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周天籁卷上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为其中之一,收录了周天籁先生创作的《亭子间嫂嫂》。

内容推荐

《亭子间嫂嫂》写上海红灯区会乐里的一个风尘女子的日常生活。小小的亭子间是主要场景,主角顾秀珍则与一个个狎客铺展开下等社会的世俗人情故事,形形色色人物在醉生梦死物欲横流中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亭子间嫂嫂”顾秀珍,聪明漂亮,贪婪愚昧,她对人性尊严的自觉与不自觉的维护,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她想嫁人,但总遇不到一个能养活她又要她的人,结果只能凄惨地死去。

目录

凡例

前言

亭子间嫂嫂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试读章节

亭子间嫂嫂抢道:“因为给他说得我毛病交关重,我心里一急,就答应他去医好。”

“就是这个道理,你嫩口了一点,他不说你病重,你是决不会去医的,这是医生的江湖口诀,也许你身上一粒一粒,恐怕不一定是杨梅疮,是湿气之类的东西,杨梅疮起初不痒的,也不发红的,只不过是听得人家说,我自己没有生过,也没有见过,他现在当你疮医,这一针打下去,一个星期里是可以见效的。不过话又退回来说,医病总要化钱,化了钱而病好,也不去说它,上海的医生开销都大,天天登那大广告,他不在病人身上敲竹杠,如何可以维持。”

“朱先生,我现在本想去测字,拍小照,给你这么一说,我又茄门起来,想想穿完全对的。”

“对了,有这点钱去测字拍小照,不如买点咸的甜的吃吃,开心得多。今天是星期日,又是春假当口,下半天我不写稿子,休息半天,我同你出去荡荡公园好不好?说来真笑话,我今年来没有到过一趟公园,春色这样好,树头恐怕都嫩绿了,久静则思动,我今天下午一定要出去白相,我同你一沟去散散心,你早一点弄午饭吧。”

亭子间嫂嫂十分欢喜,说起游公园,最最赞成,因为她每天所接触的全是乌烟瘴气,汗酸人臭的公司游戏场里,呼吸不到一口清气,眼看不见一块嫩绿,如给她一到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之间去一走,她一定不想再回到上海来了。公园没有山,但看花木流水,也足以一换空气,一易环境,脚下踏着青青细草,脸上吹着暖和春风,林间小坐,鸟语花香,说不尽自然的美妙。她听见我带她到公园去一游,连忙笑道:“好,我一定去,我马上淘米烧饭,朱先生,你今天到我家里吃饭不要上馆子了。”

饭后我同亭子间嫂嫂在公园里出现,她煞死的要挽住我臂膊同行,我只怕给熟人看见,太难为情,走走又同她分了前后,她连忙奔上来又挽住我手,笑道:“朱先生,你走路真快,慢一点吧,我捉住你臂膊,不放你走快。”

“我慢一点走好了,你不要拉了我臂膊。”

“为什么?”

“不是为什么,因为给你拉住我手臂,走路不自由了,我们分开来走,一个前一个后,或者并排走。”

“为什么还有许多男女,都挽手同行呢?”

“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爱人,不过挽手同行,终觉肉麻,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路上不当心会跌一交,所以牵了他的手走,老长老大的人也牵手走,我真不高兴。”

亭子问嫂嫂忽然把我臂膊一放,带着推了一下,面孔有点不自然.她在我后面咕噜道:“朱先生,你也会出枪花哉,我摸到你心里的,你为什么不要我挽着手走,我肚子里蛮明白,无非我是个生意上女人,挽了你手,要给你掉脸的,你凭良心说一句,是不是这意思。”

我笑道:“真天地良心,死人才有这种意思。我既然带得你出来白相,还怕什么?啥人不知道我朱道明是个规矩人,认得你的,只当我是你客人;认得我的,只当你跟我出来白相,都是平常的事,不足道哉,实在我是怕女人挽手同行,脾气如此,你不要见怪。”

“我知道了,你一定嫌我身上有疮,恐怕过了给你。”

“也没有这念头,疮你是生在肚皮上,手上并没有,而且穿了衣服大衣,也无从传染。”正说到这里,前面一条小径里穿出二个家伙,挡了我们去路,我抬头一见,原来是我的朋友黄宁民同了戴超然,背上挂了一只摄影机,大约在公园里觅材料的,双方哈哈一笑打了个招呼。黄宁民是个好好先生,戴超然却是个捣蛋鬼,他手一伸叫道:“道明,道明,你实头写意,带了夫人太太出来游公园,细谈细讲的邪气窝心,你这家伙平日伏在房间里不声不响,看你不出还有这一记花样经,哈哈哈有种,有种。”

我连忙笑道:“老兄,请不要吃死人豆腐好么?大家老朋友,何必硬劲冤枉人家,她,你难道还不认得,说我夫人太太,辣手真辣手!”

