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会求知--中学生成功的8堂必修课(我相信我能)
内容
编辑推荐

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郑重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本书告诉你如何学会求知。学会求知已远远超越了从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汲取人类积累的知识,而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社会关系,习得民族的文化观念,学会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即知道积极意义上的“为人处世”,因为人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因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学会求知”的本质内涵。

内容推荐

学会求知,“知”在这里不只是指“知识”,而且是指广义上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对象包括人类自身及其主观世界,也包括自然、社会的外部世界。“求知”则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无终点、在实践和认识的无限往复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而“求知”的手段,从口头传授到文字印刷,从广播电视等声像技术到“信息高速公路”。已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化。“求知”的环境,则从家庭、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继之以“网上一代”痴迷的“虚拟学习环境”。

学会求知已远远超越了从学校教科书和教师课堂讲授中汲取人类积累的知识,而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各种社会关系,习得民族的文化观念,学会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即知道积极意义上的“为人处世”,因为人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因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学会求知”的本质内涵。

目录

学习要革命

1.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巨大财富

3.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工作

4.美国学生要掌握什么

5.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教育

6.让所有的孩子一起学习

7.全民教育:满足每个人基本的学习需要

学习的潜能和权利

1.学习——与生俱来的权利

2.天下没有不爱求知的孩子

3.孩子的求知欲是怎样丢失的

4.义务教育: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通行证

5.试试你的创造潜力

学习兴趣、能力和教育需要

1.经验是学习的好教师

2.把学习建筑在渴望学习的天性上

3.在“做中学”与“玩中学”

4.没有闲暇和自由,怎么有机会学习

5.发现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6.学习拒绝不道德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1.学习始于发现

2.每个人都能学会掌握

3.耳目一新的STS教育

4.科学素养还是“谋略教育”

5.大众的教育与大众的课程

6.在合作中学习

数字化时代的学习

1.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2.儿童的计算机语言:从Logo到Microworld

3.什么时候可以上网

4.我们可以去探险

5.和父母一起学习

互联网——新的求知空间

1.电脑世代

2.学会网上学习

3.社会化的趋势:个性化和国际化

4.性别与技术

5.网络自律:我们怎样去上网

教师: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1.教师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为学生创造解决问题的情境

3.尊重比热爱更重要

4.教师的特殊使命:帮助处境不利的学生

5.教师的天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开放教育——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

1.学校和教育在向世界开放

2.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3.在教育改革中进入学习社会

4.永远不要关闭重回学校的大门

培养和谐的人

1.让男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和他人

2.你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

3.两种性别,一个天地

4.不要让性别偏见妨碍我们求知

5.教育要性别公平

试读章节

在孩子学步方面,父母也是充满鼓励和希望的。首先,家长不会看见别人家一样大的孩子会走路时强迫自己的孩子走路,也不会悲哀地下结论道:“我的孩子不能走路”;第二,父母看到学步儿摇摇晃晃地走路时,不管是胆小需要搀扶,还是胆大、跌跌撞撞,父母都不会抱怨孩子不行。特别是当孩子摔倒在地的时候,没有一个家长会把这看成是孩子的失败和无能。试想,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孩子学语和学步的时候,就用成功和失败、懒惰和勤奋、聪明和笨拙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甚至不允许他们失败和胆小,还可能有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吗?也不知道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会不会一部分孩子从这个时候就变成“差生”,就成为“失败者”,甚至连走路和说话都学不会了?

感谢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认为孩子学步时的摔跤就是失败!

感谢天下的父母,没有把别的孩子的情形当成标准来套自己的宝贝!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和教师们的态度和眼光变了,家长和教师变得有些不可理喻了。

——他们非常在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或别的班的孩子比,家长常常会斥责孩子“为什么别人能考双百分,你却只能考两个99”,并用一分甚至零点几分之差在孩子们之间分个高低:甚至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没有分数作尺子,它们就不会评价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了。

——他们不再像孩子牙牙学语时能理解和宽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失败和挫折,一味把挫折和失败归于主观原因,不再像孩子学步摔跤的时候,去扶一把或者加以鼓励,而是绝对不允许失败。

——他们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

P40

序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是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任何事情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可以断言,对于走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中学生来说,是否预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意味着是否会走向成功道路。

大量的事实早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据2005年10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著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经过良好训练的毕业生的短缺,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较先进的产业无法获得更大发展。这份研究报告突出表明,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业向以服务和研究为基础的产业转型,却难以招收到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毕业生。某撰稿人甚至感叹:“中国大批量的毕业生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在服务输出产业顺利工作。”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如果你关心自己的未来,就不能不关心这条信息。这条信息说明了什么呢?开放并且正在腾飞的中国,为人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无数机会,但是,如果你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再好再多的机会也可能与你失之交臂。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的原因之一,不也与自身素质不高有关吗?

那么,当代中学生应该作好什么样的充分准备呢?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什么是21世纪的学习?什么是21世纪的教育?2l世纪的人们应当怎样学习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套《我相信我能》丛书值得一读。

为什么说这套丛书有相当高的价值呢?

第一,本丛书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在中国的一项后续活动而印行的,其目的是结合中国优秀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现实教改经验,阐发《报告》关于终身学习和教育四大“支柱”的内涵,向广大莘莘学子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

第二,四本“学会”由我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高级官员,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南照研究员共同主编。《2l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由我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博导郑新蓉教授主编。本丛书作者卜卫研究员是中国社科院大众传媒与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贺评是原《人民日报·海外版》著名记者、金大陆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等等。一流的作者阵容保证了本丛书是上乘之作。

第三,本丛书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及北京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与同类丛书不同的是,作者们虽然拥有丰富的数据,但考虑到中学生及其教师与父母朋友的阅读特点,列举了大量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并提供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走进学习时代》丛书曾于1999年9月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如今,应读者请求,修订再版该丛书《我相信我能》自会有其新的意义,因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面临新的挑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会求知--中学生成功的8堂必修课(我相信我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新蓉//卜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37777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1
丛书名
印张 7.6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