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丹霞地貌定量研究方法--龙虎山案例/国家公园和区域发展模式创新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科学研究、跟踪国际前沿、结合国家在公园建设方面对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地貌景观的价值评判和保护工作需求,以对龙虎山丹霞地貌成因机理的研究作为典型案例,探讨对丹霞地貌的科学定义和定量研究方法,也为其他地区的丹霞地貌研究提供了量化研究的通用研究对比标尺。本书在对丹霞地貌定义及其成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丹霞地貌的侵蚀状况进行评价的一种定量方法,并对丹霞地貌的岩性和构造控制进行了验证:利用标准化河长坡降指标(SLK)、面积-高程积分(H)、面积-高程积分曲线(HC)等无量纲地貌参数以及河流纵剖面P,进行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貌分析,研究了龙虎山地区7条河流的SLK异常与断层的存在呈正相关,与岩石抗侵蚀性的对比呈正相关,反映了构造和岩性对地形形成的控制。这样的研究力图巩固丹霞地貌在地貌类型中的学术地位,也希望从学术角度增强我国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的国家代表性。
本书可供相关研究者、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管理者,以及地貌学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Foreword
前言
Preface
第1章 丹霞地貌定义和龙虎山丹霞地貌简介 
1.1 丹霞地貌名称由来与特点 
1.1.1 丹霞地貌名称由来 
1.1.2 丹霞地貌主要形态分类与特点 
1.2 龙虎山区域概况 
1.2.1 地理位置 
1.2.2 区域构造背景 
1.2.3 信江盆地地层特征及丹霞地貌成景地层 
第2章 研究方法的创新与数据基本情况 
2.1 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及以往研究的局限性 
2.2 推断假设与验证内容 
2.3 应用的资料和数据 
2.3.1 基础地质图件 
2.3.2 遥感数据 
2.3.3 一般方法 
2.3.4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貌学中的应用 
2.3.5 线性构造分析与构造地貌 
2.4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地貌形态学分析 
2.4.1 用以评价丹霞地貌成因的地貌形态指数 
2.4.2 面积-高程分析 
2.4.3 标准化河长坡降指标(SLK)和Hack剖面 
2.5 多源数据的预处理和集成 
2.6 遥感图像预处理 
2.7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丹霞地貌形态分析 
2.8 野外地质调查 
第3章 龙虎山丹霞地貌与构造控制因素 
3.1 丹霞地貌与构造的关系 
3.2 龙虎山地区的构造背景 
3.3 评价方法 
3.4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线性构造的提取 
3.5 野外地质调查 
3.6 分析与讨论 
3.6.1 构造对地貌的控制 
3.6.2 控制龙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动力模型解释 
3.6.3 线性构造和裂隙分布特征 
3.7 丹霞地貌构造控制的野外露头观测 
3.8 线性构造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对比 
3.9 野外剖面观测的断层运动学指标 
3.10 结论 
第4章 基于DEM和地貌形态指数的丹霞地貌成因分析 
4.1 地貌形态指数在地貌学研究的作用 
4.2 背景 
4.3 研究资料和方法 
4.4 基于DEM的流域盆地与水系的提取及参数 
4.4.1 典型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4.4.2 水文分析 
4.4.3 河流纵剖面分析 
4.4.4 岩性对标准化河长坡降指标(SLK)值的影响 
4.4.5 断层构造对标准化河长坡降指标(SLK)值的影响 
4.4.6 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及面积-高程积分值 
4.4.7 子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4.4.8 小结 
第5章 丹霞地貌的定量研究方法总结及相关国际比较 
5.1 丹霞地貌定量研究方法总结及其现实意义 
5.2 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 
5.2.1 美国西部红层的分布和形成年代 
5.2.2 美国西部红层形成的地质背景 
5.2.3 美国西部红层的岩性特征 
5.2.4 美国西部红层地貌特征 
5.2.5 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 
5.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Content
Chapter 1 Definition of Danxia landform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f Danxia Landform in Longhu Mountain 
1.1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m of Danxia landform 
1.1.1 Origin of the term of Danxia landform 
1.1.2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Danxia landform 
1.2 Overview of Longhushan 
1.2.1 Geographical location 
1.2.2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1.2.3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Xinjiang Basin and landform-forming strata of Danxia landform 
Chapter 2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2.1 The theory of erosion cycle by W.M.Davis and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2.2 Inference hypothesis and verification content 
2.3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data 
2.3.1 Geological map 
2.3.2 Remote sensing data 
2.3.3 General method 
2.3.4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geomorphology 
2.3.5 linear structure analysis and tectonic geomorphology 
2.4 Landform morphology analysis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2.4.1 Geomorphological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surface process of Danxia landform 
2.4.2 Area-Elevation Analysis 
2.4.3 SLK and hack profile 
2.5 Preprocessing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data 
2.6 Remote sensing image preprocessing  
2.7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Danxia landform based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2.8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Chapter 3 Danxia landform and tectonic control factors of Longhushan 
3.1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xia landform and tectonic structure 
3.2 Tectonic setting of Longhushan area 
3.3 Evaluation meth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丹霞地貌定量研究方法--龙虎山案例/国家公园和区域发展模式创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642974
开本 16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19301972
中图分类号 P942.563.76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