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内容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五代末期军阀割据、社会动乱。赵普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供职于宋太祖赵匡胤幕府,后来成为赵匡胤幕府的谋主,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为其出谋划策,为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赵普一生历经太祖、太宗两朝的建元改制与宦海沉浮。太祖在位时赵普曾独相十年,为宋朝的政治建制立下不朽功勋。太宗即位后又相三年,去世后尽享哀荣。

作者简介

王淳航,历史学博士。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南京历史学会理事。现任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副编审。入职以来,主要从事文史图书策划出版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主持多项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参与撰写《南京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第二作者)。

精彩书摘

本书的传主是辅佐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建国兴邦的重要谋臣赵普,此人为大宋朝开国元勋,也是宋初文臣之中较为有名的一个。他一生之中三次为相,在宋初政治斗争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很大。世人知道他多因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而赵普其他人生故事,则似乎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有待于我们去找寻那段已经化为宋朝往事的历史人生。

赵普(922—992),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市)人,生于五代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是五代到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也是北宋著名的开国功臣。后来官至中书令,死后谥号为“忠献”。在他死后六年,也就是998年,被当时的宋真宗追封为韩王,并于次年得以配享宋太祖庙庭,所以宋代人写的文字里,常常称赵普为赵中令、赵忠献和赵韩王等。赵普出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北方战乱频仍的时期,而他去世的年代,则是北宋王朝已经初步奠定基础的时段。赵普作为北宋开国功臣,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孟子说:“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就是这篇引子需要交代给大家的。

我们就先从赵普籍贯和出生时间来介绍他所在的地理坐标和时代归属。赵普是当时幽州蓟县人,也有一些记载说他是“蓟州人”,甚至说他是“常山人”“山东人”乃至“中山人”,但历史记载比较集中的还是认定他是“幽州蓟县人”。幽州蓟县,也就是现在北京西南地区,蓟县在唐至五代与幽都县同为幽州治所。赵普出生的时间,按照当时通行叫法,是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但实际上幽州这时已经隶属于晋王政权,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李克用被封为晋王,在唐被后梁灭亡(907)、李克用去世(908)后,李克用的继承者其长子李存勖,一直使用着唐末唐昭宗李晔启用、唐哀帝李柷袭用的“天祐”年号,表示自己是大唐正统。

我们这里宕开一笔,先说说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世仇”,也可以说是李克用天祐五年(908)离世前的“遗恨”。很多人都知道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描述李克用去世前将儿子李存勖叫到跟前,把三支箭交给他,并说道:“梁是我的仇人,燕王由我扶持,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报仇。”这里面,梁就是朱温,朱温这时候已经建立了后人称之为后梁的政权,改掉了唐僖宗李儇赐名“朱全忠”而用了“朱晃”这个名字,李克用与之争斗了二十多年;燕王就是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他们本是李克用所扶持,却反复无常,依违于李克用和朱温之间,让李克用痛恨;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与李克用约为兄弟,没想到却背叛了李克用。这三方势力,都是我们下面将要提到的,也是深刻地影响着赵普出生前后幽州地区形势的力量。

所以,赵普出生那一年,在李存勖看来,应该被叫做天祐十九年(922)。李存勖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到赵普出生第二年(923)四月重建唐政权,史称后唐,灭掉了世仇后梁政权。赵普去世于992年,也就是宋太宗淳化三年,享年71岁,这时他的故乡已经隶属于辽。因为在后唐清泰三年(936),当时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与当时皇帝李从珂争夺政权,而于当年十一月称比他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为儿皇帝,并将包括幽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政权(辽国当时称为契丹),并于自己称帝后的后晋天福三年(938)十一月正式割让。所以赵普也没有机会归葬祖籍,而是葬于洛阳“北邙之原”。

