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两唐书吐蕃传译注(修订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旧唐书》与《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中两部重要的官修唐代史书、旧新唐书中各有一部《吐蕃传》,是迄今为止记述吐蕃早期历史的最详尽的文献资料。与旧新唐书的总体特点相同,《旧唐书·吐蕃传》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史料,而《新唐书·吐蕃传》则具有“事增于前、文省于后”的优点,两篇《吐蕃传》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对研究西藏早期历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旧新唐书均属古籍,为使关心西藏历史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能够读懂《吐蕃传》,译注者将全书按历史分段,全译成白话文,并对文中涉及的年号、职官及生僻字等做了详尽的注释,重要事件皆有背景解说,对古代人名做简介、附译音,古代地名均做考据并将今名附后。全书注释可谓详尽准确,具有学术性,对研究西藏史中使用官修古籍信史是一种普及,亦能起到工具书的作用。 作者简介 罗广武,1948年出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在海军部队从事技术侦察工作十五年,在党校任哲学教员三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十六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工作七年。编著有《新中国民族工作大事概览(1949—1999)》《新中国宗教工作大事概览(1949-1999)》《中国民主党派大事通览(1949-2000)》《新时期统一战线问题研究》《西藏地方史通述》《简明西藏地方史》《藏学文献书目题记》《在藏七年》等,凡650万言。 目录 修订版前言 新旧唐书吐蕃传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初版前言) 凡例 旧唐书《吐蕃传》上 吐蕃松赞干布、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吐蕃芒松芒赞、都松芒波杰,唐高宗李治、武后时期 吐蕃赤德祖赞,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时期 吐蕃赤松德赞,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期 旧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赤松德赞(续),唐代宗李豫(续)、德宗李适时期 吐蕃牟尼赞普、赤德松赞、赤祖德赞、达玛,唐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及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时期 新唐书《吐蕃传》上 吐蕃松赞干布、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吐蕃芒松芒赞、都松芒波杰,唐高宗李治、武后时期 吐蕃赤德祖赞,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时期 吐蕃赤松德赞,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期 新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赤松德赞(续),唐代宗李豫(续)、德宗李适时期 吐蕃牟尼赞普、赤德松赞、赤祖德赞、达玛,唐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及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时期 吐蕃赞普世系唐朝皇帝世系公元纪年对照表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两唐书吐蕃传译注(修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译者:罗广武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1035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2 |
CIP核字 | 2021224696 |
中图分类号 | K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