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融合与再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中的宏大叙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讨论了“宏大叙事”概念在西方理论界的生成,以及它在中国“理论旅行”过程中发生的误读和错位,并借以探讨文学史意义上的90年代文学宏大叙事背后的文学史逻辑。本书突破“多元再生与一元解体”的当代文学史成见,以“融合与再生”再现当代文学史的复杂生成,重点研究了90年代长篇小说“启蒙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叙事”两类宏大叙事形态的变化演进,并探索了其在宏大叙事语境下的“叙事空间塑形”和“时间经验再现”等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于《文学评论》等刊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于《收获》《当代》《十月》等刊发表小说数十篇。获紫金山文学奖等,小说入选201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主要著作有《批评的表情》《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研究》《屠刀下的花季——南京1937》《影视作品分析》等,获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铜奖。现供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目录
绪论 终结或重构:中国文学的历史境遇
上编 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宏大叙事综论
第一章 现代小说的“宏大叙事”问题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下的“宏大叙事”争论
第二节 小说形态中宏大叙事的审美特质
第二章 90年代长篇小说宏大叙事呈现形态
第一节 宏大叙事的双重误读
第二节 宏大叙事的复杂表现形态
中编 宏大叙事思维之一:启蒙再叙事
第三章 反思与有限个体性:启蒙再叙事的表述
第一节 反思:启蒙叙事原则之一
第二节 有限个体性:启蒙叙事原则之二
第四章 “重建共识”:启蒙与革命的“关联”形态
第一节 “历史和解”与“意识融合”:王蒙的反思性写作
第二节 “反思”的逆向与“根”的再造:李锐的历史追问
第三节 “旧我”与“新人”:张贤亮小说的共识性问题
第五章 “消解”或“共生”:启蒙与世俗化思潮
第一节 “顽主”与“贫嘴工人”:“世俗”审美的合法化
第二节 《废都》与《黄金时代》:另一种启蒙的可能性
第三节 “日常”的先锋与“解构”的困境:刘震云的艺术探索
下编 宏大叙事思维之二:现代民族国家叙事
第六章 新的表述:“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
第一节 小说、现代国家民族叙事与历史
第二节 新国族标识:“文化复兴现代中国”
第七章 从“一体化”到“主旋律”:现代强国梦的国家史诗
第一节 “同心圆形态”:主旋律小说的构成形态
第二节 从蒋子龙到刘醒龙:“改革”叙事的延续与再生
第三节 溢出时代的努力:柳建伟的现实主义突围
第八章 文化史诗型小说的空间塑形
第一节 “城市中国”:《长恨歌》的史诗空间想象
第二节 “边地”的抒情:《尘埃落定》的民族空间意识
第三节 “自然之子”:张炜小说的浪漫化空间呈现
第九章 文化史诗型小说的时间经验呈现
第一节 传统的复活:《白鹿原》的文化时间重塑
第二节 帝国记忆与大国想象:二月河的通俗历史小说
结语 “无法终结”的宏大叙事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融合与再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中的宏大叙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93393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70
CIP核字 2022067181
中图分类号 I207.425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