通过对赵普生卒年和出生地、归葬地的简单勾勒,我们可以看到赵普的一生,其实正是他所处时代的缩影。而赵普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反映了他处于一个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时代。赵普出生时,套用《三国演义》中那句著名的话,真的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曾经辉煌一时并创造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元和中兴的大唐王朝,已经被曾经参加了黄巢起义、后又投靠唐朝的草莽英雄朱温亲手埋葬,大分裂由此开启。朱温亲手建立的后梁王朝仅仅存在了17年光景,到这时也已经是日薄西山,却是整个五代——被后世认定为正统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国祚最长的一个。而与后梁长期对峙的晋王政权,其实是后唐政权前身,其统治民族还不是传统汉族,而是沙陀族,这个民族原是西突厥处月部,当时文献将沙陀原来的名称处月,译写成“朱邪”,并以“朱邪”作为沙陀统治者氏族的姓氏。他们在唐初跟随朝廷征讨高丽、薛延陀、铁勒等部族,后来则被吐蕃追击,最终被安置在太原附近。及至唐末,沙陀族首领被赐姓李氏,沙陀族迅速地在今山西北部的代北崛起,并成为唐末五代一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以至于五代中除了后唐,后晋和后汉政权的建立者石敬瑭和刘知远都是出自于这个部族。

前言/序言

宋朝的魅力,势不可当,有越来越多的人爱读宋朝故事,这从“宋朝往事”第一辑的受欢迎程度也可见一斑。10位青年学者,以自身长期积累的学术优势,通俗而不媚俗、讲史而不戏说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因此,在辽宁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延续前缘,继续组织撰写了“宋朝往事”的第二辑。

关于宋朝的一般性概括,在第一辑总序当中已经说过了。说过的话,多数情况下,理所当然不应该重复。但是下面这段话,是我们两次编撰“宋朝往事”的共同圭臬,所以请让我再次引用孟浩然的这一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因为它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情和缘起之思。我们就是想通过人和事两方面,与读者诸君讨论宋朝的独特之处。宋的风雅、宋的政事、宋的富庶,都体现在人和事之中了。没有那些独特的人,风雅不可见;没有那些风雅之士的行动,政事不可知;没有那些百姓的努力创造,富庶无可求。想要全方位地观察宋、了解宋、欣赏大宋之美,就请和我们一起来回首宋朝往事。

面对浩瀚宇宙,面对苍茫大地,面对漫漫人生,我们的内心常常涌起一种深远庄严之感,不由得想去探究和思考。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只有人类才渴盼了解自身,试图了解自己的过往。而有着世界上最长久、最多历史记载的中华民族,也算得上是最愿意了解自身历史的族群之一。与过去的历史人物、事件建立起属于我们自身的沟通管路,唯一的渠道和办法,就是读史。读其书,想其人,念古人或雄壮或卑微的一生,感慨万千,油然而生的一种复杂情绪自会弥漫胸间。这大概也是想了解历史、阅读历史的普通读者常有的心境。

不过时移世易,大多数非专业读者,基本已经不再能识读繁体字了,更不要说能较为畅达迅速地理解文言文。而处于压力极大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状态都是每日疲于奔命。让有阅读渴望的各行各业读者,都能重新从工具层面开始入手研读,实在是不可能的奢望,也是强人所难。但是满足爱读史的读者的渴求,是我们这些从事专业研究的职业学者仍然不可忽视的职责所在。所以回首“宋朝往事”,提供一种虽然是“快餐”,但尽量做到最佳的“快餐”,就是我们这些职业学者试图为其他行业读者做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贡献。

在第一辑的基础上,我们再次选择了五人五事,同我们亲爱的读者一道,再次进入宋朝的天地时空。赵普、包拯、狄青、陆游、文天祥这五位代表性人物,就此进入了读者诸君视野。赵普是宋朝开国元勋,也是宋初文臣之中较为有名的一位。他一生之中三次入朝为相,影响很大。世人知道他,多以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他长于吏道,善于出谋划策,“智深如谷”,开国大政多依赖于赵普的策划。我们在已经了解赵匡胤的基础上,自然也要了解一下这位开国谋士。包拯在明清以后,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是为政清廉、公正执法、断案如神的象征,民间呼为“包青天”。以他为主角衍生出的历史演义、戏剧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为数众多且历代相传。戏说虽然于史无证,却激起我们窥探历史上包拯究竟是何种模样的极大兴趣。狄青从一名出身低微的基层农家子弟应征入伍,一无权二无势,通过自己精湛的武功、高妙的指挥能力和优良的人品,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奋不顾身的突出表现,成长为接近权力巅峰的枢密使,是底层小人物逆袭的典型,后代小说家甚至以他为主角写成了诸多小说演义作品。传说狄青是武曲星下凡,与文曲星下凡的“包青天”一起享誉天下。陆游是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学习和背诵过那首千古名诗《示儿》,他一辈子渴望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但是时代没有给陆游这样的机会。以南宋大历史,以宋金和战历史来做背景,我们才能发现一个真实的陆游。文天祥更是我们常常耳闻的人物,为了匡扶南宋这座将倾的大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依然志向不改、视死如归。文天祥伟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华历史上铸就了一块无与伦比的正气丰碑,内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观文天祥一生,无负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

