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难忘的育才
内容
内容推荐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本书选取《重庆陶研文史》(由重庆市陶研会文史委员会、重庆市育才中学主办)第1期(2000年11月)至第72期(2018年4月)中故事性与叙事性较强的回忆性文章,并根据内容进行归类后分别选编在“行知陶校长”“育才旗帜”“不忘恩师”“在专业组学习的岁月”和“我的育才情”五部分中。
目录
行知陶校长
陶行知谈“学陶”/吕长春
回忆陶行知在北碚二三事/吴树琴
怀念陶老夫子和吴树琴先生/苏永静 赵义熙
行止知之方为贵——陶行知先生轶闻实录/黄文轩
忆陶行知先生/冯玉祥
“近交远攻”——陶老夫子的一次教育/文履平
陶行知带我参与政治活动/吕长春
忆陶行知在育才/陆诒
回忆陶校长/周静淑(口述)
表叔周德厚眼中的陶行知夫妇/黄文轩
陶先生回忆片段/赵义熙
陶校长教我怎样做人/旭东
忆陶校长/周竞
陶行知曾“三写遗书”/王世德
陶校长对我的关心和教育/甘烈君
陶行知先生与育才学校/李鹏
在陶先生身边工作/王治平
陶先生教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秦玉声
育人篇——忆陶行知教育学生几件事/张达扬
我们最好的校长/章恒
陶校长关怀教师/刘启刚
偷桃——怀念陶校长/陈斯平
陶校长焚“鸦片”/周竞
陶老夫子教我学理财/曾贵谦
“我不要求老师是真理的化身”/吴让能
周恩来与陶行知的友谊/陈勤红 宋国安
我和行知先生/翦伯赞
陶公在合川办学的一些轶事/易元钊
舞蹈艺术者的知音/吴晓邦
吃豆腐=吃肉/屠公泽
爸爸去世的前后/陶城
危难中的陶行知先生在我家辞世/任宗德
难忘的1946/石中文
陶行知先生公葬记/力行
育才旗帜
我为育才开水井/黄开富
天亮前后的育才师生/贾培基
我们的一般生活/马侣贤
一块珍贵银圆记录光荣校史育才师生为解放重庆献生命/汤寒锋
育才学校三年间——兼记周恩来同志来育才/王琦
我参观了育才学校/[美]毕莱士 陶丰(译)
在生活教育中成长/王治平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所经历的“较场口事件”/胡北淇
育才学校在“抗暴运动”中/苏觉 易难
挺拔的青松——解放前后有关育才的点滴回忆/毛中翔
周总理关怀育才师生/黄耀俊
育才学校的劳动教育/张盛林
育才学校的回忆/潘冷云
育才学校引导我走向革命/龙村雨
回忆1945年重庆育才学校——献给育才学校的师生/[加拿大]唐纳德·E.威尔莫特 陶晓光(译)
周副主席和邓颖超同志来到育才学校/刘国钧
回忆育才学校卫生室/高云
搜查育才之夜/刘代良
山城的红旗——红岩回忆片段/骆忍石
育才学校搬迁红岩村前后/孙丹年
国民党军警特务搜查红岩村育才学校/石正宽(石婴)
农村服务中的儿童识字班/章静
怀念“管二八”/田苗
青春与热血——育才师生在武隆/徐行健
血染大同路记事/曾爵根
育才学校绘画组主任汪刃锋谈“较场口事件”/李犁耘
无法忘却的往事/夏英岚
农村识字班/吴绍云
我们的逸少斋——育才学校生活散记/俞华
育才学校生活的两个重要片段/高缨(高洪仪)
我们学校的“小银行”/刘国钧
民以食为天:吃在二十中/刘春全
二十七年!踽踽独行,为爱坚守——记古圣寺守护人杨兴莲老人/姚于
不忘恩师
和孙妈妈在一起/李能寿
怀念敬爱的方与严老夫子/赵义熙
贺绿汀在育才学校音乐组/陈贻鑫 杜鸣心 熊克炎 陈复君(执笔)
不照旧例的晚会/孙铭勋
回忆章泯老师/江韵辉
纪念任光,学习任光/陈贻鑫
我在育才的日子/戴爱莲
“嫁给了育才”——忆育才师生挚爱的“意姐”/苏永扬
爱的教育/高云
在阳光下成长/杜鸣心
怀念庄大哥/田苗
莲花虽凋零,芬芳满山城——“家乡人”追忆戴爱莲在重庆山城/许征
抹不去的记忆/程代辉
