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内容
编辑推荐

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发扬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开拓进取,继往开来,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更加坚定前行的脚步。

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史册,他们的高贵精神激励后人,他们的光辉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刘加临编著的《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是一部关于我国从近代到抗美援朝时期所被大众广为传颂的革命英烈的通俗读物,共选取了十五个著名人物,主要宗旨在于评介他们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正义精神。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讲述英烈故事的通俗读物,刘加临所选为中国近代和现当代广为传颂的人物,名为《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顾名思义,本书的主要宗旨在于评介他们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正义精神。

目录

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中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

恨不抗日死的——吉鸿昌

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叶挺

党的忠诚战士——王若飞

正气浩然信仰坚定的——方志敏

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刘志丹

坚贞不屈的女共产党员——江竹筠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试读章节

李大钊在出席了北方区委会议之后也赶来参加请愿队伍,并亲自打着一面大旗走在队伍最前面。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队伍赶到铁狮子胡同军阀政府门前示威。游行队伍来到军阀政府门口,段祺瑞反动政府开枪扫射示威群众,并用大刀砍。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史家胡同小学学生周正铭等46人惨遭杀害,伤200余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李大钊当即组织群众撤退,自己也负了伤。

面对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李大钊为了使革命群众减少损失,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指挥示威群众疏散。当他看到几个受了重伤的青年倒在地上时,便一个个地把他们搀扶起来,组织力量把他们背走。直到绝大部分群众脱离险境,李大钊才随着群众朝胡同东口走去。兵警见到他,用枪口对着他的胸膛,厉声喝道: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做买卖的。”李大钊从容不迫地回答。

当时李大钊穿着长袍马褂,微胖的脸庞留着八字胡,并戴着一副眼镜,很像个商人的样子。兵警信以为真,便用力搡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做买卖到这儿来,找死呀!!还不快走!”

李大钊机智地通过了敌人的检查。

“三一八”惨案是北方大革命风暴的高潮和转折点。4月,直奉鲁豫联军荷枪实弹、杀气腾腾地开进了北京。联军随即公布的治安条例里特别规定:“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死刑!”从此,反动军阀开始向人民举起了屠刀。

此后,《京报》社长邵飘萍、《社会日报》主编林白水先后遇害,400余名爱国学生上了被通缉的黑名单,而李大钊的革命活动,尤其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将李大钊视为北方的头号“赤敌”,并下令通缉他。

李大钊并没有被反动军阀吓倒,他依然坚持组织慰问伤员、抚恤、追悼死难者,并且发表了《土地与农民》,在文章中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中极重要的力量,并进一步指出:

“中国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

李大钊还十分关注军队和军事工作,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他先后选送50多名共产党员去黄埔军校学习,他们中间许多人,如刘志丹、王一飞、李运昌、张宗逊等,后来都成长为人民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同时,李大钊还领导北方区委成立了军事运动工作小组,办了投考黄埔军校的党团员积极分子训练班,又派王若飞、宣侠父等分别开办军事学校,使党培养军事人才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另外,这一期间李大钊还频繁与冯玉祥接触,向这支封闭的旧军队注入新的革命思想,并且在军事上给以援助,使冯玉祥开始倾向于革命。成功地促成了9月17日的五原誓师,冯部宣誓进行国民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展。

不过,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在北京的时候,李大钊不得不隐藏在东交民巷的苏联使馆里,其实距离张作霖当作大元帅府的顺承王府并不远。

李大钊就坚守在这里,一条条军事情报、政治情报汇聚到这里,再秘密地分转出去。成为了连接南北革命斗争的关节点。情报的正面写上些不相干的话,背面用牛奶书写,火一烤才显得出字迹。

但是时间久了,同在东交民巷的法国、日本使馆注意到了苏联使馆里的不同寻常,于是,他们告诉了张作霖的安国军总怀念部外交次长吴晋。

1927年3月的一天,张作霖获悉“俄使馆有情况”,立刻下令“京师警察厅”马上出动,当场拘捕了七人,搜出了正在分发的秘密传单。随后,党的六处秘密机关暴露,100多人被捕。

进入4月,由于被捕的个别党内高级干部的叛变,所有一切情况都被张作霖摸清楚了。

4月6日清明节,上午10时30分左右,东交民巷东西北各路口突然来了许多洋车夫和穿便服的行路者。这种异常情况连过往行人都感觉到了异常。

11时,150多名警察、100多名宪兵全副武装分多路直丰卜东交民巷,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此后,李大钊被关在京师警察厅拘留所里。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妄图逼他供出党的机密。李大钊坚贞不屈,不仅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他的“供词”却成了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宣言书。敌人对他施用了种种酷刑,并用竹签扎他的十指。十指连心啊,剧烈的疼痛折磨着他,手指骨都碎裂了。酷刑折磨得他死去活来,敌人却没有得到一点东西,只得把他押回牢房。

在拘留所里,李大钊不放过一切斗争机会,他领导被捕的难友进行狱中斗争,向监狱的看守进行革命宣传。一个看守同情革命,李大钊争取了他,让他帮助传送消息。

一天傍晚,这个看守悄悄地塞给李大钊一封信。他打开一看,是党组织写来的。信里说,北方铁路工人知道他被捕后受了毒刑,义愤填膺,强烈要求组织一支武装,化装潜入北京,打进京师警察厅看守所,营救他和同志们出狱。党组织来信征求他的意见。

李大钊感到无限欣慰,因为工人同他心连着心。但他毅然拿起笔,借着从铁窗透进来的暗淡光线,写了回信。信中写道:

“……这种行动自然是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我的爱戴,但今天完全没有可能实现这种计划,拘留所处于重重武装戒备之中。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的,这已经是党的损失了。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做冒险的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

当党组织把李大钊的意见转告给铁路工人的时候,工人们都为自己领袖的高尚品德而感动得落泪。

4月28日,敌人用绞刑杀害李大钊等20位革命同志。李大钊拖着被酷刑折磨的身体,但仍然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目光。他面对竖立在眼前的绞刑架,仍然那样平静、沉着。

法官心虚地问:“谁第一个上绞刑架?”

P12-14

序言

这里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关于我国从近代到抗美援朝时期所被大众广为传颂的革命英烈的通俗读物,共选取了十五个著名人物,题名为《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顾名思义,本书的主要宗旨在于评介他们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正义精神。

我们伟大的祖国,近一百多年来从弱小走向独立,又独立走向富强,从一穷二白走向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进步令世界惊叹,让国人自豪。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没有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的奠基,就不会有今日的辉煌。

所以,今天的人们,应该“追养继孝”、“饮水思源”,要了解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巍然耸立的纪念碑,铭记着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缅怀,守望着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幸福。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就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丰碑;在百废待兴的创业年代,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激情和汗水创造了艰苦奋斗的人间奇迹。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史册,他们的高贵精神激励后人,他们的光辉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些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永远不忘他们矢志不灭的遗愿和追求;其意义更在于教育和激励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升华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理想信念,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要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发扬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开拓进取,继往开来,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更加坚定前行的脚步。这样,才能让革命先烈含笑九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加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99283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4167368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4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