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片小树林/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一梅编著的《一片小树林/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是长篇儿童纪实小说。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继儿童成长小说《城市的眼睛》之后,沉淀多年、倾情奉献的报告文学作品。以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发展为背景,在实地采访该校大量师生的基础上创作,作品通过木青老师扎根农村的故事,谱写了一曲“中国梦”实践者的一首充满激情的赞歌。

内容推荐

王一梅编著的《一片小树林/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是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之一,《一片小树林/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描绘了最纯真的中国乡村小学,塑造了理想中的教师形象,讲述一代师范生的教育梦想。

20世纪80年代初,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的杨瑞清来到五里村小学担任村小教师,面临的状况是学生不要上学,学校无校舍、无教师、无资金。

无助、自卑、放任、孤独是当时五里村小学生面临的状况:

无助的男孩杜斌斌,留级生,贫困的家在窑洞里;

自卑的男孩颜海军,留级生,不小心弄断了杜斌斌的手指,就更加自卑;

孤独的女孩曲小琴,“秧侉子”的女孩,父亲去世让她陷入孤独,外乡母亲最终带着她去了异乡;

放任的朱大洲,看不惯老师的做法,与老师对着干。

最终,他们都被大男孩式的校长杨瑞清、讲故事的陈天龙老师、永远住在学校的刘奶奶……这样一群老师和校工用真挚而执着的爱,渐渐带入希望的、温暖的生活,他们一起种树、盖校舍……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坚守营造了一所属于农民孩子的快乐校园。

目录

1 浦口的背影

2 五里村小学

3 看云的大男孩

4 那年夏天

5 老校长

6 新学校

7 “江南七怪”

8 黑脸天龙

9 闯祸

10 三支彩笔

11 窑洞里的一家人

12 家访

13 快乐家园

14 取消留级

15 校长调走了

16 一辈子

17 壁画

18 趴根草

19 相信

20 还能更精彩

21 毕业证书

22 留下

23 男孩的地图

浦口日记:80年代的故事(代后记)

试读章节

“你怎么知道?”

“杨校长也教过我们,他以前给我们上音乐课。”

两人一路说着,已经到了一个窗口,窗下开满了栀子花,窗口放着一棵大叶子的绿色植物,像大菠菜。

“这儿一定是杨校长的办公室。”朱大洲肯定地说。

“你怎么知道?”文敏敏惊讶地说。

“杨校长办公室窗口一直都有栀子花,窗台上一直都有‘大菠菜’。”朱大洲说着,喜悦起来,看来,老师是一点也没有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

的是他的背影……

整洁的教室里,副校长刘平正在和同学们朗读《背影》。

三十多年前,刘平也是这里的学生,而如今,他成了这里的副校长,和当年的校长杨瑞清成了同事。他从这里出发,又回到了这里。确切地说,他从当年的浦口镇五里村小学出发,又回到了五里村小学,如今的行知小学。

五里村,有着阡陌纵横的田野,更有诸多传奇故事。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时,五里村曾是制造火药的地方。楚霸王项羽的传说更使得这个小地方具有一种特别的苍凉感。

从小刘平就听村里会说书的陈家人讲项羽的故事。在浦口人的故事里,项羽兵败垓下,一路逃到了浦口,在“高望”这个地方望了望源源而来的追兵深感英雄末路最终自刎在乌江边。项羽虽败了,却也死得明白、壮烈,当时乌江边的亭长愿意渡他过江,他却宁可死也不愿意回去,因为他觉得自己愧对江东父老,英雄气短,留给后人万千感慨。

尽管这里曾经是轰轰烈烈、策马奔腾的沙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却成了一个偏僻的小乡村。五里河缓缓流淌,人们洗衣织布,割草耕作,生息轮回,安安静静,恍惚间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纷退场,绿色的田野中铿锵的锣鼓声渐渐湮没。

只有一代一代的陈家说书人仍在大树下说着传奇故事,传到陈天龙老师这一代,说书人当了老师,也算是光宗耀祖了。陈家的故事给小村人带来茶余饭后的许多乐趣。

刘平背着一个有五角星的黄书包,听故事听入了迷。大树在半山腰,半山有一块平地,五间平房排成一排,树上一口大钟,敲起来“当当”响,全村都能听见。这便是五里村小学。

校长黄有庆祖上办过私塾,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

朱大洲认识刘平。刘平比朱大洲高一个年级,是班长,学习尖子。小时候的刘平,前额的头发剪得又平又直,有些西瓜头的样子。如今的刘平,浓密的头发像盖子,罩着瘦削的脸庞,依稀仍有小时候的模样。

刚好下课,刘平在走廊遇到了朱大洲。

“大洲——”刘平猜想到文敏敏带进来的应该是小时候的伙伴大洲。

大洲的父亲是村长,说话间很有领导模样,大洲从小效仿父亲的做派,成为孩子王。

“刘平——”朱大洲和刘平打过一架。凡是打过架的,朱大洲一个都不会忘记,见了面还格外亲热。

“下课了,走,带你去见杨校长,他等你好久了。”

穿过教学区是一片小树林。这是一片笔直向上、绿叶茵茵的杉树林。看到这片小树林,朱大洲一阵激动,像小时候那样,欢快地奔进小树林。他记得这里总共有一百棵杉树,是他小时候和老师们一起种下的,当年一人高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高过了旁边平房的屋顶,树干呈现出干净的红褐色。阳光透过碧绿的针叶,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林间光影交叠,一旁灰黑色屋瓦上覆盖着一层杉树棕色的落叶,几只麻雀正跳跃着在落叶间觅食。

“这是我们当时的教室哦。”大洲走向树林边的那排平房,从窗户向里面望了望。屋子里桌椅搬空了,墙壁上黑板却还在,窗户也还是当年的样子。

P18-22

后记

在这之前,我从未采访过任何人。平常的生活中,我都是回忆往事、穿越时空地编织成我的童话。然而,2010年6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编辑陈文瑛带我走进了一个现实与梦想交织的地方,让我开始书写这个真实的故事。

2010年6月1日 晴

上午的阳光有些刺眼。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地的香味。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过“六一”,这一天,他们在校园里自由活动。

“你们校长去哪儿了?”我“捉”住一个女孩问。“刚刚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只白蝴蝶,可是那只白蝴蝶死了,校长很伤心。”女孩手里拿着饭盒,饭盒里端着水,正在给青菜浇水。

青菜叶子被虫子吃得像一张网。“这棵青菜都变成这样了,你还给它浇水?”

“校长说,这是青虫的家,小青虫在这里长大,很丑,但它会变成美丽的白蝴蝶,它就飞啦,飞啊,飞啊,飞啊——”女孩说完旋转着走远了,她的裙子飞起来,像一只蝴蝶。

我们认识了一个会为白蝴蝶伤心,会给孩子们讲述青虫变蝴蝶故事的校长——杨瑞清。

2010年6月2日 多云

丁跃生是杨瑞清请进校园种荷花的农民,后来成了荷花大王,他的荷花上了世博会。杨瑞清校长带我们去看丁跃生的“艺莲苑”,就在学校隔壁。

杨校长告诉我们一个千瓣莲的故事。

千瓣莲是莲花中最晚开花的,别人认为它开不了花,或者不开花了,都对它失望了。其他莲花都开花了,千瓣莲依然默默地在一个角落,人们甚至遗忘了它。突然有一天,其他的莲花都开完了,千瓣莲却开花了,有上千个花瓣,比任何一朵花都美丽。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是千瓣莲,教师要学会等待。”杨瑞清校长说。

2011年6月6日 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片小树林/漂流屋王一梅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一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83572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4078385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