孙铭勋在育才红岩村时期的贡献——在纪念孙铭勋校长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邝忠炽
艾青来到凤凰山/高嘉贺
忆育才,念陶师/炼虹
陶校长和报童/申广胜(口述) 汪云(整理)
陶校长率领我们看日食/宋融
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史军
爱的大衣/雨原
召唤/旭东
两盏小油灯/李冬
陶老夫子“请客”/高云
拜农民为师:奇怪的抱鸡婆/秦玉声
在专业组学习的岁月
我们生活在育才/毕汝钦等
国际舞蹈大师戴爱莲/周 毅
东方夜莺——周小燕/孟歌
我在育才学校音乐组学习的一段快乐回忆/但昭孝
看话剧《安魂曲》/章恒
马思聪与育才音乐组/陈贻鑫
育才学校戏剧组漫忆/杨山
育才戏剧组在重庆的最后一年/李乃忱
红岩村时的社会科学组/冯鸿甲
忆育才绘画组/余江蓝
育才戏剧组/刘厚生
自然科学组的教学与实践/赵义熙 李国音
为老百姓而画——忆在育才学校绘画组的学习生活/宋融
十月卅日——记社会科学组的时事晚会/方与严
我在育才学校学习收获大——一个小学生的回忆/李燕青
创造之神迎接回来了——记音乐组的音乐夜会/方与严
把创造之神留住了——记文学组的“诗的晚会”/方与严
中国儿童的歌声首次到苏联/谭得光
难忘的探索/汪刃锋
我的音乐道路/陈贻鑫
育才三年求知乐/尹泽勇
从《植物小世界》到生活教育的大课堂——回忆老夫子/可平
序言
居诸不息,峥嵘八秩。2019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
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现重庆市育才中学、上海市行知
中学)八十周年。八十载春秋风雨兼程,八十年耕耘硕果
累累。根植于育才深厚的教育沃土,学校秉持陶行知先生
“生活教育”思想和“爱满天下”的情怀,培养了一大批
胸怀使命、勇于创造的“陶子”,留下了诸多感佩至深、
扣人心弦的教育故事。为迎接育才学校八十周年校庆,重
温光辉历程,总结育才办学经验,重庆市育才中学特此编
辑《难忘的育才》一书,为在教改进程中的育才人筑起属
于自己的精神丰碑,亦为世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办学
实践留下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料和历史经验。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难忘的育才》一书选取《重
庆陶研文史》(由重庆市陶研会文史委员会、重庆市育才
中学主办)第1期(2000年11月)至第72期(2018年4月)
中故事性与叙事性较强的回忆性文章,并根据内容进行归
类后分别选编在“行知陶校长”“育才旗帜”“不忘恩
师”“在专业组学习的岁月”和“我的育才情”五部分
中。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育才八十载的历史风貌与求真
创造精神,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令人遗憾的是,一是因
选篇内容所限,诸多优秀篇目未能一一收入;二是因时间
仓促,选人的篇目中如有疏误之处,敬请原作者和广大读
者批评指正。
韶光飞逝,弦歌日新。八十周年,是重庆市育才中学
奋斗新征程的一个新起点,更是汇集育才人、才、智和凝
聚社会各界力量绘就发展新蓝图的历史机遇。八十年的育
才故事说不尽育才人的求真精神,道不完育才人的创造足
迹,全体育才人将继续以陶行知老校长的办学初心和教育
思想为指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奋力谱写育才发展新篇章!
《难忘的育才》不是育才故事的完结,而是育才新故
事的起笔!