与五人同时,就是我们常常想了解的“大事”。这些大事,在宋代历史上也极为关键。女主临朝、更化到绍述、宋夏之战、襄阳保卫战、崖山暮光,是我们观察宋朝、了解宋朝不可缺少的环节。宋真宗皇后,章献明肃刘皇后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有名的皇后,关于她的故事,最著名的传说就是“狸猫换太子”了,而这只是个编造的谎言。事实上,刘皇后作为宋代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远比“狸猫换太子”更加精彩。熙丰变法由神宗与王安石共同发起,最后到了神宗的儿子手上,却逐渐由改善宋代民生、行政、财政、兵政的大目标,转而成为朝廷清除异己与聚敛财富的工具,丧失了它的正当性,而这一切还是在继述神宗之志的旗帜下进行的。借着更化到绍述之名,大宋这一艘漏水航船驶入了更加风雨飘摇的末路。而自宋建国起,宋朝与党项李氏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西部边界也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直到李继迁公开与宋朝决裂。党项李氏逐渐壮大,并建立西夏,发展成为足以抗衡辽、宋的地方政权,宋朝西部边患几无宁日,它们之间漫长曲折的战争故事也陆续上演。宋元之间,襄樊之战则是南宋灭亡的关键。让我们一同进入宋末的历史世界,看看身处其中的人物如何抉择,观其言,察其行。在13世纪末的欧亚大舞台上,从全球视角,看看襄樊之战的前因、后果、始末与影响。襄樊之战之后,元军继续南下,宋人多路义军闻风而动,试图收复故土,好不热闹。但元军一路直下,鏖战五十年,四川最终陷落。宋廷退守崖山,张世杰摆一字长蛇阵,决战一日,十万军民漂尸海上,南宋彻底灭亡。遗留的大宋忠臣遗民,或以生命为国尽忠,或以生命为国招魂,只留待我们后人唏嘘南宋的往事,或叹或悲或感慨。这样的五人五事,让我们再次以立体形式勾勒了大宋面貌。让我们11个人继续努力,期待读者诸君与我们一起走进宋朝,在大宋场景之中,回味历史的波澜壮阔。

经过上一轮的磨合,与10位作者已经形成了默契相知。在辽宁人民出版社蔡伟编辑的再次鼓励下,我们继续承担了撰写工作。还是同样的希望,希望我们11个人的努力,能让您对真实的历史多一点了解。感谢陈俊达(吉林大学)、黄敏捷(广州南方学院)、蒋金玲(吉林大学)、刘广丰(湖北大学)、刘芝庆(湖北经济学院)、仝相卿(浙大城市学院)、王淳航(凤凰出版社)、王浩禹(云南师范大学)、张吉寅(山西大学)、赵龙(上海师范大学)等一众优秀青年学者(以上按姓名拼音排序)加盟此系列的撰述。虽然刘云军教授因为撰述任务太多未能参与,非常遗憾,但仍感谢刘云军教授在不同场合给予的大力支持!最后,亲爱的读者,我们一群作者贡献全力,希望能为您的读书生涯增添一点乐趣!让我们一起读宋,知宋,了解宋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淳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106096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23-02-01
首版时间 2023-02-01
印刷时间 202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44
CIP核字 2022199282
中图分类号 K827=44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