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名高地有了名/红色经典文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透过它,青少年们才能发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本书收录了老舍著的优秀红色经典作品,旨在让当代青少年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辈遗志。书中语言优美流畅,生动传神,格调明快、高昂,词意深湛而不乏自然质朴,充满了浓厚的时代的战斗气息,具有深沉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平市立十七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南开中学教师,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山东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称号。著有《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后记
导语
《无名高地有了名》是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1935年,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在访问了多位强攻与坚守“老秃山”的英雄后,他决定写一部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于1954年成稿。此篇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通过不断摸索、学习现代化军事的作战理论、技术等,一举拿下坚不可摧的“老秃山”的故事。再现了中国志愿军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光辉历程。表达“最可爱的人”不畏艰难困苦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及热爱和平、拥护正义的崇高风尚,同时,也歌颂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及深厚感情。
后记
一九五三年十月,我随
同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
问团去到朝鲜。慰问工作
结束,我得到总团长贺龙
将军的允许,继续留朝数
月,到志愿军部队去体验
生活。
我在志愿军某军住了五
个来月,访问了不少位强
攻与坚守“老秃山”的英雄,
阅读了不少有关的文件。
我决定写一部小说。可是
,我写不出来。五个来月
的时间不够充分了解部队
生活的。我写不出人物来

我可也不甘心交白卷。
我不甘放弃歌颂最可爱的
人们的光荣责任,尽管只
能写点报道也比交白卷好

于是,我把听到的和看
到的资料组织了一下,写
成此篇。这只能算作一篇
报道。
这么交代一下,并不为
卸责,而是有意说明:体
验生活应该是长期间的事
,大致参观一下是不中用
的。没有真实的生活写不
出文艺作品来。
我要对志愿军某军的军
、师、团、营与连的首长
们、干部们和战士们作衷
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鼓
励、照顾和帮助,尽管是
一篇报道,我也不会写成

篇中的人物姓名都不是
真的,因为“老秃山”一役出
现了许多英雄功臣,不可
能都写进去,挂一漏万也
不好。
老舍一九五四年十二月·
北京
精彩页
短短的,只有二十八天的二月,还没来得及表现什么,就那么匆忙地过去了。
进了三月的门儿,冬与春开始有些一时还胜负难分的斗争:远处高峰上的积雪虽然未见减少,近山山脚下的既像涧溪又像小河的驿谷川却起了点变化:还冻着冰,可是每当晴明的晌午,河中就漾出水来,把冰上一冬的积尘与积雪冲洗开一些,显出些颜色不同的沟沟道道来。春的小出击部队,仿佛是,已突破严冬的一处防线,得到一点胜利。
这条流动在乱山间,没有什么名气,也不大体面的小河,给我们的战士带来说不完的麻烦和困难。小河的一举一动和任何变化都惹起战士们的、特别是后勤部队的密切注意。他们必须随时动脑子想出应付的办法来,而后冒着最大的危险,付出最大的体力劳动,忍受那常人绝不能忍受的痛苦,去执行那些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难怪运输连的一位老班长,常若桂,每每这么说:“这条该死的河就是咱们的绊马索!”
虽然这么叨唠,每遇到较大的战斗的时节,常班长可没落过后,总是去要求最艰难的任务,争取立功。是的,这位三十多岁,腰短胸宽,脸扁脖粗,像块横宽的石碑那么结实的老班长并非怕这条“绊马索”,而是想早日消灭敌人,不再教敌人的炮火封锁着咱们的运输线。因此,每逢他在路上遇见电话员谭明超的时候,这一“老”一少必定说几句关于驿谷川的事。 小谭才十八岁。看样子,他并不怎么壮实:细条身子,相当的高;窄长秀气的脸还没有长成熟;特别像孩子的地方是在嘴上,不在左就在右,嘴角上老破裂着一小块,他常常用舌尖去舔一舔。看神气,他可绝不像个孩子。每逢炮弹或敌机从他头顶上飞过,他总是傲慢地向上斜一斜眼,然后微笑一下——只有饱经世故的中年人才会这么微笑。“老子不怕!”他心里对炮弹或敌机这么说。
跟常班长一样,他永远不肯落后,哪里的任务最艰难,他要求到哪里去。现在,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他的任务仍然是极艰苦的;他担任驿谷川渡口的查线接线工作。敌人的炮火日夜封锁着这个渡口。空中的和水里的电线随时被炸断,他得去检查修理。他的瘦长的身子上已受过许多次伤。他不但知道电话是部队的耳目,而且保证使这耳目永远灵通。当他看到手上的、臂上的、腿肚子上的伤疤的时候,他会那么老练地一笑,心里说:现在虽然还不是英雄,这些伤疤却是能作英雄的根据。他是青年团员。
他心中的模范人物是每战必定立功的,在驿谷川东边的前沿阵地守备了一百多天,在二月初撤到河西去的一营营长,贺重耘。
像冲破坚冰的春水,青春的生命力量与愿望是源源而来,不受阻遏的。谭明超切盼有那么一天,打个大仗,他给贺营长当电话员。想想看,和英雄营长坐在一处,替营长传达一切命令,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抱着一部步行机,他不仅是部队的耳目,而且是一位百战百胜的英雄的喉舌!这有多么光荣!他的想象使他兴奋得要跳起来欢呼!
一个青年怎可以没有荣誉心,和由争取荣誉而来的想象呢!谭明超真的遇见了他所敬仰的贺营长,当一营调到后面去调整的时候。他坚决地清楚地向营长说出他的心愿,说出他正在练习掌握步行机。
说完,他以为营长也许像敷衍孩子似的敷衍他两句。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名高地有了名/红色经典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34077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4
CIP核字 202104268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18:31