黄宁民把那架镜箱放了下来叫道:“拍照,拍照,双双一对拍进去。”

戴超然敲钉截脚的说:“不是夫人太太,何以报上说你同她结婚?”

“好了,好了,这是吴成镛吃我豆腐,念四日报上已经更正,我也正式登报声明,没有这件事。我同她是个同居邻舍,不过大家日子久了,相熟惯了,同出同进真是难得的,眼眼不巧,今天碰到你们一对宝货,真是冤哉枉焉!”

黄宁民定规要把我们拍小照,我说:“黄先生,你替她一人拍一张,她本来要上店去拍,现在你替她拍一张,费心,费心。”

戴超然旁边把持着说:“不可以,要拍两人一起拍进!”

我说:“你是不是一定捣蛋到底?”

亭子间嫂嫂站在旁边笑道:“戴先生,我们今天初次见面,你就这样不客气,太说不过去,何况我同朱道明先生真是风马牛不相干,不过是个邻舍关系,外间许多人专欢喜造谣言,实在是冤枉的事,我个人毫无道理,还要造得我那哼,我一笑置之,不过朱道明先生蒙个不白之冤,名誉上自然不好听,你戴先生既然同朱先生要好朋友,应该帮帮朋友的忙,别人这样说,你要出来辩正,才是朋友。现在告诉你人家吃的豆腐,你还要逼住我们拍小照拍在一起,这算什么?我说出闲话,你戴先生不要动气。”

戴超然心想,一只嘴倒结棍,便眼睛一眨,自己嘴巴上撩了一把哈哈笑道:“喔唷,你算出来帮忙朱先生,朱先生自己承认同你有过关系,你倒赖得滑塔精光,老实说上海滩上这种事不稀奇的,你越是要赖,人家越不相信,你还是滚到边头去不要做声。”

戴超然这家伙实在不是东西。他装我榫头,我朝他一拜一拜苦笑道:“对不起,对不起,老兄帮帮忙,不要这样无中生有,像煞真有其事的,好得旁边只有黄先生,如有别人,一定认真有其事了,我索性有过,也不要去说它,实在她的身体碰也没有碰过一下,我可说是一个守身如玉的人,不像你老兄有名脱底烂糊大王,一夜白相三趟地方,弄上四个女人,咸肉庄上斩了一刀不算,又到么二去,又同朋友互相交换,煞末回到家里又来个明白,你想想这真是定制的身体,否则人人吃不住的。”

戴超然大拇指一跷道:“这就叫颜色,要末不白相,要白相索性上个明白,白相个爽快!”

我笑道:“厚面皮的人自会说厚面皮的话,我始终佩服你。好了,好了,我们一道走走游游,公园今年还是第一次来过,你看桃花已经谢了,昨夜落了一场大雨,花木似乎很清鲜,一个人能每天来此地一游,也是人生幸福。”

黄宁民真是个好好先生,他不断的替亭子间嫂嫂横一张竖一张的拍小照,拍了好多个姿势,你问他拍这许多样子做什么用场,他说:“上海有几种杂志刊物,都要登女人照片,我认为顾秀珍生得很好,派头也大,人家不说她闺阁千金,便认为一朵交际之花,我到各杂志刊物上去发表,至少可得到五块钱一张稿费,如果拍十个姿势,可发十种刊物,便可得五十只老洋。”

“喔唷,老兄门槛精的?”

“自然哕,我们门槛勿精,如何吃这项饭,你看见刊物上女人照片,什么交际花,什么大学毕业生,什么明星,大多数是滑头的,都是我们吹牛皮,看的人一看算数,那里还去打听呢?所以我们拍小照,只看这女人漂亮,不问她咸肉,野鸡,淌白,都要拍,拍来死人勿关送出去发表,拿稿费,不过稿费拿不到也有,下次便不送照片去了。”P388-391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后记

周天籁应当算是上海的小报作家,如今上了:点年纪的上海市民大都会想到《亭子间嫂嫂》一书。或是知道旧时有几部风靡上海滩的报章小说的人,也会轻易指点出其中的《亭子间嫂嫂》来。其实周天籁仅是连载作品就很不少,写《亭子间嫂嫂》之前已经写有《孤岛浮雕》,之后获得了海上大名的,更有《夜夜春宵》、《裙带亲》、《后厢房》等作品连续不断地问世。尽管他越写越多、越顺,有时会几部长篇在沪地同时发表,真不明白怎么会有如此旺盛的创作力,但是说到底,能够让他在1940年代的通俗小说界与人争雄的,仍然是这部《亭子间嫂嫂》。周天籁自己深知此点,所以,他才会后来又去写《亭子间嫂嫂新传》、《亭子间嫂嫂外传》、《亭子间嫂嫂画传》,甚至《吉普嫂嫂》、《海上一妇人》,直到《七小姐》、《常熟二媛》、《毛三媛》、《菱花老五》、《风流千金》这样一些“嫂嫂’”和“美女”系列长篇,终于成了气候。

