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国士
内容
内容推荐
该套丛书四卷本,精选了300余篇纪念文章,介绍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48位大师,并由有名漫画家丁聪先生为每一位国士绘制画像,传神而逼真。选文多为这些国学大师们的自传、自叙,至亲密友、门生弟子的追忆文章,以及知名记者对他们的专访。所选文章由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众多史料中精选而来,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讲述了胡适、季慕林、巴金、冰心、蔡元培、章太炎、王国维、张大千等48位国士的生活轶事。书中编选了一些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诸如张大千被土匪掳走当师爷的自叙,章太炎收黄季刚为徒的往事,让人读后不禁莞尔,使得这套图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目录
老舍(1899―1966年)
我与老舍与酒 台静农/11
记老舍陈纪滢/14
忆老舍梁实秋/24
老舍和孩子们(节选) 冰心/27
老舍的幽默王方宇/31

张大千(1899―1983年)
影响我一生优选的两个一百天 张大千口述谢家孝笔录/46
画坛春暖倍思亲
――思念父亲张大千 张心瑞/64
我与张大千易君左/67
张大千论美人 陈晓君/77
悼念张大千先生 吴作人/86
伤逝台静农/88

夏承焘(1900―1986年)
我的学词经历 夏承焘/97
卅年点滴念师恩琦君/103
一代词宗今往矣
――记夏瞿禅(承焘)先生 王季思/117

俞平伯(1900―1990年)
《红楼梦辨》引论俞平伯/135
留得诗情在人间
――回忆父亲俞平伯 俞欣/137
思旧赋谢冰莹/143
《俞平伯旧体诗钞》序 叶圣陶/147
清风明月 高山流水
――我心中的俞平伯先生 吴组缃/149

谢冰心(1900―1999年)
我的老伴――吴文藻(节选) 冰心/159
冰心女士访问记 子冈/174
《忆冰心》(节选) 梁实秋/183

梁实秋(1901―1987年)
岂有文章惊海内(节选)
――答丘彦明女士问 梁实秋/200
流泪与搬家
――梁实秋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韩菁清/217
我所知道的父亲 梁文骐/221
悼念梁实秋先生 冰心/225
文章与前额并高余光中/227

台静农(1901―1990年)
始经丧乱 台静农/243
爝火
――追悼先父台静农台益坚/248
台先生和他的书房林文月/251
平生风义兼师友
――怀龙坡翁启功/257

沈从文(1902―1988年)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269
团聚(节选) 沈虎雏/273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张允和/285
怀念从文 巴金/290
悼念沈从文先生 季羡林/304

叶公超(1904―1981年)
病中琐忆叶公超/314
叶公超二三事梁实秋/317
文采风流 音容宛在(节选)
――叶师公超侧记 艾山/319
怀念叶公超老师 赵萝蕤/328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季羡林/331

巴金(1904―2005年)
把心交给读者 巴金/343
巴金孙陵/348
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节选) 萧乾/360
他还在不停地写作 冰心/368

谢冰莹(1906―2000年)
我的青年时代谢冰莹/374
千秋付与如椽笔谢冰莹/383
不老的女兵谢冰莹 夏祖丽/394
画一个美丽的句号
――旧金山访问谢冰莹 阎纯德/400

季羡林(1911―2009年)
赋得较为的悔季羡林/421
牛棚杂忆(节选) 季羡林/426
为了下一个早晨 杨匡满/434
季羡林张中行/442

编后记/447
书评(媒体评论)
    一百年来,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西化东渐,洪波激荡。几代文人学者,忧国匡救,以其卓识奇才,筚路蓝缕,扶危继绝,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中华文化,凝聚一身,沉浮毁誉,难累其心,独立不惧,孤往不悔。时运交移,俯仰百变,泰半已为归人,隐入苍莽青史,硕果仅存者,亦臻耄耋期颐。吾辈祀之以国殇,奉之为国士,高山仰止,永怀不敢或忘。
    ——王大鹏
精彩页
    清风明月 高山流水
    
――我心中的俞平伯先生
    
吴组缃
    
俞平伯先生过去了。他享有90高龄。照中国的旧说法,应该说这是“顺事”,但是俞先生在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我还是不胜悲戚。
    
