅读,永远是聪明人的选
择,并且能让聪明人变得更
加聪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

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
的高度和宽度。从孩童到成
年,在通往一切希望之路上
,最大的捷径,莫过于多阅
读些有价值的书了。古往今
来,莫不如是。
——汉语言文学家,北京
大学教授翟民安
书籍,是生活的显微镜
,是情感的放大镜。与读书
相伴的,是心灵的呼吸、情
感的拔节和思想的萌发。阅
读,能满足我们对生活更多
的想象,能激发我们对人生
更多的憧憬。在阅读中,我
们涵养才气与诗意,丰润精
神与思想。愿你成为一个专
业的好读者!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语
文教研组长,成都市未来名
师唐霖勇
精彩页
这是一篇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进行概说的文章,它介绍了地球内部、外部的物质结构,以及人们对地球资源的利用情况,而且简述了地球形成的原因,并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提出畅想,也对青少年朋友的科技观养成寄予了深切的厚望。下面就随作者一起大略地了解一下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吧。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它是一个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个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大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最外一层,就是气圈。在这层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造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三,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其余的十分之七都是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的这一部分石圈的岩石,它们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比较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翻到地面上来了。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能够想象到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达,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只有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却有着12000多公里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眼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去勘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我们传送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的消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的物质,与我们现在生活上的关系较少。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石圈的最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事劳动的工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工厂里、矿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还要从石圈里要原料。只是跟着人类的进步,向石圈索取这些原料的数量和种类都是越来越多了,并且向石圈探查和开采这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就越来越进步了。
最近几十年来,从石圈中不断地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例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等。将来,人们还要利用原子能来推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样说来,石圈最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是不是永远采取不尽的呢?不是的。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向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另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比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了的好些方面,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开发可能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最近几年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也早为科学家们所注意,并且他们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利用地热的阶段。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高,大约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应该指出,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就是说,地下的大量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分为人类服务的光荣。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很明显,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中,一项重要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地球内部那么深,那样热,我们既然钻不进去,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怎么能了解它呢?办法是有的。我们除了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办法来对它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发射火箭到其他天体去发生爆炸,通过远距离自动控制仪器的记录,可以得到有关那个天体内部结构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从而为我们利用地球内部储存的大量热量提供可能。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名家名作阅读课程化书系/快乐读书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四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875176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0
CIP核字 2020209624
中图分类号 P-49
丛书名 名家名作阅读课程化书系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3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