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

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神武天皇就是秦朝东渡日本的徐福吗?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是谁?唐朝文化如何影响日本?《源氏物语》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日本战国都发生了哪些趣事?织田信长、德川家康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日本崇尚暴力的根源何在?……

内容推荐

读懂方能了解,了解方能战胜,孤悬岛国的前世今生,日本崛起的历史密码。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弹丸之地何以成为今日之强国?炮灰之中何以再度崛起?崇尚忠诚、谦卑为何又如此暴力、残忍?复杂多变的性情下到底隐藏着怎么的民族基因?樱花与刀锋共舞,文雅与野性共存,一幅樱花般烂漫、刀锋般冷峻的日本历史画面就此徐徐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创世纪:从绳纹到弥生

 似水的绳纹年代

 猛进的弥生时期

 亲魏倭女王卑弥呼

 大和国的脚步

 专题:神武天皇就是徐福吗?

第二章 狂飙突进:从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

 圣德太子摄政

 白村江海战

 律令社会

 遣唐使

 平假名的革命

 紫式部和《源氏物语》

 专题:神道教

第三章 武家天下:幕府的盛衰

 镰仓幕府的建立

 北条家族专权

 “神风”出没

 建武中兴与南北朝纷乱

 室町幕府

 最后的将军

 专题:武士道

第四章 英雄的血泪:战国时代

 战国那些事儿

 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

 “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本能寺之变

 丰臣秀吉

 “战国第一忍者”德川家康

 专题:忍者

第五章 江户风云录:德川氏的王朝

 江户时代

 汉学和兰学

 黑船来航

 尊王攘夷与倒幕运动

 专题:艺伎春秋(一)

 专题:艺伎春秋(二)

第六章 近代的扩张与侵略

 明治维新

 侵占琉球国

 甲午海战

 地狱之城旅顺

 日俄战争

 专题:日侵台湾50年

第七章 二战时期的日本

 “二·二六”兵变

 扶植“满洲国”

 侵华战争

 南京大屠杀

 偷袭珍珠港

 东京大轰炸

 中途岛海战

 “大和”号的沉没

 太阳旗落下

 专题:军国主义及对外侵略

第八章 战后的日本及复兴之路

 战犯的审判

 战后重建

 鲤鱼的坚忍

 50年代的日本与赤色整肃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经济腾飞与东京奥运会

 田中角荣与中日建交

 专题:茶道

第九章 跌宕的世代:80年代后的日本

 黑色首相竹下登

 泡沫经济的崩溃

 奥姆真理教的毒气

 阪神大地震

 政坛大动荡:从桥本到麻生

 专题:相扑

试读章节

似水的绳纹年代

“我们究竟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人类始终无法给出定论。每个民族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希望自己的祖先同时也是人类的祖先,日本也不例外。尤其是当绳纹陶器被发现之后,日本民族的起源问题,出现了与“源于中国大陆说”完全不同的可能。随着绳纹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日本民族起源的争论也变得愈发激烈了。

相传在很久以前,宇宙刚刚从混沌的泥浆固化为天地。天被称作“高天原”。平淡无奇的某天,有一男一女两个神灵从高天原降到地上,男的叫伊邪那歧命,女的叫伊邪那美命。他们站在天浮桥上,用滴落的汗水构成了自凝岛。后来,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就在那里结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国,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诞下日本的传说一如中国盘古开天地之说,最为日本人津津乐道,因此,日本人也常常自称为“神国的子民”。

不过,依据地质学家和考古学者的研究,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场“创世纪故事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奇异美妙,而是充满了怒海波涛的艰险和沧海桑田的无常。在距今大约1万多年前,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加之地壳运动加剧,原本森林茂密的亚洲东北部的沿海地区慢慢从亚洲大陆分离出来,经过时光的冲洗,逐渐形成了如今像蒙古弯刀般悬在太平洋上的日本列岛。

这把蒙古弯刀的刀把是北海道,刀尖是九州,刀身由四国和本州组成,近3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勾勒出其曲折多变的刀背。或许是伊邪那歧命、伊邪那美命的一时疏忽,这个爱情的结晶“大八州国”虽然模样喜人,但是落胎地却选择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所在——身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会出现变形、断裂等地质运动,继而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以及地震,所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火山运动和地震频发的国家。

就是在这样一块地质灾害多发的古老大地,从3万年前开始,日本先民们便在这座四周环海,远离大陆的孤岛上顽强地生存着。这些原始先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抵达日本的最初移民组成,一部分则来自本地先民,也就是阿伊努人。从外貌上来看,阿伊努人与典型的日本人截然不同。他们眉骨突出,毛发稠密,眼窝深陷,风俗和信仰迥异。

这些原始先民以捕猎和渔猎为生,由于工具简陋,往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居于山洞或是丛林之中,生活非常艰苦。对于这些原始先民来说,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是灰暗的,无任何精彩跌宕之处,当然,除了那些给他们带来恐惧的自然灾害。

时光如梭,2万多年过去了,目睹过台风的狂飙和地震的暴虐的原始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也被日本的史学家称为“绳纹时代”。

1960年,在九州福井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上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片刻有绳纹的碎陶片,经过碳14测定,这些陶片来自1.2万年前。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就时间而言,这种带有绳纹式样的陶器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日本成了全世界最早制作陶器的地区。也就在同一年,在日本神奈川县,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同样的陶器,经过检测,这些陶器来自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后不久,有绳纹装饰纹的陶器在日本各地陆续出土。为了方便研究,考古学家便将这类陶器统一命名为“绳纹陶器”,将同一时期的文化冠之以“绳纹文化”。

绳纹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约600~800,多为黑褐色或茶褐色。有专家认为,绳纹是表示上升的双螺旋纹,是对太阳神的崇拜符号。

