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专病通治方与病证合参临证应用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论述专病通治方和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理论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辦病论治是专病通治方组方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则是临床正确运用专病通治方的前提。本书通过对古今文献中内科专病通治方的收集、归纳、整理,勾勒出专病通治方的发展脉络,对运用专病通治方的理论基础——中医辨病论治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辨证论治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 作者简介 陶晓华,男,出生于1963年10月,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现代中医临床》编委等职。从事《伤寒论》及中医古籍的教学、研究和中医临床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或编著十余部,培养毕业研究生三十余名。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一、何谓专病通治方 二、专病通治方的发展源流 三、研究专病通治方的目的和意义 四、如何进一步研究专病通治方 第二章 辨证论治 一、基本概念 二、辨证论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辨证论治的优越性 四、辨证论治的局限性 第三章 辨病论治 一、基本概念 二、辨病论治的形成和发展 三、辨病论治的优越性 四、如何完善辨病论治 第四章 病证合参 一、病证关系 二、病证合参运用的概况 三、病证合参的具体应用 四、病证合参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专病通治方医案选按 感冒 盗汗 衄血 便血 不寐 脏躁 痫证 泄泻 脱肛 痢疾 黄疸 积聚 鼓胀 头痛 眩晕 巾风 膏淋 消渴 尿频 遗精 痹证 附录1 中医内科专病通治方选录 感冒 癫狂 癫痫 噎膈 痢疾 黄疸 鼓胀 疟疾 消渴 遗精 阳痿 附录2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专病通治方与病证合参临证应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陶晓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2223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5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4 |
CIP核字 | 2022076367 |
中图分类号 | R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