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刘先银编著的《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他以花铭志,潜心传统名花研究七十载,创造了中国梅花北移之奇迹,创建了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开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源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
图书 |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家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刘先银编著的《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他以花铭志,潜心传统名花研究七十载,创造了中国梅花北移之奇迹,创建了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开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之先河。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源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 内容推荐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大家丛书”系列之一,由刘先银编著。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创造了中华梅花北移之奇迹,创立了进化兼顾实用的花卉品种二元分类法,开创了中国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先河,并成为梅品种国际植物登录的权威。这意味着规范梅品种的合法名称将由中国人来发放“绿卡”。他以花铭志,七十载潜心传统名花研究,弘扬中华灿烂文化,为评选中国国花不遗余力。他荣获中国观赏园艺终身成就奖,中国梅花研究终身成就奖,是一位倍受尊敬的园林教育大家。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真爱:开启事业的源泉 1.安徽人在天津 2.南京的童年时光 3.抗日战争爆发,回到安庆 4.一本书,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 5.与世界园林之母的情感 6.和国家图书馆老馆长任继愈的情谊 7.拳拳赤子心,铸我中华魂 8.百年春秋,最为欣慰的三件事 9.祖国,真爱的源泉 第二章 勤奋:情系梅花创奇迹 1.一个梦想,一份夙愿 2.十年风霜枝劲花犹俏 3.梅花欢喜漫天雪 4.梅花抗寒品种之选育 5.为有源头活水来,姊妹花二梅飘香 6.探梅与识梅 7.梅品种国际登录权 8.双国花的构想 9.情系梅花,奋斗终生 第三章 自信:创建观赏园艺与园林学科教育 1.我国观赏园艺与园林教育学科的创建人 2.桃李溢香,满园芬芳泽世长 3.潜心育人,重视兴趣和情感 4.春风好雨,温润而泽 5.德高为范,师爱无私 第四章 致用:创意观赏园艺与园林新面貌 1.从城市园林化走向“大地园林化” 2.园林行业发展与创新 3.创立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体系 4.选育地被菊及剌玫月季新品种 5.探明菊花起源 6.建立金花茶基因库进行繁殖 7.提倡多用国产花材 花絮:亲情健康幸福的向往 后记:古来万事贵天生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安徽人在天津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力,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逝,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由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朱棣以“靖难”为名,于建文兀年(1399年)七月起兵造反,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三年战争,攻陷南京,1402年7月17日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经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之意,“津”指渡口。 明代天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徽商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从事盐、茶、文房四宝等行业,并在天津建立了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原址在今三马路与李公祠大街交口处,其前门面对潞河及河边的“午炮台”。会馆是庙堂式建筑,高墙券门,门前一对高大石狮,守着两扇朱红大门,入门是宽阔的大厅,一堵影壁式的后墙,有左、右两门、影壁后是大戏场。戏台包括后台,设在左右两门的中间,戏台前场地开阔宽敞,周围是楼廊,楼上楼下都有房间。这座会馆在天津,无论占地面积和建筑之雄伟,当时都是居首的。安徽会馆的会员曾达500人,会馆的组织领导一直沿用董事制,董事由同乡大会推举。不设董事长,各董事轮流负责。会馆前期的董事陈尧斋就是陈俊愉的曾祖父。从李鸿章到曾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的安徽怀宁人杨石先,以及周馥,段祺瑞等人都曾出入于安徽会馆。总之,天津有诸多安徽人,近代的天津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这些安徽人也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推动着天津的近代化建设,许多变革、创新都是从天津起步的,安徽人充当了先行者、试验者。1917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挥动起文学革命大旗声援胡适。3月初段祺瑞辞职出走天津,使府院之争愈演愈烈。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沙皇被推翻。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有1500余名华工参加革命,编为“中国团”。 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1917年9月21日,天津日相界的一个安徽官僚大户人家添了长房长曾孙——陈俊愉。曾祖父陈尧斋是清朝的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兼财政厅长。祖父也是个官员——安徽淮寺道的道尹,也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在这个大家庭中,陈俊愉的九爷陈邃衡,1915出生在天津,1951年3月加人民建,后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回2.南京的童年时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陈俊愉同村的安庆人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正是这一年,陈俊愉的曾祖父过世。祖父陈超衡领着4岁的陈俊愉全家离津南下,在南京娃娃桥2号买地置屋,家里将近20亩的花园,有亭台楼阁、草坪、水池、花架。娃娃桥是南京市中心的一个巷子,闹中取静。旁边不远就是太平路。 童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陈俊愉与花卉结缘,就在童年。生活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里,美丽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卉产生了兴趣。正是这个花园培育了陈俊愉欣赏、热爱、栽种、钻研、改良乃至开发花卉的兴趣和志愿,并且把一生的心血,近百年的光阴都付予其中,在中国引领着花卉园艺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不断发展,也造就了花卉界的一代宗师。 禅宗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缘起偈日:“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起。”P8-11 后记 一次,陈俊愉先生聊起《中国梅花》,《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他很得意地告诉我,他请了两个安庆老乡题写书名,一个是赵朴初,一个是舒同。北京林学院首任院长李相符,也是他的安庆桐城老乡,可惜1963年去世了(李相符建国后曾任民盟中央常委,林垦部副部长,北京林学院院长)。 说来也巧,时隔多年,201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大家丛书”要写《陈俊愉传》,戴宁宁副编审与陈俊愉先生联系,陈先生表示支持。 2()12年5月,我写好提纲约我的老同学刘青林聊了一次,我们聊得很开心,他说,先生能活100岁,百岁文集还要由他来编写。刘青林是陈先生的博士生,先生90岁纪念文集就是由他负责编写的。他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太抓紧,只是按照青林提的意见对写作提纲作了修改。心想等提纲写得满意了,再找陈先生。 “一代宗师、园林植物界泰斗、著名园林花卉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8日10时28分在北京逝世。”得到这一消息,我立即给刘青林、戴宁宁通电话,因为,这本传记刚刚开了个头…… 陈先生走完了光辉的一生,为花奉献、为花奔忙,为花憔悴、与花同艳。他的百年人生路与中国花卉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70年奋斗生涯为中国繁荣百花呕心沥血。 这本传记,凝聚着我们对先生的不尽的思念和爱戴。作为撰稿人,我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与感恩的心根据写作要求写成的。我的同学刘青林多次斟酌修改、不厌其烦。我的师姐王彩云、我的同学赵世伟以及金荷仙等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他们都是陈先生不同时期的博士生。在撰写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得到了刘秀晨,吴斌,王秉洛,陈晓丽,吴桂昌,铁铮,陈发棣,苏雪痕,程金水,杨赉丽,梁永基,马玉,陈秀中,沈登峰,俞孔坚,俞善福,包满珠,李曼,包志毅,尤传楷,蒋晔,孙美萍,黄国振,赵鸣,盘燕玲,彭少辉,许联瑛等陈先生的弟子和好友的帮助和指点。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杨乃琴先生、陈瑞丹副教授等,他们为本书提供了精彩的照片。杨乃琴是陈先生的夫人,陈瑞丹是陈先生的外孙女。陈瑞丹对提纲提出细致的修改意见。陈俊愉的大弟子、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教授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谨对上列各位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深表诚挚谢意!并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领导及丛书统筹戴宁宁为出版此书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此刻,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古来万事贵天生! 诗的浪漫简约中蕴含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哲理,就像先生的名字“俊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先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1212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7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8 |
CIP核字 | 2014064084 |
中图分类号 | K826.3 |
丛书名 | |
印张 | 5.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