以绳纹陶器为代表的“绳纹文化”从北海道到九州直至冲绳群岛均有分布,这一时期的先民以原始部落的形式聚居于沿海地区。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一样,其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狩猎和渔猎,有所不同的是,绳纹人的狩猎和渔猎工具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有了具备较远射程的弓箭以及耐用的渔网,除此之外,人们还开始用上了由兽骨制成的鱼叉和鱼钩。鱼叉安有木柄,叉头有各种不同的型式。至绳纹时代中期,在日本东北地区流行起一种叫“离头叉”的鱼叉,这种鱼叉叉头穿绳索,射中后与柄脱离,以绳索回收。考古发现,这个时期的日本先民已经大量地制造和使用独木船。

值得一书的是,绳纹时代,人们从洞穴中走了出来,建立了固定的住房。这种住房由木头支柱和草屋顶组成,被称作竖穴式房屋。早期的竖穴式房屋内没有炉灶,随着时间的推移,竖穴式房屋中央开始出现炉灶,中期以后,炉灶已经不再只是挖个土坑那般简单,而是用石块精心堆砌。

随着居住条件和食物的改善,原始村落的规模逐渐扩大,由几户人家发展至十几户、乃至几十户一个部落。绳纹时代中期,人口的增加,使先民们将原本分散的住屋集中到了一起,排列成环状,形?一个圆形中心广场,不仅有利于抵御野兽袭击,更有利于各种宗教活动的开展。

对于绳纹时代的人们来说,青春期或许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同时也令人害怕的时期,因为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们都必须拔牙,这一习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直至现今仍困扰着考古学家,但是很多人都倾向这一说法,那就是青春期拔牙是被接受为氏族正式成员时举行的一种成年仪式。

成年仪式到底是怎样的情形,已再难复原,不过通过近年来陆续出土的文物,我们倒是可以一窥绳纹人死后的世界。绳纹人死后都会被葬于离中央宗教祭祀区不远的公共墓地,除了简单的由贝壳和兽骨制成的装饰物外,一般很少有其他的随葬器物。

自从发现绳纹时期的公共墓葬群以来,绳纹人是否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便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绳纹人的成分比较复杂,很难代表作为单一民族的日本人的形象;有人质疑持绳纹人是现代日本人观点的学者,既然说是祖先,为什么在日本各地发现的绳纹时期的成年人的人骨在体质上有那么大的区别?认定“绳纹祖先说”的东京大学人类学长谷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绳纹人分布全日本之后,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使他们在人体特征上有了不同的变化。

在大学教授和官方舆论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绳纹人是日本人祖先的这一说法,即使如此,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依然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即便是日本学者,也无法将这一问题完全解释清楚。然而,对于绳纹人来说,他们更关心如何捕获食物,用什么样的贡品祭祀生灵,如何再建造一座高大的房屋,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早出晚归,日子清苦,但生活很充实。不过这一切直到一群神秘来客踏上他们的土地,来到他们面前为止……

P3-6

序言

谈起日本,年轻人的口中很快会道出这样的词语:樱花、日剧、动漫、潮流;而对于许多老者而言,更多的是对发生于六十余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痛苦记忆。作为与日本隔海相望、在近代深受其害的国家,我们当然不能忘却那段惨痛的历史。

记住历史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因如此,立足于瞬息万变、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新时代,了解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不仅仅是从中吸取其发展强盛的经验教训,更多的是从发掘其民族性格的多面性,去深刻体察对方的精神本质。

当我们将历史的宿怨暂放一边,冷静、客观地观察、品评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时,我们会发现,日本以其从不含糊的姿态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它总是能在他人所不屑的所在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日本的领土不及地球陆地面积的1/300,然而,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经济的六分之一强。日本制造的各类汽车奔驰在世界各地,日本功能齐备的各类科技产品出没于城市的楼宇间。毋庸置疑,在世界的舞台上,作为一个重要的演员,日本参演了越来越多的戏份。

这一参演的过程于日本而言,无疑充满了跌宕的戏剧性。140多年前,它还是“天朝”眼中的“蕞尔小国”,闭关锁国、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然而经明治维新,它迅速成长为帝国列强中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和竞争者,一度对世界构成军事威胁。尽管后来在美国核武器的打击下差点毁灭,但最后又死而复生,更凭着涅槃后的坚忍不拔,成为了全球的经济强国。

千年前,它师事中国,百年前,它师事西方,然而,在骨子里,这个樱花之国并不像人们惯常所认为的,一味地追寻他人的脚步——邯郸学步,终无所获。事实上,在积极地汲取先进文明的同时,日本也创造出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并传承至今——那古远幽香、动静相宜的茶道,那气态跳跃、一瞬胜负的相扑,以及那惊艳绝伦、婀娜婉约的艺伎,无不闪耀着岛国文化的精髓。

可以这样说,从野蛮走向文明,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强盛,从垂死挣扎走向兴荣发达;从年代久远的陶器、规模巨大的坟墓,到令人难以揣测的武士道精神,再到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识字率最高的国民,在这犹如白驹过隙的匆匆时光中,这个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在“大国崛起”的发展之路上展现了诸多令人慨叹的传奇。

追本溯源,对我们研究日本的发展有着彻底而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国家始终以自身独特的进取方式不断书写着辉煌与奇迹。在这个国家的面庞清晰掩映出来的同时,人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民族?它那错综复杂、曲折莫测的轨迹,又折射着怎样一种必然的途径?

很显然,若想更为彻底地了解这个岛国,我们势必要改变许多固有的传统认识,抛开诸多成见,用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读历史。就让这个孤悬海中的樱花之国,缓缓展开它的历史画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光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2993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3.0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