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千江有水千江月(张晖纪念文集)(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界的杰出青年学者张晖的学术论文纪念集。张晖(1977—2013)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培养的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青年学人。他的治学领域主要涉及明清诗文、词学、近代文学、诗歌理论等,其《龙榆生先生年谱》《中国诗史传统》等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的经典著作,享有国际声誉(其中,《中国诗史传统》已列入2021年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进入翻译阶段)。张晖在这个世上虽然只度过了三十六年的时光,但他的学术生命长青。过去的十年岁月并没有让他的学术褪色,反而更加显示出了宝贵的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他所指出的一些重要的学术现象,他尝试解决的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仍然得到学界的重视,特别在一些年轻学人中得到了热切呼应,这也证明了他的学术生命力。2023年是张晖逝世十周年,本书由张晖的至亲、师友负责编纂,特邀中国古典文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相关领域论文,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纪念张晖的人生态度、工作精神和学术情怀,以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治学传统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目录 时代的声光 ——记张晖和张晖奖学金(代序) 论“国粹”与“香艳” ——民国初年南社与抒情文学传统的发现与重构 由《唐诗解》到《汇编唐诗十集》:论唐汝询的唐诗选学 词学反思与强势选择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 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 情景交融与古典诗歌意象化表现方式的成立 论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晚明竟陵派钟惺、徐波交游诗文汇次 王国维《壬子三诗》稿本考论 《桃花扇》西游记 ——从《容美纪游》看明清之际西南土司的认同政治与文化经营 俞樾晚年诗作与过渡时代的文学感知 属辞比事:判例法与《春秋》义例学 落叶哀蝉曲:珍妃之死、香草美人、家国之喻 沈尹默《寺字韵唱和诗》的文献学视角 从《双笠图》到《孤笠图》:论周济、汤贻汾之交谊及其词史意义 当时事进入新戏 ——《孽海波澜》与北京济良所 龙榆生与现代词学目录学的建立 旧而能新:女诗人施淑仪的世界 论刘峻《自序》及其在骈文史上的回响 “深美闳约”:张惠言的词学典范理论及意义 新见戈载《翠薇花馆词》三十四卷本考释 曾国藩的读书功程与诗文声调之学的内化 词体革命:创作思路与理论建构 附录 可敬的小书——张晖和《帝国的流亡》 张晖读书生活散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千江有水千江月(张晖纪念文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霖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676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77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首版时间 | 2023-03-01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02 |
CIP核字 | 2023026173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