编者
2019年5月
导语
2019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现重庆市育才中学、上海市行知中学)八十周年。八十载春秋风雨兼程,八十年耕耘硕果累累。根植于育才深厚的教育沃土,学校秉持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和“爱满天下”的情怀,培养了一大批胸怀使命、勇于创造的“陶子”,留下了诸多感佩至深、扣人心弦的教育故事。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育才八十载的历史风貌与求真创造精神,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精彩页
陶行知谈“学陶”
吕长春
抗日战争胜利了,1945年10月国共和谈达成初步协议,《双十协定》签了字,迫使国民党立即释放被长期囚禁的叶挺将军和廖承志同志等抗日有功人员,他们就要出狱并“回家”。周恩来同志商讨请陶行知的学生们来办事处载歌载舞,热热闹闹地欢迎亲人“回家”。办事处的同志、新华日报社的同志和育才学校的师生们热情高涨地准备欢迎亲人。
亲人回来的这一天,我步入会场时,看见先到的许多育才师生都围坐在周恩来同志身边,聆听他回答师生们提出的有关重庆谈判的一些问题。停止内战,建立一个和平、民主、团结、富强的新中国是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所渴望的。《双十协定》签字后,一个联合政府有可能建立。当时周恩来同志鼓励我们说:“育才的同学们,你们真幸福!在陶校长的领导下,又有那么多的好老师培养,你们更该奋发学习。我们年轻时比不上你们……”周恩来同志的话还未讲完,就被育才操震球老师的提问打断了:“周副主席,请你谈谈新中国的教育应该怎样办?”周恩来同志十分果断并且欣喜地说:“办教育还要问我吗?去问你们的陶校长吧!”周恩来同志提高了嗓门讲:“将来联合政府成立时,请你们的陶校长担任教育部长,你们赞成吗?”在座的所有同志都一边鼓掌一边说:“好,好,好!赞成,赞成!”欢迎会还未开始就形成了一个题外的高潮。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当我听见周恩来同志说出要“请陶校长担任联合政府的教育部长”后,激动的心情好几天平静不下来,这也使我更加崇敬我们的陶校长。
三天后,我走到陶校长面前去请教,并表示要毫不走样地“学陶”,我的态度诚恳严肃,平日的调皮样子一点也没有了。陶校长哈哈大笑了几声,和蔼地对我说:“吕长春你错了!你准备依样画葫芦地学我吗?不行,不行!我的一首题为《拉车的教员》的诗,你看过没有?”陶校长见我反应迟钝,马上背诵起来:
分明是教员,爱做拉车夫。
拉来一车洋八股,谁愿受骗谁呜呼。
接着又说:“我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就是生活教育,我反对束缚人们手脑和行动自由的传统教育。我所倡导施行近二十年的生活教育主张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历史的。当前我们生活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配合形势,促进反内战,要和平,要民主,要统一,为建立一个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不息。形势不断地变,你怎能一字一句照样地学我呢?更何况我是陶行知,你是吕长春,你我的年龄、经历、人际关系都不同,生活在变化,历史在发展,你怎能一字一句地模仿我呢?此路不通,要另寻生路,那就是——仿我者死,创我者生!懂吗?你愿意学习生活教育,我不反对,我欢迎,更主要的是结合形势的发展向生活学,向大众学。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欢迎你也来研究生活教育。至于你提出的关于出任联合政府教育部长之事,我不想多谈了。”
我要争做“破坏之神”
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单独受教于陶校长,懂得了“仿我者死,创我者生”的道理,领悟到要创造性地“学陶”,同时也感受到陶校长伟大的师德。谈话后我又悟到陶校长在学校多次提到的“神”,他说:“西方文化提出要创造之神、保存之神永驻心中。在中国,在育才,我提出‘育才人’的脑子里还应有位‘破坏之神’常驻。前二神是指努力汲取历史中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实际创新。但是传统观念、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等一切传统的东西,若不加以选择性地破坏,是不可能有所创造的,不分精华地保存是守的表现。所以我要号召在育才同学的脑子里增加一位‘破坏之神’。”原来我们脑子里“破坏”是个贬义记号,而经陶校长这样辩证地解释,才领悟到不冲破旧秩序、旧观念就不可能创新。我豁然开朗了。
四十七年过去了,今天联系当前的实际再次回忆起陶校长的教导,我明白了:“学陶”不能模仿,要创造性地学;社会主义新时期需要“破坏之神”,这个“破坏”的含义就是今天的改革,要革旧创新;“学陶”没有过时,生活教育理论没有全部完成的日期,要随着历史和生活前进的步伐不断“学陶”。
(转载自《行知行》1993年第8期,题目有删改)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难忘的育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和松//孙朝云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918381
开本 16开
页数 5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8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934
CIP核字 2019214926
中图分类号 G639.287.19
丛书名
印张 35.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50
185
3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