我在少年时候就读他的新诗《冬夜》、《西还》等书,当时许多篇可以背得出来:“养在缸中,栽在盆中,你的辛苦,我的欢欣。”像这样的诗句常常给我很大的感动和启发,因此我至今还能记得这些诗句的大意。朱自清、俞平伯是“五四”运动的两位新作家、新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广大青年有深刻的影响,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30年代初,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俞先生是中文系的讲师。我要在这里说明,在我们那个时期,讲师和教授在我们脑子里是一样的崇高,没有什么高下。那时俞先生住在南院,他同余冠英兄住处同院,我常到南院去。俞先生往往热情地要我到他屋里座谈。谈的时候接近把我当成朋友,虽然我比他年小很多。我们上下古今无所不谈,而且他一点也没有把我当成学生看待。他主动地写条幅字给我。那时他同周作人特别亲密,并代我向周作人要了四张屏条。他们的字都写得认真工整,可惜以后多次搬迁都丢掉了。他有个人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唱昆曲。他请了一位年老的笛师,常常在星期假日全家人都到圆明园废墟去呆一整天。我很喜欢他们唱的曲子。以后清华请了溥侗(红豆馆主)先生,开了教唱昆曲的课。我受俞先生的影响,也选了这门课,可溥先生对学生要求过严,我慢慢地就退下来了,俞先生知道了,也没有责备我。我选过俞先生两门课,一门是“词选”,他讲的内容绝不是考证和诠释词句,而是用他自己的感受引导我们来欣赏这些名作。比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我们问什么是“伤心碧”,他讲了足足有半堂课,引导我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加上他自己的联想,使我们能在一个广阔的领域来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思。他的这些见解都收在他的《读词偶得》这本书里。他对我的重要的影响,就是叫我拿起一种古代文学作品来总是先从鉴赏方面来探索,而对当时流行的考证或注释不怎么感兴趣,朱自清先生也说,“你不适宜做考证工作”。这不能不说当时是受俞先生的影响。有一次余冠英兄告诉我,他做了一首词,其中有一句“两瓣黄叶走墙荫”,自以为这句词很好。但俞先生说,好是好,可不人格。可见词是有“格”的。而我还没学到这水平。
    
俞先生还给我们开了一门课“小说史”,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他的教法很特别,是把所有的有关资料,如鲁迅的“小说史略”,胡适的关于中国明清小说的考证,以及其他的零碎资料指定叫我们自己看,进行思考和研究,甚至同顾颉刚、胡适之一封有关的通信也印发给我们参考。他自己要上课的话,就叫注册课贴一张布告说俞先生那天上课。不贴布告,他就不上课。他上课的时候就说,“我两个星期没来上课了,你们对小说研究有什么收获?我这两个星期对小说研究得有两点想法:第一点是什么,第二点是什么”,说完了,他就点头下课,往往不过15分钟或20分钟。当时我们对俞先生这种教法是最欢迎的了。因为他安排我们和他一块儿来动脑筋,读作品,收集资料,研究作品,而不是把我们放在一个被动的受教的地位。
    
俞先生在北京文化界里,人人都知道他和周作人最亲密,而且很尊重周作人。可是在日本占领北京的时候,周作人被拉下水去。在这点上俞先生绝不受影响,他巍然自主,一心帮助北京做地下工作的和爱国人士,从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全力相助,使他们达到目的。这不能不叫人肃然起敬,设身处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解放以后,他衷心拥护共产党,对新中国的建立欢喜得像个小孩一样。 1954年忽然来了个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正是以他为主展开的,以后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那时,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他像平常一样,不显出紧张和反感,他说:“我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地学习。”第一次批判他,是在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主持人是郑振铎先生,他点我第一个发言。我把这次当成一个学术讨论会。因此,我对俞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提了几点意见,对李希凡、蓝翎两位的文章也提了几点意见,表示参加讨论的意思。当时有几位,都是我的熟人,狠狠地批判了我一顿,说我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激烈战斗的时候,站在中间向两边打枪。休息的时候,我问郑先生,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郑先生笑着说:“你年轻的都不知道,我哪里知道。”可是周扬同志坐在旁边,没有作声。他站起来同我握手,说我的发言很好。可见当时有些领导同志也不认为是政治问题。后来这个批判运动大大发展了,俞先生就说我不应该那样发言,也是思想落后。
    
回顾俞先生的一生,我在一首悼念他的诗中说他平生略如“清风明月,高山流水”。这是他留在我心中的风仪。我认为我对他这个比拟大致不差。
    
1990年10月
    
吴组缃(1908―1997年),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1935一1947年,应聘担任冯玉祥将军家庭教师和秘书工作,并曾随冯访美。抗战时期,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任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著有长篇小说《鸭咀涝》(又名《山洪》),短篇小说集《西柳集》、《饭余集》等。近作有《说稗集》、《拾荒集》、《苑外集》、《宿草集》等,有《吴组缃小说散文集》。
    
P149-15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国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大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72038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2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