说起周天籁,那真正是从上海市民阶层中浮出来的通俗作家。他的身世特点是市民的根底异常厚实。他是安徽最南部的休宁人,1906年生,因父亲早逝幼年失学,仅仅读过两年家塾,十三岁这年便来到人地生疏的黄浦江畔。这种上个世纪初从江南各省流人上海的移民,占了本地人口的一多半,是正宗的上海市民。而且这种外省人的身份,给他所写人物带来“进城”后比原来的上海人还具有“上海”的性质。像“亭子间嫂嫂”里的顾秀珍便是农村来的女工,后来沦为暗娼。相邻而居的故事叙述者“我”,即朱道明,与作者一样都是从安徽来的文人,不过也同样落魄而已。此外也属周天籁重要之作的《常熟二媛》,从标题就能知道是写外乡漂泊女人的。作者写她(他)们,是感同身受。周天籁自己未成年便进入上海福州路的当铺“学生意”,做过七年店员。上海话里的“学生意”,掩饰了多少“学徒”之苦,同时,也就经历了下层市民一步步走来的艰辛,熟稔了他们的酸甜苦辣,九曲回肠,懂得他们所承受的欺辱重压,所享受的小小欢欣。周天籁本人完全依仗自学、投稿,得到《啼笑因缘》的约稿者、《新闻报·快活林》主编严独鹤的赏识,开始写作儿童作品《甜甜》等走上文坛,他是奋斗出来的。最初曾崇拜张天翼,才起了“天籁”的笔名。抗战后,当他通过小报通俗文学的写作取得成功(除了社会言情,也写过武侠如《铁血冰心》),变为上海市民喜爱的小说家的时候,他执的一支笔是懂得怎样去描摹自己同类人物的。他写的就是生活在普通里弄的上海人。

据说,《亭子间嫂嫂》1939年在孤岛上海的《东方日报》上逐天登载的时候,是把一份濒临衰败的小报给救活了。原来每日只印三千份,苟延残喘一般,自从登载了这篇小说,报纸的销路直线飙升,竞达到了两万多份。这是个奇迹,足可与《啼笑因缘》、《秋海棠》相比。《亭子间嫂嫂》的故事和故事的连锁结构,可说是正宗的都市“怪现状”的办法。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互相观照,卖文为生的朱道明从旁把顾秀珍的私娼生活摄人眼底,一一叙述出来,像连环套一样可以无穷无尽。市民的价值观就是叙述者的衡量标准。如果顾秀珍的生活仅是展示苦难,逐渐走上反抗路程,那就是左翼作家的写法。市民的首义是要守住自己的物质生活,也还要有点些微的理想。理想并不高远,但良心不泯,不害好人,对比自己弱小者流下同情之泪,这些市民们是不缺少的。亭子间嫂嫂和他的邻居男性文人就更不缺少这个,而且是按照这把故事演义下去。其中亭子问嫂嫂的形象显出比文人更其复杂。她靠卖身为生,对“瘟生”的嫖客会敲诈勒索手不软,而对家境并不富裕的“恩客”反倒给予劝导,不使他们倾家荡产陷得过深。她最终还是善良,看不透更加险恶的嫖客,在试探“从良”,为自己找一条后半生的活路的时候,受尽欺骗,结果被社会吞噬,死在了自己的“善良”、“轻信”上面。不过当写到平日还能在宛若神女的顾秀珍面前把握住自己情欲的朱道明,一次失控却遭女邻居婉拒的当儿。全书达到了表现沦落人性的升腾高端。随着朱道明的懊悔不已,作者在通俗作品中为读者保持住了一方净土,这是小说出彩的地方。而其他的生动离奇的暗娼遭遇,自然是小说抓得住读者的地方。故事的各种各样,自然有利于女主角性格各面得到丰富的展露。亮色和暗色的交替出现,使全书得到平衡。作者又是“上海白’,熟练恰当的操作者,仿佛是用方言在思维写出故事,对话中的方言援用也让上海人读来亲切,让上海以外的人读着无大障碍,反而传神。

周天籁后来的经历十分典型。“亭子间嫂嫂”无论如何飞翔,也离不开她那“亭子间”。周天籁抗战胜利后出任大型刊物《导报》的总编辑。1951年由沪赴港,再由港赴台,三十年里大致操的还是文字生涯。小说不写后,像叶灵凤一样在海外写漂亮的散文,结集的就有多种。到了1983年,他从台湾放弃一切财物毅然回上海定居。同年,在自己一生用心血编织过故事的第二故乡平静逝世。上海,香港,台北,上海,他是深得“海”味的市民作家,最终回到了“海”的怀抱。

李楠

2009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周天籁卷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5905
开本 32开
页数 77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1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3
147
5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