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拥抱哥白尼式的变革
“深度学习”是21世纪型学校变革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教学指导方针。“深度学习”指向学生高阶智能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倘若离开了当代学习科学的指引,漠视“课堂转型”的挑战,却高谈阔论“深度学习”,纯粹是一句空话而已。本书旨在梳理国际教育界掀起的“深度学习”的思潮及其成果——包括理论基础、实施模型、实践案例,借此为我国新时代教学理论的建构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提供鲜活的理论与经验。
图书 | 深度学习 |
内容 | 编辑推荐 解构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拥抱哥白尼式的变革 “深度学习”是21世纪型学校变革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教学指导方针。“深度学习”指向学生高阶智能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倘若离开了当代学习科学的指引,漠视“课堂转型”的挑战,却高谈阔论“深度学习”,纯粹是一句空话而已。本书旨在梳理国际教育界掀起的“深度学习”的思潮及其成果——包括理论基础、实施模型、实践案例,借此为我国新时代教学理论的建构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提供鲜活的理论与经验。 内容简介 体例结构——引言/拥抱“哥白尼式的变革”。1/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2/深度学习的概念。3/认知发展与深度学习。4/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5/深度学习:超越传统教学的局限。6/深度学习:对话指导与反思指导。7/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外作业。8/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育评价。9/深度学习与学习责任转移模型。10/深度学习与教师成长。共计十章。另设附录/从“基础学力”到“核心素养”:日本的案例。结语/走向“深度学习”。 主要观点——1.唯有当“知识”被置于具体的境脉之中才赋有意义,这种被链接起来的“知识”才能臻于深度理解。因此,不是单纯地积累学科的知识,而是要求重建因应境脉的“知识”——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根本出发点。2.“深度学习”不是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学习活动的总称。“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为“课堂转型”带来连绵不绝的动力源。3.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学习主人公。 作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教育的挑战》《课程的逻辑》《解码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班级经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等。 目录 引 言 拥抱“哥白尼式的变革” 第一章 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 一、从“知识论”到“素养论” 二、教学的功能与应试教育的神话 三、洞察“学习”的本质 第二章 “深度学习”的概念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二、深度学习的课题选择与中心目标 三、深度学习的特质与效果 第三章 认知发展与深度学习 一、知识与学习 二、从认知发展看“深度学习” 三、从发展论理解“深度学习” 四、支撑“深度学习”的学习理论 第四章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一、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二、深度学习与教学架构 三、深度学习的单元设计与授课类型 四、以对话为中心的设计 五、深度学习设计的要诀 第五章 深度学习:超越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一、深度学习的优势 二、深度学习的挑战 三、建构“思考的课堂文化” 第六章 深度学习:“对话指导”与“反思指导” 一、瞄准哲学对话水准的“对话指导” 二、瞄准反思水准的“反思指导” 三、深度学习与“学习共同体” 第七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外作业 一、课外作业的性质与功能 二、拓展深度学习的疆界 三、健全课外作业的环境 第八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育评价 一、全方位地把握“教育评价”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新型评价体制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评价方式的开发 第九章 深度学习与学习责任转移模型 一、教师的“慧眼”与“有意义学习” 二、学习责任转移模型 三、磨练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第十章 深度学习与教师成长 一、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 二、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及其课题 三、教学研究:充实教师的“专家资本” 附 录 从“基础学力”到“核心素养”:日本的案例 一、战后日本的“学力论争”与学力论的演进 二、“21世纪型能力”模型与“深度学习”的创造 结 语 走向“深度学习” 一、汲取学习科学的养分 二、超越“个体能力主义” 三、编织跨界的知识网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深度学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启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184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2021-08-01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8 |
CIP核字 | 2021115585 |
中图分类号 | G4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